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年,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1977年9月,全国高校招生大会决定恢复中断了10年的高考。当年2月,全国高考恢复。那年冬天,约有570万人走进高考考场,27万人被录取。已经40年了!最近很多朋友在朋友圈里回忆自己的高考,有些小文章读来感触颇深。

40年的成名绝不是尘埃。如果说恢复高考的意义,可以问“花开大地,解冻河流”。而我们每次回首,总能看到,当时间重新开始,一个国家的命运也就明朗了。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有654.38+0.2亿人通过了高考,我们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增加到654.38+065.438+0.9年,人均GDP从654.38+0.86美元增加到8866美元。

事实上,历史上从未有过考试制度的改变,也从未意味着更大的思考和改变。我们特别珍惜的是一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所能得到的进步补偿,以及对历史的启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恢复高考是在‘两个凡是’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进行的,其意义远远超出教育本身,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至于细节,则是个人生活和家庭命运的重大转折。然而,与其说是高考改变命运,不如说是知识。与其说是高考制度的恢复,不如说是对愚昧和迷茫的摒弃,对教育和知识的尊重,对公平、理性和科学的回归。

40年来,对青春、家国和无数人的回忆,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我们很幸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清晰而深刻地讲述了它。一方面,世界上真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着将国家与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考试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确实在不断反思,什么是更好的高考制度?

从1983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定向招生,到1985出现“双轨制”、“自费生”,再到1996,中国高等教育尝试平行招生;从2012开始实施国家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到2015明确规定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

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完善改革,几乎从未停止过调整。但40年后的今天,高考制度也面临着更深层次的价值质疑。必须要问的是,在今天,高考给的是一把尺子还是一个机会?当考试变成了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器,教育的功能和知识的价值会不会被轻视?

无论是应试化趋势,还是招生名额的地域失衡,以及各种加分和保送生背后的特殊政策黑洞,都说明高考制度乃至国家人才选拔制度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高考制度恢复40年之际,改革高考制度的任务日益紧迫。这是高考制度本身的进步性,也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历史使命。

显然,我们需要一个更公平、更高效的高考制度,我们需要为这个国家找到一个更有活力、更自由的未来。

高考也会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改变,相信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