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的由来

这个成语,用来指非常远的地方,也形成了彼此之间非常远的距离。出自南朝徐陵《武帝时与岭南土司合照》一书,说:“眼界之阔,角之长,无以言理,而以情为据。”北宋颜姝《走在莎士比亚上》中有一句话:“无尽是离愁,天涯是思遍。”

天涯海角都有自己的位置,在我国南端的海南岛。据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为触犯了当时维新派的利益,被贬到了偏僻的海南岛。那几天,他情绪低落,经常去海边散步。一天,当他正在走路时,他遇到了一场暴风雨。他赶紧躲到一块巨石下,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汹涌澎湃。过了一会儿,风停雨停,天气转晴,海面波光粼粼,白帆点缀,格外美丽。诗人受到了感染,他的诗歌充满了热情。他在这块大石头上写下了“天涯”、“海阔天空”六个大字。后来有个石匠发现了苏东坡的笔迹,就刻了下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天涯”,这块大石头也叫“天涯石”。还有,因为它本来叫蕉岭,而且离海边很近,所以人们把天涯和蕉岭合在一起,起了一个新名字“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景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26公里的马岭山。它矗立在碧水蓝天下,一年四季眺望着辽阔的南海。

海南在古代是一个贬谪之地,因为它地广人稀,在海外荒凉寂寞。宋代名臣胡荃感叹“前进无门,转身无望”,道出了贬谪官员的可悲心态。就像这样,当他们来到面对茫茫大海的陆地尽头,无路可走的时候,人们只能望着大海,感叹自己到了尽头,无助于大海的一角,这也就成了“天涯海角”这句俗语的由来和源头。

如今,天涯海角改变了人们曾经留下的印象,椰树成林,五彩缤纷,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地方。雾蒙蒙的南海上,白帆点缀;景区内有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画廊等现代化建筑,还有海水浴场、钓鱼台、游艇等娱乐设施。岩石边缘有许多奇石,矗立在海边。石头上刻着:天涯、海蛟、南天一柱、海判官南天。其中“天涯”碑文为清代雍正年间雅州知府程哲所撰,“南天一注”为清代宣彤年间周知知府范云梯所撰。

在这些石刻中,属于“海审南天”的摩崖石刻最为古老,也最为特殊。据记载,“海往南天”的摩崖石刻题写为“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是康皇帝作为钦差大臣,将摩崖石刻剖开后,在一块天然巨石面上雕刻而成。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被认为包含了重要的历史秘密,多年来一直被苦心破解。最后的结论是:“海往南”石刻群是清朝康熙皇帝留下的中国大陆陆地地图(不包括领海内的南海诸岛)最南端的地标,是中国陆地地图中真正的“天涯海角”,是康熙皇帝测绘《帝国陆地地图》留下的地标遗址。

来天涯海角度假的人们,漫步在海边,流连在怪石之间,既能沉浸在亚热带风情中,又能体验巨石题字的魅力,天涯海角的闲适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