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比赛的发展
功利龙舟赛是指初始阶段的龙舟比赛,从时间上看大致在先秦时期。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水中捕鱼和渡河比赛,特别是在逃命,拯救生命和洪水中的水战斗。
纪念性的龙舟赛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人周初地方风俗》是记载端午节赛龙舟的最早文献,说明三国时期“赛龙舟”已成风气。《赛龙舟》是最早的纪念屈原的文献,是梁朝吴郡、唐代宗谷、魏徵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徵在《实录》中写道:“屈原五月观日,去汨罗,土人追至洞庭,湖上船小,得不到帮助。他唱道,“我怎样才能渡过这个湖?”所以,斗鼓归来,赛将上亭,代代相传,是一场赛车的戏码。其车快,歌响,水陆,观众如云,郡县直。从此,端午节赛龙舟就统一在了“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
竞技龙舟赛形成于上世纪七九十年代,其发展可以追溯到1976年举办的香港龙舟邀请赛。从此,赛龙舟成为了一项现代运动,热潮席卷了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基本上是一项竞技运动。从65438年到0980年,龙舟赛被列入我国的全民体育竞赛项目,每年都举办“屈原杯”龙舟赛。1991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首届国际龙舟节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岳阳举行。赛前举行“龙头节”,既保留了传统仪式,又注入了新的现代因素。“龙头”被抬进曲子庙,运动员将龙头“涂红”(系红丝带)后,祭司宣读祭祀仪式,并“点亮”龙头(即点亮)。然后,所有参加龙舟节的人都鞠躬三次,把龙头抬到汨罗江边,赶去赛龙舟。超过60万人参加了竞赛、交易会和聚会活动。后来,湖南省汨罗市方便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龙舟大小不一,辐手数量不一。一般都是狭长的,有头饰龙头,船尾有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都和龙灯的头差不多,姿势也不一样。一般是木雕,彩绘(也有纸或纱做的)。龙尾多以整木和鳞片雕刻而成。龙舟上除了龙头龙尾,还有锣鼓、旗帜或船身画等装饰。古代的龙舟也是华丽的,如龙池赛图,其中龙舟的龙头高,巨大,雕刻精美,龙尾高而卷曲,龙身有数层双檐的亭台楼阁。如果是写实的话,可以证明古代龙舟的美。在一些地区,龙舟仍然有古老的习俗。
龙舟的大小因地而异。如广州黄埔及郊区龙舟长33米,路上100人,桡手80人左右。南宁龙舟20多米长,每艘船大概五六十人。湖南省汨罗市龙舟长16-22米,24-48人抓手。福建福州龙船18m长,32人抓手。比赛是在规定的距离内同时起航,到达终点依次决定名次。中国各民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的龙舟比赛大多在每年的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20-30米,每艘船30名左右水手。苗族每年5月24日至27日端午节举行。长约20m,宽约1m。它是由三棵又直又粗的杉木,挖成槽型,绑在一起。中间有一艘母船,两边有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名长者担任鼓手,一名儿童化装成妇女担任鼓手。比赛中,一听到炮声,水手们就跟着锣鼓声划桨前进。
傣族赛龙舟是在傣族历六七月(清明节后10天左右)的“泼水节”举行。每艘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向导。比赛时,一人敲锣指挥,水手们按照锣的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性参与这项活动。
苗族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端午节举行龙舟赛,庆祝龙舟赛插秧成功,并祝愿丰收。长约20m,宽1m,由三棵直而粗的杉树挖成凹槽,捆绑在一起而成。每艘船有38名水手,其中一名是鼓手,另一名是鼓手。比赛中,一听到炮声,水手们就跟着锣鼓声划桨前进。
关于正式赛龙舟,唐代诗人张剑锋的《赛龙舟》生动地描绘了赛龙舟的壮丽景色。战鼓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起,落下如飞剑,战鼓雷鸣;终点线用五颜六色的杆子标出;龙船正在快速接近目标。现代龙舟赛基本相同,只是规则稍微严格了一点。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铜仁市(碧江区)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2009年,铜仁市(现碧江区)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2011年,铜仁龙舟竞渡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舟基地位于明乐园,依锦江而建,风景如画,既展示了锦江景区的山水魅力,又作为展示当地龙舟文化的载体,以“端午体验、端午养生文化”等主题活动传承龙舟文化,吸引游客,打造新的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以随时在这里体验端午节的乐趣,并参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端午节活动,如包粽子、织彩绳、端午节、划龙舟、端午节泼水节等。
历年端午节,大明边城景区都举办过多次大型的全国性龙舟比赛,如中国龙舟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此外,每年的铜仁端午节也有着丰富的群众基础。每年比赛期间,全国各地的龙舟爱好者都会来到大明边城景区观看龙舟比赛。
龙舟基地所在地:贵州铜仁市(碧江区)。大明边城景区。
到达路线:
1.大明边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市碧江区(水晶亭),距铜仁市火车站3公里,距铜仁高速公路出口(南)2.5公里,距铜仁凤凰机场2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高速)50公里,到达景区十分方便。
2.乘车路线:铜仁市区有观光线1,直达大明边城景区(票价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