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inggo历史

只有一个:

“满栏杆拍”出自辛弃疾《水龙隐》,宋代王碧芝在《泸水燕子谭录》中记载,“与世不和”的刘梦洁,常常在栏杆旁静立,思索世事,独自叹息,或用手拍栏杆。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四十年怀念读书,几度醉酒,拍栏杆。”所以“拍遍栏杆”往往是指拍打栏杆,以发泄难以言说的压抑。笔者认为,创作辛弃疾雕像最恰当的题目是“拍遍栏杆”。在诗人拍栏杆的震耳欲聋的声音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感情:不满、怨恨、焦虑、懊恼、急躁、等待、期待...

这篇文章是一篇传记文章。作者塑造了一个全能而命运多舛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形象,揭示了辛弃疾是如何从一个爱国者成为一个爱国诗人的,以及为什么。

文章第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告诉读者全文要探讨的是辛弃疾如何从一个爱国者成为一个爱国诗人,这个过程如何决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性和独特地位。作者首先把辛弃疾放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中,把握他“以武起家,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由对辛弃疾生平的介绍和对其诗歌创作的评价交织而成。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时,主要集中在他的以下经历:

一个是他的职业经历。这个介绍充满了魔幻的色彩。他一个人追杀偷玺的贼,一个人横刀跃入敌营,活捉了叛军将领,才从一个血性勇猛的武士手中解脱出来。中国历史上有谁是有这种能力的大作家?

二是他的为官经历。作者用数据对此进行了介绍:“他作为南宋的臣民生活了45年,但他却闲置了近20年,在这20多年的间歇使用中,他被频繁调动了37次。”作者客观分析了辛弃疾南归后不受朝廷喜欢的原因:

第一,他太爱国家,太爱人民,太爱朝廷,所以朝廷怕他,烦他,避用他;

其次,他工作很努力,是个工作狂,所以招来很多谗言,甚至说他独裁有罪,皇帝用了就弃他而去;

第三,他爱出主意。45年来,他不停地读书,唠叨,要求杀贼,收复失地。这怎么能不得罪主公和苟安朝廷呢?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都是优点,是很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都成了讨厌的缺点,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只能敲打栏杆,吟诗来表达自己的仇恨。

第三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战地英雄对军营的向往,到一个游子对苍天的追问,从“缺金未圆,山河破碎”的心病,到“辛苦了,苦了,总苦了,辛苦了”的内心痛苦,有悲壮的呐喊,有遗憾的叹息,有无奈的自嘲。

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时,引用了他的八句话,几乎都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作者在引用这些话的时候,既没有引用,也没有详细鉴赏,而是对人物的命运做了精准的评论。作者首先评价辛弃疾从当兵到弃军写作的无奈:“回到南方后,他立刻失去了钢刀剑,只剩下一只羊毛软笔,再也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奔跑,血溅战袍,却只能在纸上写下龙蛇落泪,留给历史的是悲壮的呐喊、惋惜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有“钢刀剑”和“羊毛软笔”的对比,有“冲上战场”和“写龙蛇”的对比。我们也通过“只剩”“泪洒”等词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和惋惜。

作者主要从歌词内容和读者感受的角度进行评论。引用《破阵》时,作者说“感觉到一种凛然的杀气和磅礴之势”;作者在引用水的时候说,“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是一声悲鸣”;在引用《菩萨蛮》时,作者解释说“他只有一个心病:缺金,月未圆,山河破碎,心不安”;在引用《永遇乐》时,作者提醒读者辛弃疾是在“笑自己的名字”;在引用《摸鱼》时,作者感慨道,“今天,当我们读到它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震撼人心的,让你觉得是一滴血,还是一行泪”;引用《水调歌头》告诉我们辛弃疾是在“咀嚼他的孤独”;在引用《两个丑奴》时,似乎是在说词的风格,依然透露出辛词“在淡淡的艺术美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人生哲理”的特点。几句话一针见血。

文章主体部分巧妙地融合了人物自身的命运、作品、作者的阅读感受和评论,读起来趣味横生。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一节,作者指出了题目之所以是“拍栏杆满身”的原因,回应了开头,揭示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者成熟为“一声好叹”的爱国诗人的原因。

这一段的评论很生动。辛弃疾在词学领域的成功,完全是靠他所谓的“九蒸九晒”、“煮炒”、“锤炼”来“逼”出来的。历史的“歪打正着”毁灭了一个英勇的战士,却成就了一个永恒的诗人。

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传记散文,写作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一,联想有钱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师的心路历程。光有史料和作者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这种情况。或者由辛弃疾的事迹,想到他的歌词;或者通过他的文字,想到他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比如第三段简述了辛弃疾重返南方的经历后,我想起他的“破斗士”和“水龙隐”两句话,引用并评论,表现了一个渴望重返沙场,杀贼盗匪,但壮志难酬的爱国将领悲愤的形象。那么,我自然想到一个问题:辛弃疾为什么回南后不受朝廷喜欢?作者引用辛弃疾自己的话,勾勒出他的事迹和朝廷心态,揭开了其中的玄机。这就是他太爱国,老百姓太爱国,朝廷太爱国,一有机会就随时准备冲在前面,让主和勾安的朝廷不爽,造成诋毁,皇帝就要嫌弃他。再比如,“弃病”这个名字,就和他忧国忧民的心病以及表达这种忧国忧民的诗词联系在一起。总之,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展现了辛弃疾从一个爱国者到爱国诗人的心路历程。

第二,评价和传承

梁衡的大部分人物散文都是关于杰出人物和鬼魂的。大部分都是在宇宙中赫赫有名、家喻户晓的伟人,也有震惊世界、代代相传的文人。然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下活了过来。在梁衡的散文中,情理并重,他所写的人物是在千百年来已有结论的基础上重新评价的,而且这种评价不是千篇一律的。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梁衡是第一个能从他的身世到他的事业发展史来判断辛弃疾的词和人“在文人中的独特性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的人。作者还以郭沫若评论陈毅“将军是诗人”,以及“诗人是军人,军人是政治人”来评论辛弃疾。说辛弃疾是“诗人”或“战士”是一般人的判断,说辛弃疾是“政治家”则是梁衡的独到见解。梁衡说,“他的话是政治的大磨盘之间磨出来的豆浆汁。他受武、文之治,始终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饱受被利用或被抛弃之苦。”作者还将辛弃疾的政治与陶渊明、白居易的政治进行了比较,显示了辛弃疾在政治上的投入和热情。他能从人性深处重新诠释一个人物。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在分析辛弃疾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必然性时,做了这样一段生动的点评:“九蒸九煎,百炼而成。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邪的斗争,爱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铸造,艺术的升华,文字的跳动,都在他的胸中,在他的脑海里,如地壳中岩浆的翻滚和膨胀,震荡的堆积。既然这种能量不能转化为刀枪之力,不能转化为施政之策,那就只能注入诗歌,转化为诗歌。他本不想当诗人,但军政道路不通,历史逼着他当诗人。最后他被栽培了,叹了口气,也是个好字。”著名作家梁在谈到一本散文集时说:“我深信对历史的反思,肯定比他写的以上几章更深刻、更全面。他后来的出版物《最后一个有罪的英雄》、《寻找渡口》、《寻找渡口及渡往何处》、《拍遍铁路》都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思想一游向更远的历史,一与那些历史时期的人物进行公开对话,就变成了火花。文字有时充满激情;有时叹息;有时会提问;有时候调侃,外表老大张扬……”

一般来说,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件和人物,写“思想”比写“美”容易。通病比较严重,不太活泼。梁衡在这方面有很大突破,使“思想与美感”和谐统一。他就像一个烹饪大师,只有做出“色、香、味、形”才会满意。他的评论完全不是抽象的概括和干巴巴的教条,而是生动而富有美感的。比如“回到南方后,他立刻失去了钢刀剑,只剩下一支羊毛软笔,再也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奔跑,血溅战袍,只能拂去龙蛇,泪洒纸上”;像“辛弃疾”这样的词,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刀刀刻的。他将永远作为战场英雄和爱国将领留在历史和他自己的诗中”;还有“问天如屈原,怒如共工。他临江,望长安,攀危楼,拍栏杆,只能落泪”。这些文字多么美好,读来让人心酸。

第三,善用对比

对比是作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梁衡也不例外。在这篇文章中,他在许多地方使用了对比,使人物更加生动和突出。第一个对比是破阵语录后,作者先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能与之匹敌,再与杜甫的“先射马,先捉贼,先捉王”和陆仑的“且吾追之,马轻负重,弓剑负雪”,认为“这些都是场边的想象、表达和描写”。第二个对比是把他和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做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涉猎,则不染政治;不像白居易,在位时间长,亦政亦文。”因为“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的心,比天还大,比天还热;他有力气早练,憋不住,练不完。”他“不在乎‘五斗米’,不怕谗言倾泻。”所以“每当局势起起伏伏,他就忙,起起伏伏,大进大退。”第三个比较是比较辛弃疾的豪放和苏东坡的豪放。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在文学史上,人们把“苏辛”并称为“豪放派”,但梁衡却看到了同中有异。他认为:“苏的豪放只止于‘一去不复返’之境,山水之阔也。”因为“苏处于北宋盛世,没有民族仇恨和复兴来提炼他的词魂,也没有胡和金阁明来壮大他的词力”。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事件(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矛盾)挤压、扭曲、扭曲、焚烧、殴打,才能获得符合历史潮流的感觉,才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是,只会飞,会烧,会爆,会充耳不闻”,辛弃疾的诗就是这样的诗。第四个对比是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进行对比。他认为“刘与李的深情与惆怅只止于‘牵手含泪相视’与‘梧桐细雨’,而辛笔下的婉约悲怆之笔,则在淡淡的艺术美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人生哲理”。这些都是很有见地很精辟的话。

这些比较包括作品内容的比较、人物经历的比较和作品风格的比较。这些比较的对象看似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能看出异同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有人曾称梁衡为“苦吟派”。如何“哀叹”?梁衡透露:《拍遍栏杆》已经写了三年了。“找一个渡口,找一个渡口,往哪里渡?写了6年,周恩来前后20年了。”从20多年前他的文章《晋祠》被选入中学课本开始,就有了《夏感》和《找渡口,找渡口,往哪里渡?其他作品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现在《把栏杆拍个遍》被选为教材。据说他是在世作家中选得最多的教材。为什么要“哀叹”呢?主要是自己逼的,因为他对散文创作的要求是“背”,就是写出来的东西是给人背的。1200年前的杜甫说“言不惊人死不休”。梁衡按他的意思是这样说的:话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新意就不拍。写书要传世,做事要史无前例。

泰山:说到写泰山的文章,最著名的是李健吾先生写的《雨中泰山》。我依稀记得李老师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泰山的人文景观,游记写得很清楚。但读梁衡的《泰山-人与天谈》又觉得新鲜,仿佛他从本质上从未认识过泰山,现在却突然被作者推到了岱岳之巅。这种感觉完全是因为作者出乎意料的慷慨。作者一改传统的游记散文的写作风格,而是直上山顶,仰视苍穹,与天人对话,坦陈泰山的雄伟,表达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