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振荡源的发展历史
1921年发明的单腔磁控管构成了最早的微波管振荡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电子管如速调管、行波管、返波管等相继出现,并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回旋管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再次出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微波管振荡源是产生微波正弦信号的唯一手段。它们具有输出功率高、振荡频率高、光谱纯、耐高低温和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但它们结构复杂、体积大、工作电压高(可达几十万伏),应用受到限制。50年代中期,参量放大器问世,急需小型化的固态泵浦源。在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基础上,1957年发明了隧道二极管,随后电子转移器件和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见雪崩二极管)相继出现,构成了微波振荡源。同时,原本用于低频的晶体管在结构、材料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也可以用来产生微波振荡。微波固态振荡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寿命长、工作电压只有几伏到几十伏、易于集成等优点,但输出功率小(单管输出功率从毫瓦到几十瓦不等),最高振荡频率一直低于微波管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