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的历史沿革
夏朝(公元前21 ~ 16世纪),户县为胡氏之国,与夏同姓,属夏。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个时候国家往往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果”,“游胡适”为“胡过”。游胡国是户县地区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起源。
商朝(16 ~ 11世纪)户县有崇国,其次为丰邑,均属商。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43年,锡伯(周文王)成为强国,40多位诸侯尊锡伯为王。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5438年+公元前036年,锡伯攻打后湖,迁都玉峰。当攻打周的时候,他对虞翻发过誓。当时,枫泾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中心,但它仍然是一个商业国家。由于商朝人口稀少,交通堵塞,小国政权往往形成于狭小的地理范围内,所以一些史书记载,商朝户县甘亭、甘盘也是商朝的属国。
西周时期(1133 ~ 771年前),吴王灭周后,虽然都城建在沣河以东的鹤嘴锄,但冯京并未迁都,每逢重大事件,如伐商、制罗等,都要上报祠堂。在西周,总是有丰裕和鹤嘴锄。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年),周平东移,给了秦襄公一片富饶的土地。
秦朝(221 ~ 207)在咸阳设文史,也由三辅负责,户县归文史管辖。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郡位于汉初,属尤福丰,高九年属尤福丰。武帝元年,仍属东汉尤福丰。
三国魏(220 ~ 265年)永州三福,8郡,户县为石屏县。
晋代(265 ~ 420),户县属石屏县。
北魏(420 ~ 534)雍家国下有7郡,户县属京兆郡。
西魏时(535 ~ 556),户县属永州京兆县。
北周(557 ~ 581)永州五郡,1殷,户县属荆。
隋朝(581 ~ 618)共分109郡,关中有京兆、凤仪、扶风三郡,户县为京兆郡。
唐朝(618 ~ 907)全国分为10路,户县属京兆郡,京兆府,关内路。开元二十一年(733)改为全国15路,户县属京畿路。
五代时(907 ~ 960),梁石湖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四县属京兆府。
北宋年间(960 ~ 1127),全国分为15路,长安设陕西路,后改为永兴军路,户县属京兆郡,永兴军路京兆府[注21]。
晋朝(1127 ~ 1234)在陕西分为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 ~ 1368)陕西设立中书省,辖6路,户县属丰原路。
明代(1368 ~ 1644)陕西还是明代中期的图书大省,洪武九年(1376)设立陕西政治部,分四支,户县隶属xi安府,内关。
到了清朝(1644 ~ 1911),户县仍由明朝统治。
民国元年(1912),陕西外交部被撤销,全省分为7省,户县隶属xi安。
民国三年(1914),废府,全省分三路,户县属关中路。
民国16年(1927),撤销道学建制,户县直属于陕西省政府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陕西省政府下设立行政监察区,户县归10行政监察区管辖(由咸阳管辖)。
1949 5月21户县解放后,户县隶属于陕甘宁边区咸阳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户县于1950年5月划归咸阳地区管辖。
1953年1月,户县直辖于陕西省人民政府。
1958 165438+10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批准,户县保留建制,划归xi人民委员会管辖。
1961 8月,陕西省人委报国务院批准,户县划归咸阳特区管辖。
1964 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陵县”更名为“户县”。
1969至1982,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 10 10月20日户县划归Xi安管辖。
自汉初确定设立户县以来,只改变了隶属关系,但县名、县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