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尔康多地震。为什么四川地震频繁?

2022年6月10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6.0级震群。截至2022年6月10: 00,共记录地震1922次,其中6.0~6.9级地震1次,5.0~5.9级地震2次,4.0~4.9级地震3次,3.0~3.9级地震7次。

同一个月,四川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一次是雅安地震,震级为6.1,另一次是阿坝地震,震级为6。而且四川历史上有无数次地震。

1536西昌7.5级地震

1786康定7.25级地震

1850西昌7.5级地震

1870巴塘7.25级地震

1923炉霍-道孚7.25级地震

1933茂县叠溪7.5级地震

1948理塘7.3级地震

1955康定遮多塘7.5级地震

1973炉霍县雅德7.6级地震

1976松潘、平武7.2级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里氏8.0级,矩震级8.3级。

2013,雅安地震,7.0级地震。

在我的印象中,四川即将成为地震的代名词。

说实话,我对四川本身并不太了解,那为什么我现在比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了解四川呢?是因为四川总在逼着让我知道这个地方总有地震。此外,它也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

为什么四川总有地震,很多人不理解?

先说什么是地震。地震又称地动、地面振动,是地壳中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地球上板块之间的碰撞造成了板块边缘和板块的错位和破裂,这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地震危害很大,能够预警地震是人类的目标。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有一定的规律。板块之间消失的边界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地震带。世界上有三个主要的地震带:

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在地球上环绕太平洋板块,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它转向东南穿过台湾省到达新西兰,然后到达菲律宾。它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世界上80%以上的地震都集中在这里,包括五次大地震,和四次。这条带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灭绝边界上,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灭绝边界上,南极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灭绝边界上。

第二,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尼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再经中亚到地中海及其沿岸。该带处于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灭绝边界上。

第三个是大洋中脊地震带,包括横跨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大洋中脊。洋中脊地震带只包含全球地震的5%左右,这个地震带上的地震几乎都是浅源地震。

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引发了地震。

1,在震区。

从地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四川地震实际上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撞击有直接关系。中国的地震带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而四川省恰好位于龙门山横断山地震带上。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缓慢向东流动,沿着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下刚性块体的顽强抵抗,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一带突然释放。

板块边界是四川多次地震的主要原因,四川特殊的地形也加剧了地质活动。这使得四川地震比较多。

2.特殊的地理位置

如果仔细分析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不难发现这些地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位于横断山脉的东侧!四川地震比较多,主要和四川的地形地貌有关,因为四川有广阔的平原,平原的地质活动比较稳定,平原和山区交界处的地质活动比较多,这也导致四川地震频繁。

3.余震不断。

地震发生后,能量释放有一个持续衰减的过程,所以大部分强震发生后,震源及其附近震级低于主震的地震称为余震。

余震活动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余震的强弱与主震的大小有关。主震越大,余震活动越强,发生次数越多。另一个特点是,余震的强度和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但不同构造区域的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持续几个月,有的可能持续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四川的地形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多为石灰岩,脆性大,板块边界。挤压和拉伸运动非常频繁,容易发生地震。

再加上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雅安地震,板块碎裂更加严重。另外,在地球自我修复的过程中,破碎的小模块不断重组、压实,会产生一些小余震。

基于以上原因,四川地震完全正常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