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镇的人文历史
香洲镇建于明初,村在渭河附近。由于渭河改道的无常,村民们饱受迁徙漂泊之苦,就像停泊在水中的一只小船,故名“象船”,后来演变为象州。清初,诸城县有八乡,即农村有乡,象州属城阳乡。后来废弃的乡社办起了练兵坊,在香洲办起了练兵坊,带动了67个村;1929年改七区制,香洲属二区,辖10乡。9月9日1945,诸城县人民政府与香洲区成立;1958成立香洲乡,同年改为香洲人民公社;香洲镇成立于1984,辖61个自然村。
1989年3月撤销曹家泊乡,下辖32个村并入香洲镇。
1994年9月,千松岗、丁家沙等北方11村划归当时设立的郭家屯镇。
2007年5月,郭家屯镇撤销,下辖29个村划归香洲镇。
2007年9月前,梁台、徐家庄等8个村划归峡山库区管辖。香洲人才济济,文化繁荣。香洲历史上不仅有乾隆皇帝亲自赐满t恤的御冢林,还有9座仁人志士、道德贞节孝的牌坊,产生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王统照、鲁人王翔千、著名作家王愿坚都是襄州人。有人曾写过一首赞美香洲的诗:“香洲街美不胜收,公德孝九方,一石人,一石马,一石狮子,皇帝亲自赐于南方安葬。汤怀,宋记载松果捧太阳千年,沿街店铺那么多,还有百里一派。”
2007年5月,郭家屯镇撤销,辖区并入香洲镇。调整后,香洲镇辖香洲村1、香洲村2、香洲村3、香洲村4、香洲村5、香洲村6、香洲村7、西南楼、明道、王甫庄、高智、小武村、上曹村、曹钟村、后曹村、廖疃、洼里、前塔桥、呼兰、后塔桥。新河垭、新庄子、秀才、东夏岗、西夏岗、北王庄、冯家庄、宋家泊、前莲池、后莲池、毛庄、沙河套、大沽县、小沽县、郭家屯、旺角、北营、张家岭、南双庙、大双庙、东双庙、南各庄、北各庄。
5438年6月至2007年10月,潍坊市设立峡山水库生态管理区,将象州镇北部8个村划归峡山水库管理局管辖,行政区划不变。2009年5月11日,经省政府批准,潍坊市坊子区诸城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诸城市香洲镇上家庄、南张罗、后凉台、前凉台、齐家岭、北各庄、徐家庄、新村等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