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城历史

(1)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东北15km处,是明代河北长城的东端,也是明代甄姬长城的重要关隘。因北临燕山,南临渤海,因其自然地形,故称山海关。山海关扼住了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两京锁钥无双,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是明朝开国将军徐达于洪武十四年(1381)修建的。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元朝残余虽然退守长城,但仍不甘心失败,经常派骑兵南下骚扰。徐达以非凡的气度和远见卓识,将在此设立守备,调集燕山等守卫军15000余人,修筑和修缮山海关周边长城,修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海关是一个雄伟壮丽的关口。关城是方形的,周长4公里多。墙体为土砖,高12米,厚6米。

(2)黄崖关

黄崖关长城位于天津蓟县以北28公里的山顶,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临遵化市马栏关,西接平谷县将军关,全长41km。建于北齐天宝七年,明代大修。黄崖关山水美,枕山有河,自然景观壮美,在万里长城沿线真的不多见。防御工事类型很多,有水陆关隘、有围墙的城堡城墙、码头、瞭望塔、瞭望塔、烟墩等。万里长城沿线只有水关、八卦城、北极阁。

(3)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昌平县,距北京50多公里。相传秦始皇修长城时,将俘虏、士卒、强征民夫移至此处,后取“移步平庸之地”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三国时期称西关,北齐时改为乃宽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从此,每一代人都称居庸关,这里山上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绿笼其间,宛若碧波绿波,故称“居庸叠翠”。

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有两个关口,即南面的“南口”和北面的“八达岭”。居庸关两侧山势雄伟,中间有一条长达18公里的山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青峰重叠,花木繁茂,鸟语争鸣,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4)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西北45公里,太行山北段的紫晶上。因其北接居庸关和长城,西接雁门关和黄土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内长城的第一关,也是与山海关、嘉峪关并列的最古老的著名关隘之一。是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主要道路之一。一人守之,万人不得。

紫荆关是世界著名的九大封锁之一。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紫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后来改名为普银,从宋中期开始改名为紫荆关。相传当时关城到处都是紫荆树。盛夏,紫荆花开,香飘万里。因此,静观子琪被古人定为益州十大胜景之一。

紫荆关9门4水,内外城相连,城门环环相扣。即使不了解紫荆关结构和布局的敌兵,即使进攻关城,也如同置身迷宫,最后只能全军覆没。自南向北进入紫荆关城,第一道城门建在金坡下村西山峡。紧闭的墙从紧闭的门一直延伸到两翼,一直延伸到悬崖的顶端,紧闭的门现在已经坍塌,摧毁了仅存的废墟。这之后关门就是通往莞城的盘古十八路。南天门建在盘路顶端两山交错的山谷里。城墙东起万仞山顶,穿过南天门到达奇峰山顶。

南天门西侧,有一扇紧闭的大门通往军营。紧闭的大门东南侧题‘洋河门’,东北侧题‘草场门’。关城布局复杂,纵横交错。关城原总长10516米,现部分不完整。主城区被一堵墙分成东西两部分。东城小,有文武衙门,西城大,是驻军的地方。洋河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一座小小的新城,与西城隔水相望,铁链相连,是北关城的前哨。

(5)倒马关

道马关长城是内三关之一,又称长山关、红上关。道马关位于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处。山路险峻,马儿上当,故名。刀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依唐河。东南部是危险的十八潘玲。自古以来,扭转马关就是战略重点。

马关在一条古道上,这条古道叫灵丘路。当时是从陕北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要道,而刀马关是这条路上的重要关口。

(6)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雁门关东部,樊氏东北部与陕西省灵丘县交界处的幸平岭下。古称瓶形村,因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为瓶形镇,明清时称平型关,后改称平型关。历史上长期是驻军之地。明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郑德六年(1511)筑陵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建成,也就是后来的关城。

幸平关城位于幸平山脊口,周长1公里,高6米。关上门,坐西朝东。门道是用交替优惠券的方法建造的。它高4米,宽2.7米,厚2.7米。如今,这座封闭的建筑已被摧毁。城内的牌匾上写着“幸平岭”,岭两边的明长城遗迹依然存在。

在平型关的北面,有一座横山像屏风一样。五台山巍然屹立在南方,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座山之间有一个地堑式的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岭就是这个带状低地隆起的一部分,地形十分险要。因为恒山和五台山都是断块山,非常陡峭,成为山西北部巨大的交通屏障,所以这个条状的低地就成了连接河北北部平原和山西最便捷的隧道。一条东西向的道路穿过幸平关城,东起北京城西的紫荆关,西至雁门关,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是北京城西重要的扇屏。明清时期,京畿以此为依托。

明朝国力衰弱,蒙古骑兵频繁入侵边境,劫掠财物,尤其是嘉靖年间。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率军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打平型关。明军抵挡不住,落入平型关。然后直奔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向紫荆关挺进。途中,陈峰率军抵抗时,蒙古兵分头劫掠樊氏,入侵蔚县,屠戮延庆诸城,后因阴雨连绵,率军回北。

平型关曾在现代战争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初期,1937年9月下旬,在占领华北大片土地后,冀中沿平绥线一路西进。占领大同后,又以精锐兵团南攻雁门关及其东西关,企图南下欧洲和太原。这时,刚刚到达山西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给日本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八路军以3个团冒雨伏击平型关至东河南镇(平型关以东)公路附近的山地,留平型关1个团1个骑兵营向灵丘、涞源、广陵方向行军,以牵制敌人,保证侧翼安全。当约4000名日军、65438多辆军车、20多辆大车从灵丘向西行进时,八路军的伏击部队突然发起猛攻,迅速分割敌军,展开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敌军车全部。缴获各类枪支1000余支,野炮、机枪、战马50余支。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7)雁门关

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距山西省山阴县光雾城10公里。此关有一人守之,万人不能逼之势,一直被军事家视为保卫京都,保卫中原的重地。它以其堡垒、险峻和历史上多次战争而闻名,被列为万里长城九大著名关口之一。《鲁春秋》记载:‘天下有九堵,故查其一’。从春秋到唐代,这里以查堵闻名。唐开始设关,钩塞改为雁门关。雁门关是宋朝防御契丹的重要据点。元朝取消了关隘设防。明洪武七年(1374),元代废弃古雁门关,故迁址,在此地建关。古雁门关在沟珠山顶,岭前大鹤岭口,背后白草口。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古今雁门关路:古雁门关路,从大河岭到百草口;现在的雁门关路,从南口到吴心广。雁门关东、西悬崖陡峭险峻,中间道路纵横,崎岖盘旋。它叫西门,也叫雁门关。自宋代以来,18关隘,依山傍水,险象环生,成为一大防御,加强了外守,巩固了太原内守的关键,达到三关,控制了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雁门关与新老光武关系密切。

(8)部分清除

偏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临管涔山,西临黄河,北接内蒙古,南通雁门、宁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打仗和屯兵的重要地方。偏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并称为“外三关”,是外三关中最西端的一关。由于关城城向西倾斜,形似人头,故称偏头关,后来人习惯简称偏头关。

五代至宋代,这里设偏头村,金代也沿用,偏头关最早命名于元代。不过当时的关城是在偏关县城西的玉皇梁上。这座城市已被摧毁,只剩下一片废墟。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偏关城是明朝建造的。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原五卫成立,偏关属镇西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 0),甄锡玮命令张喜安在偏关建新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山溪镇总兵从宁武关迁至偏关时,扩大了关城南部。经过天顺、成化、弘治年间的数次扩建,偏关城终于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规模,城高11.7米,城周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然而那时候的关城还只是一个土城。直到明朝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士兵范大儒才把新旧关城全部用青砖包裹起来。偏关关城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逐年拆除。现在只剩下城南门的砖拱洞还在,城墙西侧只剩下30多米的砖墙。

(9)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它是明代长城沿线最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是明代及后世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被誉为‘河西第一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西交界处,距今已有631年历史。嘉峪关的意思是“美丽的山谷”。它比山海关早九年建成。明初,宋襄公、大将军盛丰在征讨胜利的路上。他选择在嘉鱼塬西麓修建关隘,嘉鱼塬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西接玉门,后接黑山,南接祁连。关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建成于公元1540年。正如史料《秦边略》所记载:“初有水,后有闭。有了建筑,以后再建长城。等长城建好了,以后还可以防守。”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精良。关城三垛,多道防线,城内一城,城外一护城河,形成守城之势。由:内城、瓮、雒城、护城河、三层三檐、山顶歇息高楼亭、护城河、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管城的主体和中心,周长640米,面积25000平方米。内城东、西门外,有骨灰盒静修所,每所面积500多平方米。瓮门皆朝南,西瓮西有洛城。洛城墙中间向西封闭,门楣上镌刻“嘉峪关”二字。关城现存建筑主要有游击总府、关静、关帝庙、戏台、文昌阁等。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守卫着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区域,峡谷南部的秋来谷构成了通关的天然屏障。嘉峪关东、西、南、北、东北有66座墩台。嘉峪关地势自然,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护城河、烽火台等设施形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