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开挖与贯通

“治国先治水”

-红旗渠开挖和贯通

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河南省临县人民奋斗十年,30万人参与建设,81人牺牲。他们一锤一手平了1250山头,钻了211隧道。有人计算过,如果把为修建红旗渠而挖掘出来的土方建成高2米、宽3米的围墙,可以从临县北上哈尔滨,南下广州。临县人民的壮举改变了世界,使红旗渠从一个水利工程延伸为一个地标和景观,甚至升华为一种民族精神。

-编辑

和沈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治国先治水。”毛泽东主席在1958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发展农业,就要大力发展水利。”

在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高潮中,河南林州(原临县)人民用10年的时间,从太行山绝壁上开凿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4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客人来了不倒水,亲戚来了不奉茶。

林州市,历史上称为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自古缺水。当地民歌:“好姑娘不嫁万和村。滑轮大,井深。拧水的话,脊椎会断的。”“干旱盼雨,雨水冲走,扫走黄沙,留下石头和鸡蛋。”

严峻的缺水环境让以前的临县有了一个奇怪的传统,就是客人来了不倒水,亲戚来了不奉茶。1995年4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杨在红旗渠志发布座谈会上,回忆了一件来自1944的往事。那一年,她和一批干部从晋察冀边区转移到南方,走过临县境内。他们想在路过的村子里找一碗水喝,却得到了老太太这样亲切的回答:同志,这几年太旱了。喝水不容易。给你一个馒头吃吧。给一碗水不如给一个窝窝头!

其实这种事情在临县很常见。20世纪50年代初,杨贵刚到林县任县委书记。有一次他下乡,去了一个老百姓家里。这户人家的主人特意端来一盆水,让杨书记洗脸。准确的说,不是大脸盆,是碗那么大的小铁盆。杨贵书记洗完手和脸后,顺手把水洒了,这户人家的主人心疼地看了很久。后来,当地陪同的同志告诉杨贵,洗手洗脸后的水千万不要洒在别人身上,因为还有很大用处。很多山里人长年不洗手洗脸,只有在节假日或走亲戚赶庙会等特殊场合才洗手洗脸洗衣服。洗手洗脸也是全家共用一个脸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县的女孩子谈婚论嫁,择偶的标准和一般人不一样。普通人可能只是看重对方的学术能力,身高相貌,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临县女孩找对象没钱没人,只求水。和顺镇城北村有个姑娘,爱上了马家山的一个小伙子。她觉得各方面都挺合适的。是因为马家山村的人不满常年去五里外的西沟打水。结婚时,他们向男方提了一个条件:过门后五年内不去西沟打水。那时候林县姑娘嫁成这样,也不是想让你有钱。就因为你有水洗脸。因为缺水,很多山村的年轻人都娶不到媳妇。

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我发誓要改变临县的面貌。

长期的治水实践使临县人民认识到,要彻底改变缺水的面貌,必须寻找新的可靠水源。

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漳河,水流方向自然成为该地区河南、河北两省的界河。北面是河北省歙县,南面是临县仁村镇。漳河流经任村的河段长15km,但15km的地形为陡峭的峡谷和低矮的河床。正因为如此,这一代老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漳河种旱地,近水不能解近渴,无奈地望着漳河叹息。

1959、10、10晚,临县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引张入林项目。与会的同志一致认为,动手动脚改造自然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几年,在太行山上挖一条“大运河”,把漳河水引入临县,一劳永逸地告别“水贵如油”的历史。会后,县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引水点和渠线进行了测量。

1959 165438+10月6日,临县委正式向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提交了《关于建设“画丈成林”的请示》。2月23日,1959,1959,新乡市水利建设指挥部发出《关于同意临县引水工程建设的通知》。

1960 65438+10月16、临县向新乡特派办、河南省提交《关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请示》。中共河南省委对林县引张入林工程十分重视,并致函中共山西省委。省委领导还以个人名义致信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请求支持。

1960年2月3日,中共山西省委给河南回函,同意临县从平顺县引漳河水入临县。

1960年2月6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致函中共临县委第一书记杨贵,山西省同意临县建设引张入林工程。

2月1960,10,临县召开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县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彻底改变临县的面貌,为了发扬我们光荣伟大的历史传统,勇敢战斗!”

奇迹出现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梦想实现在不懈的努力中。

一水浇灌百花。山满林,水满塘,鲜果满香。临县大地呈现出“渠网在山顶,清水处处流,旱涝不怕,年年丰收有保障”的崭新面貌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红旗渠就像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红旗渠从一个梦开始,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同样的精神。

水是几代临县人的梦想。哪里有梦想,哪里就有期待、机遇、动力和奋斗。正是在这个梦想的感召下,临县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10年的修渠现场,不断克服许多难以想象、人们认为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创造了红旗渠这样伟大的水利工程,完成了临县人民的水之梦。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收获孕育并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如今,距离红旗渠的修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每一个走近红旗渠的人都被其壮观的建筑所折服。虽然今天太行山的壮丽景色淹没了以前的开山炮声,但走在运河上,似乎能听到当年建设者劳动的号角声,能感受到开运河的人炸山的震撼。看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更加感动。

自人民日报1965发表长篇通讯《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光荣之路》以来,各大媒体连续刊发重磅报道红旗渠精神,著名作家华山的报告文学《太行的一面》、王怀让的《太行的国魂》等都产生了强烈反响。6月1994,12日,光明日报刊发红旗渠滨江谱新篇章。从1969至今,红旗渠的内容不断被编入中小学教材。

2011出版的《中国历史》第二卷收录了红旗渠。该书第十七章第三节写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临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引漳河入临县,修建了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最后一句特别提到:“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这条盘绕在太行山绝壁上的蓝带,是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之一。”

2013年8月,红旗渠干部学院揭牌。2017,1年6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2017-12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名单。目前,学院已被中央国家机关、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国家组织干部学院、国防大学等30多家单位确定为爱国主义、现场教学、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

岁月无痕,红旗渠像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红旗渠精神属于全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