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小米有什么区别?现在市场上的价格是多少?
一、谷子的植物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相关性状。
以前区分小米的文章仅限于历史条件,没有谈到形态分类。他们一味地引经据典或翻来覆去,重复起来繁琐而令人望而生畏。既然有条件,就应该换个方式。首先可以明确“黍”属于禾本科黍属,栽培黍的学名为黍稷。在植物分类中,“黍”属于禾本科狗尾草属,栽培黍学名为Setaria italica。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属。但是,它们对培养条件的要求非常相似,它们的地理分布也非常一致。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小米和黍的名称(字)。为了避免重复引用,我们将它们的简化列表绘制如下(表1)。
表1小米和黍的植物形态及其相关词汇
——|小米黍|小米粟米
植物形态学|甲骨文(略)|甲骨文(略)
相关词|小米,小米,小米,*[原词为小米],小米,小米(黑小米),小米(一米)|谷物,小米,小米,小米,小米,小米,小米,小米。
上表和附图是本文的序言,而不是繁琐的文字引用,旨在说明(1)粟和谷(黍)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区分得很清楚了,争论的双方在这一点上完全一致。(2)问题出在小米。提倡小米的就归小米,把小米当小米的就归小米。(3)还有其他同义词、别称、类型名等。小米和小米之间,而且双方基本没有分歧。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米的历史。
二、南北朝以前对小米的认识和现代对小米的认识。
为了尽量减少引用,将北魏《齐·姚敏书》之前古籍中关于粟的注释归纳为表2。
表2北魏以前对粟和黍的解释
朝代|作者|作品|主要解读
战国|孟子的师傅|《孟子·滕文公》|《李越》;诸侯们为了富强,帮忙耕种。”东汉赵琪注:“嘿,小米。”
战国|-|穆传|《莫吉战车三十辆》东晋郭璞注:“粟,发达。膜,闻所未闻。”
西汉|戴胜编著|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隆冬时节,……第一种不得。”东汉郑玄注:“第一种叫粟。”
西汉(?)|-|“二丫曹氏”|“嘿,小米。”西汉时,犍为给别人留了个条子:“嗯,一个小米。粟,粟也。今江东称粟粟。”东晋的郭璞。
东汉|许慎|说文|《纪·叶言》“嘿嘿。”
“嗯,*【原字加粟下麻】也。”“嘿嘿。”
北魏|贾思勰|齐姚敏蜀|详见《植谷三号》:“谷,粟亦名粟。”“小米第四”分别描述小米和小米。
从表2可以看出,北魏以前,汉晋的评论者都把粟解释为黍,没有异议。但你看看现代的字典,对小米的解释就大不一样了,变成了小米(表3)。
小米的问题不仅限于中国。近年来,在国外发表的论文中也有很多关于小米的类似争议(详见后文)。
对比表3和表2可以看出,汉代公认的小米,在现代工具词典中已经成为同一个作物。表3中1~8代表了国内外不同的字典和工具书,它们对小米的解释是一样的,依据也是一样的,主要来源于《本草纲目》(直接或间接)。9~11三部词典采取折中的方式,即不加判断地进行解释,但都倾向于先小米后小米。
表3现代词典中小米和黍的释义举例
简介|字典名|小米的解释和主要依据
1|中国高等植物图谱(第5卷,1976,理科)|黍黍属黍稷、黍、粟黍、高粱、黍、黍(按2)。
2|经济植物学(胡先苏,1953,中国)|以黍为粟,称散穗黍型;侧穗型的谷子为黍型,密穗型的谷子为黍型。据《本草纲目》记载
|英汉拉丁植物名称(1961年,科学)|黍稷就是小米,粟,学名是P. miliaceum。
4|《植物名集》(日文)|以粟为黍,P. miliaceum据《本草纲目》。
5|图文并茂的植物(日文)|以粟为黍,据《本草纲目》粟草。
6|老慈海(中国,1939)|以粟为黍,据《本草纲目》粟草。
7|《当代汉英词典》|译为小米,相当于小米。
8|英汉农业科技词典(农业出版社,1976)|糜子(Broom corn millet)翻译为小米和黍,学名为P. miliaceum。
9|新辞海(中华,1979)|对小米的解释是:各种(1)小米,据《本草纲目》;
②苏的别称,据注于《尔雅》;
③谈到高粱,据《九谷考》
10|中国大词典|吉的解释是:(1)糜,糜的意思是糜;
②粟,据《尔雅》犍为舍人注。
11|新华字典|小米:“古时候有的书说是小米,有的书说是小米。”
三、小米(millet)的文献综述
李时珍是历史上伟大的植物学家,《本草纲目》是一部权威著作。后人引用并认为《本草纲目》对小米的解释通俗易懂。但李时珍以粟为粟并非其首创,也有出处和依据,故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上各种以粟为粟的学派观点。为了避免冗长的引用,仍然采用如下列表(表4)。
表4:历史上小米被视为小米。
朝代作者作品的主要依据
梁涛鸿景《名医录》(原书)“不知粟,司阴粟与粟相似。”
唐苏公《唐本草注》(原书已失)“粟之才同。今梦想家称之为粟,管仲称之为糜。”“陶引诗曰:恐黍与黍相似,故能得其利。”
南唐许恺《说文传》“一粟为粟,一粟亦称*[原字同二横粮]...”
宋《本草图说》(原书)“小米米,今所谓糯米。”
沈松阔《孟茜笔谈》“姬是今之,齐晋之人说是祭祀,是其地方音,无其他意义。”
宋·蔡卞《释毛诗》“祭之,祭祀也,所以祭祀,故谓之‘易’。
宋口宗《本草宜颜》“粟,今称糯米。”
、乔《通志》“粟,苗穗似苇...今天人们称它为“莫”。二丫错就错在把它当小米了。”
宋洛渊《尔雅义》“不过,也是拗口别扭,特声重耳。”
英林的《急救》加注“纪,又名莫”根据徐凯的《文学传记》
陈明嘉墨《本草萌泉》“小米饭也很香很美,苗苗和小米一样...南方名只。”
李明时珍的《本草纲目》“小米和小米是一类两种”。粘的人是小米,不粘的人是小米。小米可以用来做饭,小米可以用来酿酒。“另外专门有一段描述了小米和小米的形态差异。
赵明南兴的《药用本草》是“姬姓,又名姬姓”
齐的《三人会》,“小米米,即现在所说的糯米...关西叫米,冀州叫*[原字麻粟],都是一个东西。”
王铭的家谱“纪,一个人,一个人”
清代方以智的《通雅》,“能做的是小米”,根据孟茜的笔谈。
王庆郝《广群芳谱》“纪,一则拙,一则拙。”
清茶宾论:“纪,人也,是也,是实事也。”
清代张伯列的《正字通》。小米别名齐晋时人读之,积成无物,谓之无物。虽然语言不同,但都是真事。"
高庆·程冰的《本草纲目》“小米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它叫...南方人称之为甘蔗。”
清代吴植物名实考辨:“黍称糜,亦称……和唐本草符。”
在丁对民国小米的解读中,“粘者为小米,不粘者为小米。小米不粘,所以也叫糯米。有一个小米,因为粘,所以分了两个。”
从表4的材料来看,最早怀疑小米不是小米的是南朝的陶弘景,但他只是怀疑,并没有提出任何论据。直到唐代,苏公才首次提出“粟只是一种作物”,并引用陶弘景的话来肯定自己的论点,而陶弘景并没有肯定粟是一种作物。苏公引用后,陶弘景也被说是一茬。此后,如许恺、苏颂、沈括、蔡卞等。在表格中,他们只是重复了谷子是唯一作物的说法,没有增加新的论证材料。郑樵进一步说,二丫把庄稼当成谷子是“错误的”,但他没有说出错误的真相。直到明代,李时珍以其广博的植物学知识,扩展和补充了粟只是一种作物的论点。首先,李时珍提出了粘黍和不粘黍的区别,成为后人引证的依据。其实谷类作物的粘粒(即糯或糯)和非糯粒的区别在《诗经》中早已有所提及。当然小米也有粘的和不粘的,诗经和甲骨文里都明确小米属于粘的(酿酒)。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粘性,而在于是糯还是小米。李时珍只说不粘的都是小米,不提小米。乍一看,与以往的文献相比,给人以合理的区分和耳目一新的印象。因此,这一观点成为后人引用的“有力”依据。同样,李时珍从植物形态上对小米(包括黍和黍)和黍的区别做了详细的描述(文中篇幅未引用),[1]因为他所描述的黍(黍和黍)相当于糜子,黍相当于意大利粟(见表65438)。胡显素的《经济植物学》是在李时珍论证的基础上再引申出来的(详见下文)。我不知道因为戴上了帽子,站在了小米一边,所以区分小米和小米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果把小米放在小米这边,小米(小米)和小米的区别同样不含糊。问题不是小米和小米的区别,而是小米到底是小米还是小米。后人在引用《本草纲目》时忽略了这一点,实际上成了先入为主,把小米当成小米来论证与小米的区别,以为论证是正确的。表4提出了从清朝到民国小米是唯一作物的论点。一般沈括、苏公、李时珍等人说没有新的发展。
4.宋后重申粟为粟的文献综述。
从苏公第一次提出小米只是一种农作物开始,从明清到现代,有很多的呼应,比如表4。但是情况并不是一边倒的,有很多文件重申小米应该是小米。下面是一些例子(表5)。
在表5中,徐光启、陆、、邵、沈伟忠等人对小米就是小米的论证,相当清晰有力。但对比表4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表5中的人物在学术地位上远不如表4中的人物,除了徐光启。表4中的陶弘景、苏功、李时珍都是草药方面的专家,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罗援、王、、吴。这些东西,虽然小米是小米的论调很强,但是影响力很弱,主流还是不同名字的小米。这就是为什么表3中的现代词典大多以小米为小米的历史根源。
胡先苏是现代植物学家。胡在他的《经济植物学》一书中,将西方粟的三种学名翻译成中文如下:
米黍变种小米型
(锥耳的分支向四面八方张开)
(2)糜子挛缩小米型。
(圆锥花序稍微向一边弯曲)
(3)密枝黍型。
(锥耳密而厚)
【这三种类型(或品种)在我国作物栽培学的书籍中称为(1)散穗型(2)侧穗型(3)密穗型,比上面的翻译更清楚】
胡的翻译明显受到李时珍和吴的影响。因为李时珍主张粟为黍,其对粟、黍的形态描述与现代粟、黍的分类学名称完全一致;但吴在《植物名考证》中画了一幅黍,作为散穗黍和侧穗黍。[2]因此,胡以“黍型”为“黍型”,以“挛缩型”为“黍型”。为什么现代植物学词典或专著都把黍当小米用,黍黍的翻译显然是基于胡先苏的观点。
表5宋以后重申粟为黍的文献举例
朝代|作者|作品|主要依据
宋|兴兵|“二丫”疏|“长出来的是小米。.....但都是一回事,小米和小米。”
元|昌|农桑提要|引齐蜀以粟为粟
元|鹿鸣山|农桑衣食概要|引齐蜀以粟为粟。
明|胡适|《珍珠船》|“不用怀疑小米就是小米,本草不对。”(引用郭普文)
明|徐光启|农政书|“古之所谓粟,今亦称粟,或黄米。只有小米是另一种。现在的人都是以声音称呼小米。在古代,所谓的黍,俗称谷,或黍。.....苗、叶、穗同粟,经典不如初粟。但是,天下的农书都叫小米,所以小米不一样。”
清代黍稷辨析|陆|文
(1) |镇定府志:“所谓今俗之粟也;所谓黄米也,尴尬也。”
(2)专注活力“非一日之功”。
清|崔恕|《粟之辨》
(1) |引用《国语·鲁豫》赵薇注:“野草似粟而不实。”“今天杂草就像山谷,不像小米。”
(2)有四本书,没有庄稼。
(3)小米的声音几乎是错误的。
④引文。
清|陈梦雷|《古今地图集成》植被代码
|小米和小米画的是小米和小米的图,相当于S. italica,小米画的是小米的图,和今年的P. miliaceum一样(但在文献节选中混淆了)。
清|桂馥|《说文解字》|引经据典。颜师古注:“粟黍一种,不过两耳。”
清|邵|《尔雅正义》
|“前人已经解释了很多关于小米的不同观点。今天来测试一下,也就是北方所谓的小米。”淮南练兵时“一茬不进”,高诱注:“百粒只种粟,故谓一茬...小米是五谷之长,所以也是祭祀。"
清牛淑玉批评了《九古考》中的错误,赞同《尔雅》、《集解篇》中的《草》注和《颜氏古》注。
清|徐承清|《说文解字匡目》|“今北方,粟称黍,其米为粟。犹大古人以粟为黍。”引用邵对的看法
清|邹|南高平品笔记|“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粟只有两种,和...《本草集》谓黍不正。”
清|沈为众|《夏徽考》|“由于唐人误把只有黍才是黍,故黍为不粘黍。不知道小米是今天的小米。不粘的叫小米,粘的叫糯米。他们的耳朵是丰满下垂的,而小米粒像小麦,耳朵是散乱松弛的。”
民国|高润生|尔雅谷名称考辨|“粟,名粟...也是今天的小米。要么是小麦,要么是小米,要么是*[小米加大麻],要么是高粱。”这本书有正确而详细的论据。
动词 (verb的缩写)建国以来小米问题的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农业史家希望澄清历史遗留下来的粟与黍的区别,人们纷纷撰文讨论这个问题。就像历史上的分歧,有人主张小米只是小米,有人重申小米就是小米。还有一些学者不讨论小米的问题,但是在文章中涉及到的时候,却有自己的看法。辩论双方提出的论点比历史上更发达,有些非常详细。现在这些趋势作为例子列在表6中。
表6建国以来小米问题的发展趋势[3]
作者|书|主要论点
齐思和|毛石古名篇考证(中国历史探索1981)
(1) |以粟为作物,始于唐苏公;(2)小米的错误只是错误,因为声音接近;(3)姬可能是周人的图腾;(4)考古发掘中有小米;(5)程·错用小米当高粱十例。
邹|黍稷与《诗经》粟的辨析(农业史研究集,第二卷,1960)
(1) |晋朝以前,小米没有看错;(2)陶弘景首先提到小米和小米相似的错误;(3)唐草药造成了小米之初的错误;(4)指出李时珍的一些错误。
段喜中|《按三礼,粟非粟》(《农业史研究文集》第二卷,1960)
(1) |李周贵族吃小米,婊子吃小米,证明小米不是东西;(2)小米在仪式中的展示位置不同,可以证明小米不是一回事;(3)《礼记》也可以证明小米不是一回事。
万|沈是小米(中国农业报1962,第7期)
(1) |考古发掘主要是小米;(2)春秋时期,河南、山东的主食是小米;(3)甲骨卜辞中粟、黍的形状不同;(4)小米的声音有些地方比较接近;(5)李时珍沿唐本草医学的失误。
夏·|《周礼·农事条文释义》
(1) |从未有过在唐朝,小米被视为唯一的农作物;(2)唐朝以后,小米被误认为小米。
赞威廉|正视中国古代五谷|本文指出小米和小米不同的十二个理由,不要混淆。详见农业考古1982,2号。
刘玉堂|诗经时代的粟与黍辨析(农业史研究文集,第二卷,1960)
(1) |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的主食是小米;战国是小米;秦汉是小米和小麦;(2)小米和小米不是同一种作物,小米和小米都是好作物。
胡·|《关于粟为黍的讨论》(中国农业报1962,第7期)
|(1)唯粟是魏晋训诂家造成的混乱;(2)唐以后澄清;(3)李时珍在植物特征上与吉杰不同;(4)粟(小米)是战国时期才发展起来的;(5)《诗经》中“粟黍重,麻黍壳麦”说明粟不是粮食。
王玉虎|《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1,1) |(1)元以前,农业书籍上有粟、黍但无粟;(2)以黍为粟是训诂学的考证,以黍为黍在本草医学上更为可靠。(3)周家在陕西从粟起家,最初称粟为黍。
表6中摘录的双方主要论点比较简短,有些可能不完整。详情请参考全文。虽然表格中关于小米的论文很少,但实际上流行的观点仍然是小米占优(见表3)。需要指出的是,表中齐思和、邹等人的论点相当详细有力地重申了小米就是小米,只是他们的论文发表在发行量不大的学术期刊上,普通人看不到,所以历史遗留下来的小米影响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国外研究著作中对小米问题也有两种意见。例如,许倬云和李慧玲[4]将小米视为小米,而何炳迪、w .沃森和C. W .毕晓普则倾向于将小米视为小米。[5]其根源均来自国内文献。
六、我对小米问题的看法
在阐述我个人的观点之前,笔者忍不住先回顾一下文献,梳理一下不同观点的来龙去脉。因为线索太多,所以要把重点放在主要矛盾上,忽略一些次要的争议(比如小米还是小米的问题,小米和小米的区别,小米和小米的混淆,梁的问题等等。),因为只要小米和小米一直在解决,这些衍生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另外,小米和小米之争也有并发症,比如把小米当高粱,因为齐思和的论文已经指出了它的十大错误,[6]这里就不提了。把这种考虑的结果总结成以上六张表,最简要地说明小米问题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再来说说笔者对小米问题的看法,有些是在前人论证的基础上补充和阐述的,有些是前人没有提到的。
(1)从“五谷”和“第一种”来看,小米“五谷”是自孟子以来古籍中频繁提及的五种主要粮食作物。虽然“五谷”的名称略有不同(一个是米、粟、黍、麦、糯米,一个是麻、粟、粟、麦、糯米),但只是米和麻的区别,小米始终如一。如果小米是小米,那么“五谷”就变成了“四谷”如果古代没有现代植物分类的概念,粘性小米和非粘性小米可以看作是两种作物,那么把小米这种最重要最常见的作物排除在谷物之外是否符合逻辑?董仲舒说,《春秋……何叶》[7]在这里,董仲舒把小麦和粮食作为五谷中最重要的两种粮食作物。谷物是小米,不是小米,这一点从来没有争议。如果小米不是小米,而是小米,那么董仲舒也错了。可能吗?以粟为唯一作物,避免在文献中谈及“五谷”,是他论证的最薄弱环节。说五谷不包括小米,无论如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黍又称百谷之长,《礼记·月令》称之为“第一种”,《淮南子·世泽训》称之为“第一茬”。郑玄注(表二)第一类指小米(小米)是正确的。所谓第一茬作物,就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当然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如果气候条件不利于第一茬作物播种,对民生影响最大。这个很好理解,但是有些视小米为黍的学者用早晚播期来解释第一个,说黍的播期早于黍,所以黍不是黍而是黍。众所周知,各种作物在一年中都有各自适宜的播种期,包括春播、夏播和秋播。如果最早播期是最重要的,是第一种,那么最晚秋天播小麦不是最重要的吗?如何理解董仲舒的“见圣人重于麦粮”?
与嵇密切相关的是对后稷的认识。后稷作为周人的祖先,据说是发明和种植的专家。至于后稷的说法,争论双方并无异议。问题依然是:小米代表什么作物?王玉虎和何炳弟[8]强调黍生长期短,比黍更耐旱耐瘠,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强,适合陕西、山西的自然条件,所以后稷是种黍的始祖,周家是以种黍起家的。“以前叫小米。”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小米也是一种耐旱作物。小米(黍)之所以这么叫,甚至是因为实际上这两种作物的种植分布区域是一样的。至于小米,那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测。相反,至于地下谷,小米最初叫小米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推测。另一方面,地下谷物遗存的发掘表明,当时种植了大量的谷子(见下文)。
(2)从考古发掘和作物驯化的角度来看,建国以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地下实物资料,这是澄清粟与黍之争的有力依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粟有十余种(限公开报道)。自西向东依次为甘肃临洮、玉门、永靖、乐都,山西宝鸡、半坡、滑县,陕西万荣、临汝,山东郑州、交县等。,而最集中的地区是周人的祖先(后稷)。其中半坡115号地窖尤为醒目,保存着几桶小米。至于出土的小米,更是少之又少。只有黑龙江省宁安县的东康遗址有粟和黍的遗存,经鉴定分别属于意大利粟酒裂殖吸虫和粟酒裂殖吸虫。[9]过去曾有山西万荣井村遗址出土黍稷的报道,但对黍稷有不同的看法,这一点zay Xu有详细论述。[10]
主张粟为黍的和胡[11]指出,西周春秋以黍为主,战国以粟为主,秦汉以粟为主。这种区分是人为和武断的。没有考虑到出土的考古资料,先入为主地认为小米就是小米,小米作为主食的地位被砍掉,推迟到战国时期。考古资料现在把谷子的驯化栽培历史推至8000年前,但[12]是很多主张谷子是同一种作物的作者始料未及的。同样,周家以种粟起家的说法,也无法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反而被考古发掘所否定。因为小米是主食,甲骨文的谷粒(代表小米的植物形态)就成了所有禾谷类作物(粟、黍、稻等)的部首。)及其器官(尖刺、尖刺、尖刺等。).
关于小米的驯化起源,自从瓦维洛夫提出世界农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以来,虽然经过反复修改补充[13],但中国小米一直是世界公认的起源中心。西欧种植的谷子品种通过西亚传了下来。至于小米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中亚和地中海东部,最早的黍粒出土于希腊阿吉萨,距今约7950~6850年。【14】由于谷子特别抗旱,需水量少,适合该地区干旱、雨季短、土壤贫瘠的自然气候环境。另一方面,文献也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小米种植历史,是小米的初级中心。【15】由此可见,说谷子最适合在黄土高原种植是不全面的,因为谷子也可以在比黄土高原更恶劣的条件下种植,而黄土高原既适合谷子也适合谷子种植,把谷子排除在外,只是从谷子作为谷子的框架中推断出来的一个观点。
现代关于作物遗传驯化的研究都认为,一种野生植物在驯化栽培过程中会产生与该作物相关的野生型杂草。这种相关的杂草被认为是栽培种和野生祖先种之间渗入的产物。据郑古书记载,粟与黍各有伴生的杂草,黍的伴生杂草是青苔:“恨草则恐乱苗”,而孟子这里所说的苗,就是庄稼的苗。黍的伴生杂草叫绵草,又名肫草,*【原字左黍右卑】,《说文》:“*【原字左黍右卑】,黍也属”。段玉裁注:“*【原字左粟右卑】是以粟,是以粮”。程《九谷考》也说:“穗谷皆如粟。”古籍中甚至有粟、黍之名,也有杂草。比如诗说“无草则不生”,国语和鲁说节衣缩食,“无草则马生”。按照赵薇的注解,“杂草如无实之粟。”据此等等。,[16]由于小米和杂草的组合是相互对应的,所以杂草和杂草是小米和狗尾草分别对应小米(小米)的伴生杂草。这里的小米不能说是程的粘小米!
(3)从农学家和植物学家的角度看谷子,本文表2、表4、表5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凡是把谷子当作一回事的人,都是陶弘景、苏公、李时珍、王等植物学家或植物学家。然后,还有一些训诂。他们大多是农学家,如、常、陆明山、徐光启等。然后,就是一些研究性强,名气小的人。文献中没有对贾思勰和徐光启同名论点的评论和反驳。直到平易近人的论证觉得这个问题无法回避,才牵扯进来。例如,王玉虎先生在他的论文中指出,贾思勰以小米为小米,“明显受到中国和儒家训诂学的约束或压力”。说贾思勰“是指他不敢违背汉儒训诂的正统...仿佛让人觉得他有所隐瞒……”[17]对徐光启的评价是:“他显然是想为北方的小米正名,所以陷入了经学训诂的泥淖,没有挣脱。”以上两句语录确凿,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儒家把小米看做小米是强大的“正统”,也就是泥巴。凡是认同中国儒家的言论,都是有压力的,都是陷在泥沼里的。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更不用说真正理解贾思勰和徐光启的正确论点了。虽然《韩》和《儒林外史》的训诂中有迂腐的谬误,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犍为舍人、赵琪等。比我们《诗经》时代的后代早了一两千年。当时对小米没有客观的争议,大家对小米都比较熟悉。他们的注释自然简单,这应该首先看到。正如吴所说:“汉儒大都在西北,而且是后天培养的。各种小米都熟悉,以为大家都知道,没有训诂的麻烦。故郑《三礼注》诗,而粟之形不详。”[18]王玉虎先生在文章中说“汉代经学随便注释为粟”,这是不公平的。清代考据学和训诂学研究丰富,令人印象深刻。就小米而言,程的《九谷考》无疑是一部权威之作,但程的《九谷考》却把小米变成了高粱,成了一个笑话。但认同程观点的,都是训诂专家。如段玉裁赞曰:“依程九谷考,是精析...都说韩和是小米,小米是高粱:(就是高粱)...真的可以说是拨云见日了!”其他如孙诒让(《周礼正义》)、刘保南(《山谷释文》)、包(《四术》)等,均认同程的考证(未全引)。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