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历史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文物之乡”。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考古资料显示,早在5万年前,原始人类“建德人”就活动在今天的浙西山区。到6700年至4500年前,人类在浙江的活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谋生,开荒种草。改造自然。全省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分属和睦文化(距今6000-70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良渚文化(距今4000-5000年)。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各种各样的骨头、石头、陶器和木材。榫卯结构清晰的木质构件和色彩鲜艳的漆碗,至今仍能吹出声音优美的原始骨哨,说明中华民族的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创造了惊人的史前文明,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浙江属吴越,会稽(今绍兴)为都城。越王勾践时期,相当富强。会稽县在秦朝(公元前221- 206年)建立于浙江。三国时期(公元220- 280年),浙江富阳人孙权建立了吴国。十世纪初,浙江临安人刘谦建立了吴国。临安(今杭州)建都于南宁王朝(公元11279)150多年。元代(公元1206-1368),浙江是江浙一省。文,位于11府,1府(安吉府),75县,省界基本定型。地方行政继承于清初(公元1616-1911)。

浙江经济发展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有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盐煮、制瓷业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三世纪后,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日益繁荣。到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嘉兴地区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丝织、制瓷、造纸等手工业发达,商品货币经济活跃。明州(今宁波)成为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通商口岸。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裕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丝织、制瓷和造纸。印刷业和造船业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商业集镇层出不穷,海外贸易不断扩大。丝绸、茶叶和瓷器是当时出口的主要商品。现在的宁波、温州是当时中国东南部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海上航运可以到达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海港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直到5月1949,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新生,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