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窑湾古镇,探寻大运河商帮的文化痕迹。

说到窑湾古镇,就不能不谈窑湾古镇的八大会馆。一个古镇,可以同时有八个省厅,这在大运河流域是绝无仅有的。

会馆是一个商帮成熟的标志。所谓商帮,就是由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独特的商业群体。来自同一地域的商人,利用其同乡、宗族的天然亲缘关系,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形成稳定、规范的商业集团组织。

为什么商帮文化能成为窑湾古镇最经典的特色文化?窑湾古镇的商帮文化有什么特点?窑湾古镇的商帮文化形成了怎样的文化特征?研究窑湾古镇的历史文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窑湾古镇位于徐州新沂市西南35公里处,京杭大运河与罗马湖的交汇处。自唐代建市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重要的商镇,却因大运河而繁荣。它位于中央运河中段,是南北水道的要冲。它的商业地理价值非常突出,被称为大运河的黄金转折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依托窑湾码头实现南北流通,其中一部分还远销南洋、台湾省、日本等地,“一日千帆,夜泊十里船。”水运的繁荣促进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清初至民国全盛时期,镇上有银行、典当行、商店、工厂、作坊360余家,成为运河商人的中心,被誉为“黄金水道金三角”、“小上海”。

各地商人涌入窑湾,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维护经济发展环境和秩序的需要,商业团伙也应运而生。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窑湾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包容统一、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窑湾商帮文化。康熙年间,窑湾古镇建有安徽、福建、河南、江西、山东、山西、苏振阳等七个会馆,标志着窑湾古镇商帮文化特色的形成。

由于窑湾古镇地处大运河中段,又是南北分界点,所以南北方商人都聚集在窑湾,南方有福建、江西、安徽、苏镇扬等地区,北方有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康熙年间,窑湾古镇因大运河而在水运和商业上迅速发展,大量商人聚集各地,为商帮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商业规模巨大,需要稳定的商业环境和秩序来保证商人的商业活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商帮的形成最能有效地满足这种经济发展的需要。

康熙十年大典时,十余省的明朝旧官带领族人、村民到地震灾区窑湾经商发展。这些明朝的老官商不仅资金雄厚,而且文化素质高,商业意识强,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为了适应窑湾的商业环境,为商业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商帮成了他们最实用、最得心应手的选择。

在很多商业城市,虽然商业比较发达,但由于当地商业势力强大,外商很难形成气候。在中央运河开通之前,窑湾古镇并不是一个商业小镇,当地也没有商业实力。大运河开通后,全国各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商业发展迅速。因为当地没有商业实力,商人力量相对均衡,南北方四大商业势力,也为商帮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窑湾古镇的商帮没有主帮,所有的客帮都在这种平衡的环境中实现了平衡发展。

由于以上原因,形成了窑湾古镇独特的商帮文化特色,而其他运河沿岸城市,不具备上述条件,无法形成鲜明的商帮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窑湾古镇的八馆是一种独特的商业现象。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商业城市不计其数,北方有德州、沧州、临清、台儿庄,南方有清江、扬州、镇江。许多城市拥有巨大的商业规模,但商帮文化的特征远不如窑湾古镇鲜明。

大厅很多,在大运河古镇是最多的。商帮是由血缘和友情联系在一起的,会馆既是商帮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某一地区商帮形成和成熟的标志。窑湾古镇的八大会馆中,山西会馆、福建会馆、苏振阳会馆、江西会馆、山东会馆、安徽会馆、河南会馆都建于康熙时期,只有河北会馆建于乾隆时期。这说明早在康熙时期,窑湾古镇所有的商帮都是非常繁荣和成熟的。位列十大商帮的晋商、徽商、闽商、江西商人、江苏商人、河南商人、山东商人,都在窑湾设有会馆。一个古镇同时有八个会馆,可见窑湾古镇商业集团的繁荣。

各成一个系统,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商帮利用亲情和友情实现协同管理,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争取利益最大化。窑湾古镇的商帮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系,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给其他帮派充分的经营空间,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繁荣。商业帮派也相互融合,形成粮帮、盐帮、运帮等组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皮苏窑湾也成立了窑湾商会,协调各商团之间的关系,处理经济事务,维护窑湾的经济稳定。总之,在商帮制度下,商人各有各的生意,维持了古镇的商业繁荣。

全国各地的商人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形成一种响应一切号召的趋势。乾隆五十三年(1788),窑湾发生了著名的“打蛮子船”事件。湖南漕运官员罗恒泰护送皇粮进京。他不仅侵吞了政府的赈粮,还诱拐女青年到江南贩卖,途经窑湾,被山东会馆通知要集合安徽会馆和河南会馆的码头工人,打散运粮船的贪官,解救他们。后来,这一事件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曲艺,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广为流传。

窑湾商帮文化的南北交融特征

商帮不仅是商业团体,也是原始地域文化交流的使者。商业群体作为一个地域群体,在住房、宗教、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都具有地域特色。许多商业集团聚集在窑湾,不同的区域特色文化也被带到窑湾,实现文化交融。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交流成为窑湾文化的显著特征。窑湾古镇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筑风格的融合。窑湾的古建筑各具特色,体现了南北交融的风格。山西会馆和山东会馆庄严宏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标准典范。闽赣会馆为南方园林的布局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富丽豪华,热闹非凡。山西人的住房布局结构严谨,表现出山西古建筑的特色——“天井四合院”;福建民居仿南方园林式建筑,整体砖木结构,小青砖小瓦,庭院宽阔。吴佳大院有四个院落,是古镇中保存最完好的古宅。江西、福建、苏州城镇更注重室内装饰,挂有许多名人字画。此外,还有大家庭建造的北京四合院,欧洲宫廷式的外国小洋楼,天主教堂都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从而形成了窑湾古镇丰富多彩的建筑特色。

信仰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商人有不同的地域信仰。八大殿中,山西人建关帝庙,福建人建天后宫供奉妈祖女神,苏振阳人供奉孔圣和门神、尉迟恭,江西人建逍遥宫供药王塑像,供奉父子,山东人建三义殿,供奉刘,安徽人供奉如来观音,河南人建河庙,希望风调雨顺。

民俗与饮食文化的融合。窑湾古镇的民俗文化深受商帮文化的影响。夜市是窑湾特有的商业民俗文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在夜市相遇,各种经营和生活方式充分交融。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琴书《打人船》具有苏北、鲁南特色。据说《十乔女》有江南风味,皮影戏正宗山西,有巡街、抛绣球、茶馆扬琴、水龙会等地域特色。

窑湾古镇的特色美食,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也有商人的特色。窑湾入夜后,商贾、花船歌者云集,多来自江南、淮阳一带。秦淮船菜和淮扬菜融合,逐渐成为用新鲜河湖精心烹制的窑湾船菜,色香味俱佳,成为苏北烹饪的一绝。著名的窑湾绿豆烧,原名青酒,原是明朝的御酒。它是在明末由江西宫廷医生赵学敏引入窑湾的。酒中含有绿豆汤色等50多种名贵中药,是很好的保健品。干了就定为贡酒。窑湾甜油是清康熙年间,由江西名医宗白云、赵学敏研发,以酱油为基础,融入养生理念。具有滋阴补肾、增强人体免疫力、健胃养颜的作用。马洪,镇江人,南明洪光皇帝,搬到窑湾,并介绍了糕点制作的技能。抗战前,窑湾有20多家糕点店。云片桂花糕、寸金糖、糯米金果、绿豆糕、中秋月饼仍是窑湾的特色糕点。

窑湾是体现大运河文化最典型的古镇,其商帮文化特色尤为突出。在当地商帮的经营下,南北文化在窑湾古镇充分交融,造就了窑湾古镇现代的商业文化。大运河沿线,能充分体现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留下如此深刻的商帮印象。窑湾古镇很独特。

在窑湾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中,要充分挖掘窑湾古镇的文化特色,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注重传统产品的保护和开发,使窑湾古镇真正成为大运河商业文化第一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