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和紫禁城的信息(历史)
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谓,大致有20多个绰号。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封于燕。燕都因是古代燕国的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因靠近燕山而得名,都城名为“燕都”。
幽州,古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顺典》:“颜称幽州。”汉魏晋唐时期设立幽州,都是统治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北京,首都泛指全国的首都。北京成为首都后,也叫首都。
故宫也叫紫禁城。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星来对应首都规划,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帝住在魏紫宫,而地球上的皇帝自称是受上天命令的“天子”。他的住所应该象征魏紫宫,以符合天帝。
《后汉书》记载:“天上有一座魏紫宫,上帝住在那里。王设宫,喜之。”魏紫、资源、自贡等已经成为故宫的代名词。因为封建皇宫在古代是被禁止的,普通人不能进入,所以被称为“紫禁”。但明初称为“皇城”,明中后期开始直接称为“紫禁城”。
扩展数据: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迪的封地。靖南之战后,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志刚说,燕京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应该效法明太祖的凤阳,立为都城。
因此,明太祖成祖大力提升北平府在燕京的地位,以北平为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中”。同时开始重新安置人口充实北京;被迫迁居北京的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江南的富家子弟和山西的商人。
北京是中国第一个56个民族聚集的城市。20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8811000,少数民族人口为801000。前五位的少数民族是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土家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2%。
故宫博物院由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环绕,呈长方形城,四周有宽52米的护城河,形成壁垒森严的城堡。
故宫有四个门,正门名为午门,东门名为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为神武门。面对北门的神武门,有一座土石砌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以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百度百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