《后汉书》出自于的哪本书?
一个王朝的背面第一部分原文
一个
我们老百姓对清朝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障碍。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眼里都是泪水,那是清朝的开始;说到“火烧圆明园”和“戊戌变法”,又有泪点,是清朝末年。当老老师哭的时候,孩子们也跟着哭。《清史》是小学里唯一一门被泪水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摆脱。
老人的眼泪和孩子的眼泪混在一起,让这种历史情感有了最世俗的力量。我的小学同学都是汉族,没有满族,在课堂上很容易得到共同语言。
唉,汉族是中国的主人,你们满族为什么要抢?抢了以后能修好还行,只是越来越差,最后差点被外国人瓜分了。于是,在波光粼粼的泪水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汉奸,什么是卖国贼,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气节。我们似乎知道,中国落后于世界列强的关键在于清朝,而辛亥革命的启蒙者重燃汉人对清人的仇恨,提出“驱逐鞑靼,恢复中化”的口号,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日本化的。清朝最终被推翻,但在中国很多人心中仍然是一个不公正的存在。
年纪大了,开始警惕这种情绪。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很多感性的社会判断规范,虽然公开流传了很久,却蕴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乏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所以这些感性的社会判断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中逐渐引申出来的,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姓氏的正统性,刘汉、唐力、宋钊、朱明...同一个姓氏系列出现的继承人,哪怕是昏君、懦夫、好色之徒、吝啬鬼、疯子,都是合法合理的,而其他姓氏的人如果觊觎,哪怕有一千个、一万个道理,都是站不住脚的,真伪、善恶、忠奸都是由此划分的。从姓氏正统论到民族正统论。这个概念比姓氏正统论复杂得多。你可以看到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与封建的姓氏正统论格格不入,但他们也需要大声宣传国统论,就是一个例子。国家正统涉及到很多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悉的著名人物和事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今后还会继续争论下去。请允许我在这里稍微回避一下。我需要肯定的只是这一点:满族是中国的满族,清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纵观中国所有的古代史,清朝的皇帝整体上是比较好的,其中的康熙皇帝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像唐太宗和李世民一样,他让我作为一个现代汉人感到骄傲。
既然谈到了唐太宗,我们就不得不指出,根据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他更有可能是鲜卑族而不是汉族。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个皇帝,在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中先后缔造了“贞观之治”和“康雍干盛世”的,都不是汉族,如果我们也要想想成吉思汗,这位至今仍让全世界史家惊叹不已、建立了辉煌业绩的元太祖,那么,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看法,一定会比小学里的历史课宽广得多。
当然,昂族很伟大,汉族没有理由任外国人宰割欺凌。当自己的民族遇到危险的时候,当然要挺身而出,无畏战斗,而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无耻之徒,当然是永远唾弃的。这些都没有异议。问题是我们不能把汉族等同于中国,把中国历史的正义、光明、希望全部放在汉族一边。汉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有很多龌龊、愚昧和丑陋,它的统治者常常一次又一次把整个中国的历史推进死胡同。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有可能做出超越汉正统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一定是倒退。
李是《桃花扇》中秦淮名妓,身份卑微,人品高尚。在清军南下,大明山动荡的风雨季节,她维护了多少民族气节!但她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和爱人侯朝宗赴汤蹈火与伏明对抗的时候,羞辱他们的恰恰是幸存下来,还在荒淫无度的南明小朝廷。当时在当地看来是明朝和汉族最后代表的弘光政权,根本不要她和姐妹们忠君爱国的眼泪,只要她们作为女人最可怜的色相。李很想和爱人一起为大明捐躯流血,但令她厌恶的是,是大明的官僚逼她成亲,让她的血溅在一把纸扇上,染成了“桃花”。“桃花扇送南朝”,所以朝廷就放过了。一声叹息,正直,正直,反抗,奔跑都变得荒诞,自嘲。《桃花扇》的作者孔是孔老夫子的后代,即使是他,也对历史转型期的盲目正统有着深刻的怀疑。他把这种怀疑变成了笔底的沉默和苍凉。
对于李和侯朝宗,我已经看够了明末的一切,但是清朝会怎么样呢?我不想看。
文学作品总会走到尽头,但历史依然在前进。其实清朝还是值得一看的。
为此,我想写一写承德的避暑山庄。清朝的史料被捆成捆。把这些留给历史学家吧。我们只需要在这个避暑别墅周围偷偷摸摸地看一眼。这种窥视其实是在窥视自己,窥视自己从小埋在心底的历史情感和民族情感,有多少可以保留,有多少需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