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被子的时候,古代富人和穷人分别是怎么过冬的?

在没有被子或蚕丝被之前,古代的富人和穷人都会用一些温暖的东西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睡觉的时候,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只盖睡衣就睡觉。在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棉花的历史。

起初,我们国家没有棉花。棉花,一种植物,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的印度河流域。直到公元9世纪,摩尔人才把棉花种植方法引入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到英国,然后传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事实上,棉花在中美洲早就有了,土著人已经学会了用棉花来纺织衣服和毯子。

16世纪,西班牙人进入墨西哥南部和尤卡坦半岛时,发现当地的棉花种植非常发达。岛民们甚至将彩色棉花纺成布,制成色彩美丽的衣服。

公元前2000年,中国广西、云南和新疆已采用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但在中原地区,人们起初只把棉花当作观赏植物,并不知道它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苏莱曼游记》中记载,北京见到的棉花还是一种植物,被视为花园里的“花”。

《梁书高昌传》记载有“草,实如茧,茧中丝薄如丝,谓之白堆子。

可见,在今天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棉花,最初在中国被古人视为一种像花和草一样的植物。

根据历史记载,棉花通过以下渠道传入中国:

从南北蔓延到中原

南路:

第一条路线是从印度经东南亚到海南岛、广东、广西。秦汉时期传入福建、四川等地区。

第二条路线是从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大约在秦汉时期。

第三种方式是非洲棉花通过西亚传入新疆和河西走廊,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北路:

在宋元交替时期,棉花已经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经传到陕西渭水流域。由于非洲棉和亚洲棉质量差、产量低,清末中国从美国引进改良陆地棉。在现代,所有的陆地棉及其品种都在中国种植。

民间应用

据史料记载,中国边疆各族人民种植和利用棉花的时间远早于中原地区。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依然稀少珍贵。

目前中原地区见到的最早的棉纺织遗物是南宋一座古墓中发现的棉毯。也可以推断,在唐宋时期,棉花就已经移植到中原了。此后,棉布逐渐取代丝绸,成为普通人的主要服装材料。

元朝初年,* * *设立专门的木棉提举部,大规模向民间征集棉布,年产量65438+万匹。后来棉布被视为夏税(布、丝、绢、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纺织材料。

元朝以后,明清朝廷不仅收藏了大量的棉布,还出版了棉花种植技术的专业书籍,可见朝廷对棉花种植的重视程度。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中记载“寸土有棉布”,“十房必有织布机”。

古代加热方法

在寒冷的冬天,古代的富人和穷人都用一些保暖的材料来御寒过冬。

火,炉子

在古代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用火。当时主要靠烧柴火取暖。在当时的居民遗址中,专家还发现了燃烧的表面和带火的坑。可以推断,当时的人们主要靠燃烧的火取暖。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设计了一种“辽炉”,有钱人可以在里面加炭取暖,辽炉上通常还附有炭畚箕,用来转火加炭。

为了御寒,冬天人们会选择吃一些健康的食物来补充热量。贵族用陶器或青铜鼎烹煮食物,平民一般使用。虽然材质不同,但都是在器皿下燃烧柴火或木炭来烹饪食物,这也是“火锅”的雏形。同时,富人会喝酒御寒。

春秋战国时期,宫廷里就已经有蚕丝被了。

到了秦朝,皇宫里已经有了“火墙”或“壁炉”。考古人员在咸阳宫遗址的浴池旁发现了三个壁炉,其中两个是浴室用的。这些壁炉主要用于烧炭,墙壁上会有烟孔,避免炭烟中毒。

如果穷人有一些条件,就在家里做一个简易的火炕御寒。

那时候因为蚕丝被很贵,所以除了王公贵族之外的人睡觉的时候都给自己盖个东西,虽然没有被子,也没有蚕丝被。有一种“睡衣”,睡觉时盖在身上御寒。这种“睡衣”类似于斗篷,走路时也可以穿。一物多用,也说明古代人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寒冷。

在先秦时期,这种睡袍穿袖子,戴帽子。古代人席地而坐的时候,穿着睡衣也很暖和。当然,穷人只能用麻做睡衣。

火,墙

秦兴乐宫也设计了防火墙。当时是两块瓷砖扣在一起形成瓦管,然后一块一块连接起来形成管道。然后把这个管道和炉子连接起来,围在墙的内侧,这样管道里的热气就可以散到室内,起到保暖取暖的作用。这应该是暖气最初的原理和形状。

皇妃的住所

胡椒室殿也是古代宫殿中的取暖设施之一。它被称为“胡椒室庙”,因为周围的墙壁是由花椒的花磨成粉末,然后涂上泥浆制成的。墙上的辣椒花粉除了对人体有好处外,还有保暖的作用。

据《西京杂记》记载:

温室大厅用胡椒和泥土粉刷,华丽的墙壁,主要是肉桂,火云母屏,羽毛窗帘和地面上来自西域的毯子。

瑞坦

唐宋初期,被子尚未普及,人们睡觉御寒时,仍使用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被褥。后来,在杜甫的诗中,有人提到:

这块布已经冷得像铁一样很多年了,焦耳已经躺下来开裂了。

这里的“布被”指的是大一点的睡裙。那时候,因为棉花还不流行,人们会在上面加一些丝绸衣服或者芦苇花来保暖。

唐朝后期,虽然有了被子或者蚕丝被,但是取暖设备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进。

《开元天宝遗》中记载“此炭于炉中烧,有光无焰。每一个都能烧十天,其热气逼人,不可近。”

这里所说的炭,是指西凉国进贡的青色炭,皇室也称之为“瑞炭”。

当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铜制空心手炉:椭圆形的炉子里装上木炭或有余温的炉灰,炉子外面还可以加一个布盖。

宋朝更重视贡炭。宋高宗不仅要求进贡的人把木炭做成野兽的形状,还指出只要是“核桃鹌鹑鸽子色”的木炭。虽然宋高宗生活奢侈,但当时战争频繁,他非常同情守卫边境的士兵。除了基本工资,朝廷还会根据士兵的军衔奖励衣服和炭火。所以当时对工资和木炭的需求很大。

在《松石·史·货殖》中,有这样的记载:

京西、陕西、河东运炭到京城,按斤1713万,按秤100万。

到了宋代,还发明了一种叫“汤婆子”的保暖用具。由于成本低廉,很快就在民间流行起来。“唐婆子夫人”,又称“夫人”、“唐夫人”、“焦夫人”,也是现代热水袋的雏形。一般是由锡或铜制成的椭球形或南瓜形的瓶子,顶部开口处有一顶帽子。你可以把它拿在手里或者放在床上,通过这个开口倒入热水来保暖。这种廉价而耐用的取暖器具,甚至有许多流传到了清朝。

手炉

到了明代,人们总结了以前手炉的优缺点,逐渐设计出了许多更加实用的小手炉。小到可以放进袖子里,手炉里还会加入一些香薰材料。后来,这些精美的销售炉成了贵族们玩的艺术品。

夹层墙

明清时期为了御寒,在设计宫殿的时候,为了御寒,建筑师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把宫殿的墙壁建成中空的夹层墙,墙下有预设的火道和加炭的地方。炭嘴点燃后,热气会沿着整个夹心墙瞬间提升屋内温度。

在大房子里有分隔开的炉子的小取暖室

清代故宫的暖阁是根据耐火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也是现代地暖的雏形。

在《宫女谈录》一书中,慈禧太后身边的宫女们这样回忆道:

宫殿建筑都是悬空的,就像现在有地下室的建筑一样。冬天,烧好的木炭用铁卷扬机推进地下室取暖,屋里的人就像在温暖的炕上。

放在火盆上晾东西或放在香炉上闻衣服的架子

宫殿里还会有吸烟笼。东汉《说文》中有一篇关于烟笼的笔记,唐代自封易在《宫词》诗中写道:“美人未老先断,将坐于烟笼中,直到天明。”

熏笼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制作非常精美。大的熏制笼子有数百磅重,一米多高,有些甚至是青铜镀金和搪瓷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干青宫、坤宁宫都有烟盒。吸烟笼有大有小,看起来非常华丽。

在民间,也有简易的吸烟笼。里面的盆其实是一个小黑砂锅,外面的“笼子”是用竹条固定小黑砂锅的。这种“烟笼”一直流传到上个世纪,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你可以坐在上面,也可以拿在手里。

被子的习俗

自唐宋时期棉被流行以来,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打棉。

“弹棉花”又称“弹棉花”、“弹棉絮”、“弹花”,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从元代开始,这一行业正式进入史料。

元代王镇《农书·农器·渔获》载:当时用木棉弹弓打棉花,以竹为材,长约四尺;拉紧两端的弦,用郡弓演奏皮棉。

旧社会,农村许多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被生活所迫,常年在外地打棉絮,被称为“打棉郎”。时至今日,虽然设备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人坚守这一手工业。

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在我国流传。女儿出嫁,一般都要置办一些新被子,象征着未来的温馨和富足。据民间传说,老百姓用的纱线一般都是白色的。但作为嫁妆,棉絮一定要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喜庆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