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的“天禄”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绚丽多彩。

■车辆行驶在“天道”上。

■游客在大亮江村拍照。

■“天路”成为沿线村民致富的一条路。

□文/记者崔宏图/记者雷岩

众所周知,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落户井陉县,规划范围包括天长镇、鱼枷镇、南漳镇、林岫镇四个镇的24个村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但由于道路的限制,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井陉“天路”的建成通车,盘活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让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山区生产生活的华丽蝶变。

行车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40分钟。

山区农民苦,出门抬脚都是山。井陉县西部地处深山,交通一度十分闭塞。很多村民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井陉“天路”的建成,打通了山外通道,使山村与外界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

张井沟村位于我的家乡井陉县。全村100多户,多为中老年人。村民的房屋依山而建,房屋的特点以石头平房为主,不规则地分布在村脚下的半山腰。以前被称为井陉县最不方便的村子。到17公里外的县城,花了一个多小时。“京星天路建成后,我们半个小时就能到县城。”村民尹巧玲笑着说。

张井沟村到大亮江村的直线距离只有1.5km,但村民之间很少交流。原因是时间成本。大亮江村的梁婉婷告诉记者,以前去张井沟村要两个小时,而且路途颠簸。自从井陉“天路”建立后,10分钟即可到达,特别方便。

其实,不仅仅是张井沟村和大亮江村,如今,井陉天路已经将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传统村落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石太高速、省道无缝连接,全程从过去的4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正如浪窝村支部书记梁有科所说:“以前是羊肠小道,车根本过不去。现在,路更宽了,人们出行方便多了,感觉也舒服多了。”

游客数量是去年五一的两倍。

井陉沿线的“天路”是中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不仅包含原始的自然风貌、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等历史遗存,还有南张井村“虎火”等传统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正好满足了当代都市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寻找精神家园的旅游消费需求。曾经,这些“宝藏”因交通不便而忍痛藏了起来。现在,井陉“天路”开通了,就像“一条春江”,彻底激活和释放了那里巨大的旅游潜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月17日中午,记者见到来自衡水的常海成时,他正和家人在大良江的一家饭店里吃晚饭。“我十多年前就来过这里了。”常海成说,当时通往大良江的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真的让我大吃一惊。”常海成说,他把看到的井陉“天禄”发到了朋友圈。“很多亲朋好友都问过我,他们都说以后要来看看。”

今年五一期间,我的家乡鱼枷村接待了4000多名游客,大约是去年的两倍,我的收入也翻了一番。游客数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农家乐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路沿线的农家乐数量已经从过去的10多家飙升至近100家。以我家乡的鱼枷村为例。在这个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的小村子里,有13家农家乐,五一期间每天都爆满。五一期间,村民余秀英家每天接待300多名游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余秀英满心欢喜。

大亮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告诉记者,井陉“天路”开通前,每天游客量只有一两百人,这也让很多农家乐无法经营。“现在每天能来三四千人,最多的时候有几万人。”梁瑞锁说,农家乐的数量也从两家发展到现在的9家。“我们村首届民间艺术节七天接待量超过10万,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总和。”梁瑞锁说。

“虎火”是南张井村的一种取火技艺,用做成老虎形状的道具来燃放烟花。相传“虎火”是康熙初年我们在山西哑了三年的祖先得来的,距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由于种种原因,“虎火”已经中断多年。今年春节,“虎火”再起,仅正月初三就有3万多游客。

农民的钱袋慢慢鼓了起来。

“天路”就像“一江春水”,激活了古村落,为村民拓宽了增收途径,增加了花椒、黑枣、小米等土特产的销量。大家不出村都能增收,农民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

井陉“天路”建成前,鱼枷村只有三户村民卖土特产,今年5月1日增加到12。花椒、黑枣、小米等土特产供不应求,一天收入400多元。大良江村的笨鸡蛋从过去的4元一斤飙升到现在的30元一斤,销量很好。

大良江村的张占政以前是公交售票员,现在在村里的一家饭店里拌凉菜。“两位老人都80多岁了,我出不去。”张占政说,就在他郁闷的时候,井陉的“天路”修好了,游客量猛增,他就来酒店打工了。“一天50块钱,不累,还能照顾老人,挺好的。”张战正笑着说。

梁宝生以前靠种玉米、小米、大豆为生。“年景好的时候有收入,年景不好的时候没有收成。”梁宝生说,井陉“天路”开通后,来大凉山的游客与日俱增。他现在负责收景点门票,每天收入50元。“不耽误农活就好。”

正如陆家村党支部书记陆义清所说:“过去我们是靠天吃饭。这条路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真是一条民心相通的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