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是哪国人?
民族概况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金平、三穗、镇远、剑河、玉屏,湖南的新晃、泾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湖北的恩施、宣恩、咸丰等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为2960293人。
侗族的名字,原名“竟陵”,见于宋代文献。到了明清时期,又出现了“东满”、“东苗”、“任栋”、“董家”等别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人们常称之为“董氏”。
侗人使用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分为南、北两种方言。原来没有文字,用的是中文。1958,拉丁字母的侗文方案建立。现在大部分都用中文。
主要从事农业,经营树木。林业以生产杉木而闻名。主要是产鱼和粳稻,善用稻田养鱼。有自己的民间剧种——侗戏。鼓楼、雨桥、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侗族的箫和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侗族还擅长建筑艺术,每个寨子都有独特的木质建筑。这种无钉无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的部分精华。
民族历史
秦汉时期,有许多部落居住在今天的两广地区,统称为“洛越”(“百越”的一个分支)。魏晋以后,这些部落也被称为“辽”。明代匡庐写的《赤崖》中,说侗族也是“辽”的一部分。目前侗族的分布与同属“百越”系的壮、水、毛南族等民族的居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系,风俗习惯有许多相似之处。侗人可能是从“洛越”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经过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侗族在唐代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直接过渡。有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唐朝至清朝,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于封建社会初期。清初实行“还田还溪”,侗族由清朝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然而,侗族社会中一些宗族组织的残余,如以地域为纽带的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河宽”,仍然广泛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庄都由“长老”或“村长老”主持,用习惯法维持社会秩序。“组合支付”分为大小。“小宽”由几个相邻的村庄组成;“大钱”是由几个“小钱”组合而成。“小风”是村里推荐的,“大风”是“小风”同意的。共同商定的“协议”必须遵守,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参加讨论协议中的事项。这个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末民初。
民族建筑
侗族人擅长建筑。结构精巧、形式多样的东寨鼓楼、于风桥等建筑艺术具有代表性。
在贵州和广西的侗族乡,有许多著名的鼓楼和风雨桥。因桥上有廊亭,不仅人行,还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些兴盛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充满民族气质。整个建筑不需要用其他铁件钉铆,而是用耐用的杉木榫头连接,全长64.4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石墩上建有宝塔形、宫殿式的桥亭,错落有致,气势磅礴。
东寨的鼓楼看起来像一座多面体的宝塔。一般20多米高,11楼到顶,全部由16杉木立柱支撑。建筑中央宽阔平坦,约10平方米,中间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大火坑,四周有木栏杆,还有长长的木凳供休息。在建筑的塔尖,有一个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着寨子吉祥平安。建筑的房檐突出,倾斜,给人一种精致优雅的感觉,如飞似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