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铁路的发展史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年底,广东省候补知府衣学浩为加强两地交通联系,邀请两广总督李修建广州至英租界港九的铁路。当时由于粤汉铁路尚未建成,该计划未获批准。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与英国商定修建广九铁路,后因英国要应对第二次布尔战争而搁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在北京签订,英国为清政府借款1.5万英镑,修建铁路广东段。同年7月,广九铁路香港段率先开工,广东段1909开工。根据中英协议,罗湖桥中间的洞分为两部分: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该线路华段现为广深铁路,全长142.77公里,而英国段为35.78公里。根据借款合同,尽管广九铁路的建设必须由一名英国人担任总工程师,但中方仍聘请了中国铁路建设工程师詹天佑担任顾问。

民国时期这条铁路叫广九铁路,其中九条是九龙,香港叫九广铁路(-{九广铁路}-)。大陆的区叫华区,香港的区叫英区。不过,香港的“九广铁路”是指由九广铁路公司经营的铁路服务网络,包括东铁、轻铁、西铁和马鞍山铁路(马铁),其中东铁大致是九广铁路原来的英国段。

3月,1948,广九线老白云机场支线发车,从广州站老机场支线站台发车,途经飞鹅路(桂花岗路口)、飞鹅西路、广元路(景泰路路口)、柯子岭站、柯子岭仓库,终点为白云机场油库。其主营业务为航空煤油运输,运输收入(指航空煤油)投入运输管道。

1949 10 6月14日,旧白云机场支线开通,白云机场由军用机场转型为民用机场。

50年代初,广州东站(大沙头站)再次更名为广州站,成为广州最重要的铁路客运站。

1954,广北联络线增设流花桥站(位于现广州站)。1967,广深铁路再次进行全线大修,提高线路运输能力。

4月1974、12日,由原流花桥站改建的新广州站(广州新客站)竣工投入使用,广深铁路广州段起点由原广州站(大沙头站)变更为新广州站。

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进口货物和旅客大量增加。原有的广深铁路单线不能满足运输需要,于是从1984开始修建第二条线路,成立广深铁路公司,直属广州铁路局,负责双线线路的运营管理和建设。

1987 65438+10月复线铁路建成通车,运输能力提高70%,是当时广东省第一条复线铁路。1984铁路广州东站(大沙头站)-东山站-云路站段拆除。从那以后,没有一条铁路经过广州市中心。

1987年底,广深铁路复线建成通车。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广深准高速铁路成立;1994 12.23,准高速线路改造三线建设工程正式投产。

5月28日1998,广深线准高速电气化工程8月28日竣工投产。经过电气化改造,2000年9月,三线电气化建成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三线并行、封闭、电气化铁路。

1988 10,天河站更名为广州东站。

2004年8月5日,撤销旧白云机场支线,修建桂花岗登机口。

2007年4月18日,广深ⅰ、ⅱ线完成提速改造后时速可达200公里,成为国内首条城际公共客运专线;广深线四号线建成后,广深线成为中国第一条四线并行、客货分线的铁路。

城际列车

CRH1A中铁高铁,广深城际动车组车票停靠深圳站,充当广深城际列车。70年代末以前,中国改革开放还没有实行,深圳还没有设市。广深铁路只是一条支线铁路,广州和深圳之间的旅客列车很少。广州与深圳之间的快速旅客列车最早于1959始发,因为广深铁路是当时外国游客经香港参加广交会的必经之路。经铁道部批准,广州至深圳间加开91/92次特快旅客列车,由1959 10 1。此外,餐车作为例外被增加(当时根据《铁路旅客运输管理条例》,8小时以下运行的列车不附设餐车,而91/92的运行时间只有2小时左右),1966年8月,我国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第一代空调软座客车开始作为91/92次在广深线上服役。到1979,广深间仍只有3对客车,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分,最慢运行时间4小时45分[12]。在当时的游客中,中国大陆本地居民只是少数,大部分是从香港来的外国人,回乡探亲的港澳台同胞,91/92次快车仍然只供外宾和华侨使用。只有在广交会期间,公共汽车才会满员。

1976 10 10月16日,深圳开往广州的92次特快列车在广深线41公里处脱轨,造成18名旅客受伤,停运近25小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广州和深圳之间的商务流动人口开始大幅增加,每年约有2000万人次,往返两地的巴士数量不断增加。

9月,1983,543/544次慢车每站都停,耗时6小时左右,为广深沿线农民服务。

1984广深铁路公司成立后,车次划分为特快列车(81-90次;初期有97-100的空余时间;由1991-78次特快列车,增加了特快列车(101-16,221-228)和两次慢车(55438)。543/544),快车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同时,铁道部允许广深铁路开始实行特殊运价,其客货运价在全国运价不变的基础上上浮50%。铁路公司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降低运价,使广深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实现浮动运价体系的线路。到20世纪80年代末,广深线每年发送2800万乘客。

1993年广深线列车以“深”字为前缀,年发送旅客2600万人次。

1994,广深铁路完成既有线准高速改造。1994 65438+2月22日,广深铁路开行国内首条城际准高速客车,最高时速160km/h,开行代表准高速列车的“Z(准)”字头列车,旅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5分钟,这也是首次使用25Z型客车和DF 6544。至于快车,前缀“deep”也改成了“S”以示识别。

1998年5月,广深线电气化完成。

8月28日,1998,瑞典进口的X2000型摆式列车首次用于运行代表高速列车的“G(高)”字头列车,最快运行时间55分钟。

从2001 1 8开始,蓝箭动车组投入运营。2001,广深城际列车已经达到每天54对。

2007年2月1日,6列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开始在广深线载客,限速160km/h,T971和T980次列车分别于早上6: 45和7: 05从广州和深圳发车。

2007年4月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中铁高速大规模投入运营,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商业运行时速(2009年初)170公里。由于动车组加减速能力大幅增强,广州东站至深圳站间直达列车仅需52分钟,即使列车停靠一两站也可在60分钟内完成行程。手术时间也延长了。广州东站首末班车发车时间分别为5: 45和次日1。深圳站首末班车分别为6: 22、23: 28发车,广深城际列车平均每10 ~ 15分钟一班,客流高峰期每5分钟一班。同年7月1起,广深线城际列车全部使用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原有准高速列车被淘汰。

2008年4月18后,每天有88对动车组运行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另有12对为备用列车。由此,广州至深圳间每天最多开行100对动车组,自2008年2月21日起增加至每天120对,客流高峰时每5分钟一班,平时每10 ~ 15分钟一班。这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密集的城际交通。

2009年5月1日起,为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100对98对停靠石龙站、东莞站、樟木头站。广州站至深圳站间列车除上述三站外均停靠广州东站,所有广深城际动车组停靠时间为1.5分钟。

每天有两对直达列车往返深圳站和广州东站、广州站,车次为:

深圳-广州东-广州

航班从深圳出发到广州,向东到广州。

D7002 07:50 08:42 08:54

d 7008 17:00 17:52 18:04

广州东-深圳

广州东到深圳的航班

D7113 07:50 08:42

D7065 17:00 17:52

截至2009年9月,广深城际列车日均发送旅客9.9万人,周末可超过11万人。2008年拍摄的广州广深铁路。广深铁路是中国最早对既有线进行提速的铁路试点。早在1960年代,稷山至夏媛段就进行了无缝线路试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路进行了多次改革。后来广深铁路提速的经验推广到三大干线(京广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奠定了中国铁路提速的基础。

广深铁路准高速改造研究早在1989就开始了,成立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广州铁路局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广深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提高到160km/h/h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

1990年,铁道部正式将“广深铁路实现旅客列车最高时速+060 km/h技术方案研究”列为1990年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至此,广深铁路准高速机车车辆、线路工程、信号系统、速度分级控制、安全评估试验等15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全面实施。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广深准高速铁路成立。

1991年65438+2月28日,广深铁路第三双线及既有线准高速改造工程开工,由广州铁路局成立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建设,总投资48亿元,线路设计速度160km/h,铁路信号采用U-T自动闭塞系统,列车追踪最小间隔。广深线已形成时速160 km/h、时速120 km/h两条三线铁路,于10月20日1994、10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一阶段运行试验,试验中列车最高时速达到174公里。

1994 65438+2月22日,广深铁路开行国内首趟准高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四号线在建1997,广深铁路有两条线路改造为电气化铁路,于5月完成1998。旅客列车设计最高时速200公里,其中夏媛至茶山有时速250公里的试验段。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瑞典租赁的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被命名为“新时速高速列车”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运行广深城际列车。由于全线采用了许多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基地和展示当时中国铁路发展的“窗口”。2000年9月,三线电气化建成通车,广深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三平行、封闭、全线贯通的电气化铁路。

2004年6月365438+2月31日,广深铁路四号线建设及沿线15站改造均由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承建。2007年4月18日,新建的四号线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当天竣工投入运营。广深3号线、4号线最高运营速度提高到200 km/h,自此,广深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四线并行的铁路,实现了高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分开运行,大大提高了综合运输能力,广深城际列车的运营密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同时,1911三月竣工的历史悠久的石龙南桥停止使用。广深铁路石龙境内有三座铁路桥,横跨长江以南干流,分别是石龙南桥(1911,单线已建成,已停用)、石龙南桥(1994,双线已建成)和四车道石龙南桥(2007年,双线已建成)。1966之前

胜利6号蒸汽机车牵引21路公交车/22路公交车。

1966 ~ 70年代中期

胜利6蒸汽机车/东方红1内燃机车/东风内燃机车(从1972)牵引21母线/22母线。

东方红1内燃机车/东风内燃机车(自1972)承运四方厂制24辆空调客车(91/92特快列车)。

70s ~ 1994结尾

牵引机车:东风3/ND2/东风4B(80年代起)/东风9型内燃机车(90年代起)。

车辆:四方厂制24型空调客车/25型空调客车。

22型客车/改装空调客车

1994结束~ 1998

牵引机车:东风4B/东风9/东风11内燃机车。

车辆:22型客车25b型空调双层客车25Z型客车。

1998 ~ 2004

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2辆客车/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韶山8型电力机车/东风11型内燃机车牵引25Z客车/

韶山8号电力机车/东风11内燃机车牵引25C客车(1998 ~ 2000)

DDJ1鸸鹋(大白鲨)(1999年中期~ 2000年中期)

先锋动车组(年份2001)

X2000摆式列车

蓝箭动车组(来自2001)

2004 ~ 2006

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东风11内燃机车/韶山8号电力机车牵引25Z客车

X2000摆式列车/蓝箭动车组

2007 ~

东风11内燃机车牵引25Z型客车(至2007年4月25日)

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5B型空调双层客车(至2007年6月30日)

蓝箭动车组(截止到2007年4月25日)

CRH1A型动车组(和谐号)(2007年2月1起)1994年广深高速公路通车后,广深城际列车由豪华客车竞争。由于公交发车密度高、价格合理,导致铁路发车密度低、票价高,铁路客流锐减。此后,为了加强铁路的竞争力,广深铁路公司逐步实施“广深城际公交”计划,不仅包括上述列车提速和加密班次,还包括让乘客乘坐公交更加方便的措施。广深城际列车自2005年10月26日起以地铁形式运行,采用自动售票机、进站闸机、卡式火车票(ic卡)和储值票,配合公共交通计划。自动售票机和地铁一样,通过触摸点击购票,可以使用10元、20元、50元、100元。乘客在自动售票机购买IC卡车票,通过闸机检票系统检票后即可上车。目前广深线自动售票机发售广州、广州东、石龙、东莞、樟木头、深圳等6个沿线车站的车票,但自动售票机并非全天运营。

2009年2月20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合作推出“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均属于中国银联卡。持卡人可刷卡直接乘坐广深“和谐号”动车组,并可选择座位和等级。暂时只发信用卡。

2009年3月20日,广深铁路公司在广深城际列车上推出“广深铁路快卡”。这张储值卡的面额为500元人民币。乘客持快车卡可直接刷卡进站乘坐广深和谐号动车组二等座车厢,刷卡出站时自动扣除该区段全票价。“广深铁路快运卡”与深圳的“深圳通”卡(2008年发行的符合ISO/IEC 14443标准的A类卡)一样,由中国大陆启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同样使用时间COS &:reg;飞芯片意味着两种智能卡可以为将来的相互兼容做准备。

但目前无论使用“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还是“广深铁路运通卡”,由于广州站不像其他广深线车站那样配备闸机,车站出站位置没有出站闸机,车站进站闸机经常被拦下。因此,“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和“广深铁路运通卡”不能在广州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