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历史上的思想活动往往伴随着社会大变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包括明清时期的思想活动和民国时期的文化繁荣,都有着相似的历史原因——社会大变革。
回到正题,百家争鸣的历史根源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变化是几种生产力的转化。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工具的进步帮助人类加速了对自然的改造和认识。井田制的进一步瓦解和私人领域的出现,扩大和丰富了人们的活动和思维内容。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
其次,社会动荡促成了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大不如前。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权力扩张,周王室衰落,诸侯国争霸,战争不断,分封制难以维持,宗法制受到挑战。也就是说,两个系统之间的血缘关系被削弱了。如果深入思考,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精神的觉醒。
第三个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塾开始兴起,这种进步与孔子密切相关。是他开创了私塾之风,打破了学问在官的局面。从学在官到学在民,教育门槛降低,受教育群体扩大,一大批知识分子脱颖而出。恐怕这和百家争鸣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春秋战国时期,下士士阶层兴起并活跃起来。诸侯国为适应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对客臣十分重视,士阶层从不同的利益和立场著书立说,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原因。
同样,我们不妨拿明清时期活跃的思想做个类比:明清时期,出现了黄宗羲、顾、王夫之等众多思想家,这也是社会大变革的原因。根源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巨大变革,即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另一个是政治变革,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弊端日益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