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的民俗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界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实行“三自革新”,驱逐了岐山县的帝国主义反动宗教势力。然后在1960年进行了宗教改革,废除了教会的压迫、剥削和非法活动,使宗教活动基本步入正轨。在65438年至0965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宗教活动处于低潮。“文革”中基本停止了。
1978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岐山县遵照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纠正冤假错案,实行信仰自由,陆续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中共岐山县委八届常委会第163次会议作出决定,成立岐山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召开全县宗教工作会议。同年,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对宗教建筑进行了逐堂、逐庙清理,摸清了岐山县宗教的基本情况。岐山县西七民俗村位于岐山县西北部,南与西宝公路北线接壤,北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周公庙景区接壤。辖4个村1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00人。是一个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民俗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旅游经济园区。
通过周公庙景区、民俗区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民俗村得到了改造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条6.5公里的旅游公路已经建成,该地区的公共汽车已经开通。公路沿线建有6公里绿化带,面积6万平方米,建有“陕西第一民俗村”和“周公庙景区”两座仿古牌坊。先后投资300万元实施亮化净化工程,在北郭村安装了23盏太阳能景观路灯,完成了民俗村牌楼亮化工程,建成了民俗村污水处理厂。周元是周氏的出生地。3000多年来,周元一直是一个历史圣地。举世闻名的周元遗址是周朝最早的都城。周元遗址内涵丰富,文物数量众多,周元文化瑰宝博大精深。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元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自汉代以来,周元地区出土了许多商周青铜器,其中以大禹鼎和毛公鼎最为著名,雄县出土的白盘和任艳盘被誉为晚清国宝。1976出土的牛形雕像是目前国内唯一的。1975井荡乡董家村土坑出土青铜器37件。其中,韦龟、韦蚕、兰札铭文较长,史料价值较高,分别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换、土地交换、诉讼判决、命判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的实物资料。周元地区被称为“青铜器之乡”。五丈原诸葛亮庙景区位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巨星陨落的古战场——岐山县五丈原,南依秦岭,北依渭水。三面朝天,两面环水,地势险要。景区布局严谨,石碑众多,匾额正对大门,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岳飞写诸葛亮的《列子》石刻,笔法苍劲大。
气势磅礴,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九龙山、古罗城、十三盘古道、诸葛亮泉、司马懿拜台等古代遗迹和故事妇孺皆知,还有古建筑、诸葛亮冠王墓、落星石、明代钟鼓。爵山森林公园位于岐山县东北25公里的北部山区,以爵山林场为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以森林公园东部与西觉山之间的中子河、觉山沟为轴线,核心区为东门沟、龙凤坪、东觉山、西觉山、九龙坪、千佛寺、中子河、苜蓿河。山东东西两峰相距约2.5公里,南北绵延20多公里。山、谷、河、林之间,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争奇斗艳。有惠始寺、霍克基、增寿寺、海莲寺、白雀寺、福赛吉、朝佛寺、迈东沟、庙山公主社神崖、更衣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