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为什么会助长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并提出相关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插上了信息网络化的翅膀,一些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不知不觉中被其毒害。

一些针对革命领袖、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恶搞“笑话”和恶搞视频,基于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观价值观,通过各种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和新视频网站传播。

相关对策:

加强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设。应将信息传播者的责任和权力纳入法治管理的笼子,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传播必须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管理。在广泛收集社会信息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使网络安全的维护有基本法律支撑。

网络信息管理应主要包括平台管理和信息管理。因此,应积极推动制定网络平台管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制建设,使破坏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有法可依。

扩展数据

打击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根据国信办发布的“微信十条”、“账号十条”、“访谈十条”,重点监管历史虚无主义信息集中的网络平台,开展专项审查。对于公然违反我国宪法法律、致力于宣扬西方意识形态、肆意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的网上言论,要依法处理,限期整改。

对于拒不改正的网络平台及相关责任人,可依法吊销其平台经营许可证并关闭平台,司法机关可依法严惩相关责任人。同时,组织一批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学家和批评家,积极收集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主要历史节点等信息。

重点对其错误进行研究分析,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分析文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在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