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国一个庞大的汉族族群,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相关资料显示,客家人有5500万,其中中国约有4500万。大部分生活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尼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约20万。其他对广泛分布于美洲、欧洲、澳洲等地的客家历史渊源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之前关于客家起源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

目录

文化渊源

客家的起源

客家历史

客家精神

客家魏武

客家节

客家祭祀

客家婚姻

客家农业

客家服饰

客家话的历史演变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源阶段。

第二阶段是变异阶段

第三阶段是形成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向外迁移阶段。

客家包容体系

论客家人的分布(1)客家人在中国的人口分布。

(2)海外客家人的分布

中国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生活的几个自然环境?

经济年限

社会和文化生活

文化渊源

客家的起源

客家历史

客家精神

客家魏武

客家节

客家祭祀

客家婚姻

客家农耕、客家服饰与客家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阶段是变异阶段,第三阶段是形成阶段,第四阶段是迁移阶段。客家所包含的体系是关于客家的分布。

(1)中国国内人口的分布(2)海外客家人的分布中国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的几个比较。

生活在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中。编辑本段的文化来源。

2007年8月,河南洛阳偃师市被确认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8月20日在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的起点”国际研讨会确定,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的纪念地在河南省偃师市。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分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迁徙而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参加研讨会的代表认为,客家人的第一次迁徙发生在东晋时期,洛阳作为当时的都城,是客家人的根。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纪念地的标志性景观遗存大多集中在偃师市,以偃师市为中心的罗易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因此是客家文化的源头。研讨会上,华夏文化纽带项目组委会授予偃师市“客家先民首次南迁之地”纪念称号,全球客家崇正会向偃师市赠送“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圣地”牌匾。客家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是汉族的一个地理群体。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状态而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这个群体的识别符号,成为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没有客家文化;但是,如果没有客家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客家族群是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历经数百年,仍然能够维持到现在。客家人分布广泛,其中粤闽赣边界三角是其主要聚居地,海外以东南亚为主。根据学术界的估计,大约有4000万到5000万客家人。客家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为什么是地域文化?因为这种文化有非常明确的地理范围,只发生在赣、闽、粤三角地区,其他地方没有。

在这一段编辑客家的起源

客家人的祖先原本是中原的汉人。由于战争、饥荒和政府奖惩,他们南迁,先后传播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省等省区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亿的客家人。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共五次迁居。秦汉之间,赵佗成为南越国王。汉武帝出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朝南疆三郡的基础上,又设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导致战乱频仍。大量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纷纷南迁,正所谓“英雄争中土,李殊往南”三国时期,曹魏采取邀请边民内迁的政策,并延伸到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带冠南渡。”汉末至东晋,中原汉族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徙。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人不断南迁。罗祥麟教授对客家起源的考证说:“至今晋武帝统一中国看三国割据起源,州县兵权耗尽,边州空虚。随着八王之乱的接连发生,国力被削弱,边疆迁徙的部落不得不趁机在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建立割据政权。金朝中央政府无奈,迁都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陆有迁徙力量或有迁徙机会的人都往南迁,当时称为‘流动人口’。“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局势相对稳定。于是,南迁的中原人分批到来,沿着武夷山或从甘南南下,到达汀州、宁化的石壁寨(今石壁准),然后继续向汀州县境内迁移。其中一部分分散在赣北至赣南地区。进入汀州的中原人,逐渐与当地的闽粤畲族融合,成为汀州早期的客家人。唐朝第二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压迫,集会反抗。朝廷命左郎让陈政为岭南行政长官,并命大军入闽镇守。唐咸通年间,守军因故造反,以庞勋为首,率军攻中原。黄巢起义后,十余年的动乱导致中国各地的人分别迁徙。后来黄巢的部下朱温杀了,改名叫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东晋到五代,汉人从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有几千个宗族。宋高宗南渡,晋人南下,元人入宅,一部分客家人从福建、江西迁到粤东、粤北。这是每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氏族越来越多地被流放。据说出生的陈朝皇族孙叔铭有九个儿子,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他奉命脱离巨族,散布九州各地。“九子分九州,众子封汀州”的(实为六子),本名沈万,封大夫,带97家迁居汀州,是汀州陈的始祖。汀州宁化石壁村,当时是江西到福建、南北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到福建的中转站,也是众多客家姓氏祖先的居住地。此时“散居在汀州、邵武的客家人分属不同家族,后迁居梅州”。客家人大多从中原迁徙到中国南方,航行到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经过汀州宁化的石墙。明末政治腐败,也值连年饥荒,千里光地,百姓生活贫困。再加上文官贪婪,武官刺死无辜,导致官员逼民造反,农民到处造反。清军入关,进逼京师,再南下,史可法殉难,杜南失陷,斧王出关,全国一片血腥。清兵入闽,汀州、赣州等地大批民众仓惶出逃,转移到广东中部和沿海地区,甚至转移到四川、广西、湖南和台湾省,少数转移到贵州南部和西康会理。这是客家人的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地区满目疮痍,农村荒芜,地广人稀。康熙年间,农民奉命搬迁开荒耕种,是清代著名的大迁徙。所谓“移湖填川。”。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部分客家人迁居广东南路、海南岛、台湾省、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后的一次世界性迁徙。东晋以前,客家人的祖先居住在北起并州至上党,西至泗州弘农,东至扬州淮南,中至禹州新蔡、安丰。上党在山西省长治县,弘农在河南省灵宝县以南20公里,淮南在安徽省寿县,新蔡是河南省新蔡县,安丰在河南省渭川县固始县附近。这可能不是客家人祖先的理由,但这其实是他们的基本居住地。如果你想研究客家的起源,你必须注意这一点。

编辑这段客家历史

为什么这里会有地域特色如此浓厚的客家文化?一方面,它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丘陵山区,西部是罗晓山脉,东部是武夷山和九连山脉,南部是南岭山脉。罗晓山脉中部还有一条与武夷山相连的庐山山脉,从而将赣南与赣中分隔开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原住民是与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同属一个民族的百越人。他们“各有种姓,互不隶属”。秦汉以后,由于北方男子不断进入该地区,数百名越南人被分批汉化,有的被迫迁往江淮地区,有的离开平原进入深山老林,成为历史上一度著名的“过山”民族。所以,总的来说,这里早就是人烟稀少的地方了。两晋时期,尤其是唐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乡村经济萧条,大批流民渡江南下,另寻生存之道。经过不断的迁徙,一些移民来到了这个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的原住民共同生活,在社会和自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与原住民融合,从而创造了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导、不同于周边文化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因此,这种文化的原始基础是乡土气息浓厚的土著文化和汉唐神韵的中原汉族文化,而这种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唐宋以来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的大量北方移民。因此,有学者称之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移民文化并不为过。正因为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族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具有作为移民特殊群体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非常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本土意识,恰恰是移民离开祖籍后对原生文化的依恋。同时,也正是由于客家人长期的漂泊和流离经历,以及到达定居地后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磨炼出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开拓精神、勤劳朴实的性格和集体主义精神,才善于在血缘、血缘、地缘等各种条件下,在同宗、同乡、同文化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需要。正是因为不断的迁徙谋生,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获得了“人不退道,虎不退山”、“命长不怕远”、“树动则亡,人动则活”的价值观。客家宗族历史悠久。客家人原本属于中原汉族。历史上因战乱多次迁徙后,他们逐渐定居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四川、台湾省、香港及海外。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因为它更多地保留了汉文化的基本特征,但也在很多方面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这使得客家成为一个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原汉人的汉族。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分布广泛。虽然各地说的客家话有一些差异,但相互之间不会有交流上的困难,因为客家话中有很多不同的变体或日语方言,但基本特征是基本相同的。客家历史悠久,培养了洪秀全、黄遵宪、孙中山、朱德、叶剑英等一大批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浪漫主义人物。

编辑这一段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在于团结奋进。这在客家移民史和客家文化史上是非常突出和具体的。首先,客家先民自我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了南方,而没有被迁徙地区的土著同化。典型的客家建筑,如江西赣南、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堂十八井,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客家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里,有石柱、石鼓、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塘,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小,有楼名,有雕栏,如“振成楼”,“振纲立纪,立德树人”,教人遵纪守法,讲究诚信,奋发向上。这些文化印记,都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修读传家宝的精神光芒。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还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同化上。客家先民南迁,是中原汉族与迁入地土著人民长期斗争,最终形成共同体。今天的客家人,从来不是单纯依靠迁入的中原汉族的繁衍,而是通过与当地民族的融合发展壮大起来的,还有一些其他民族迁入客家家园,被同化为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和为贵性,各享太平”和“天下人多,皆兄弟;“天下女人多,都是姐妹”的口号,表现了客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原住民的朴素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非常宽容友好的,儒释道基督教可以像一家人一样,在一个寺庙里共同生活。即使是刘邦和项羽这对冤家,也可以共用一个神龛接受人们的供奉。妈祖本来是沿海航行的人的守护神,客家人把她请到了山乡,作为山乡的守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长期的迁徙养成了兼收并蓄、开拓不保守的民俗,使客家人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客家魏武

在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原住民大多住在干栏(架空地面建筑)的房子里。而土围子则建于明末清初,当时赣粤边境海盗横行,社会动荡。为了有效地挽救自己的生命和积累的财产,客家人的大家庭不惜重金,煞费苦心地建造它。它的结构形式是由粤东客家的标准格式——围屋发展变化而来的。这座坚不可摧的庞大建筑,四角有炮塔,相连呼应,火力如网;火攻,包围多个消防注水口;为了防止围攻,在圈地里建有许多粮仓...如果对外壳进行细分,我们还可以看到两种基本模式:实心空心型和实心型。圈地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式”,但两侧水平房屋抬高形成全封闭方形圈地平面,如关西新圈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内部三间(一主两副)。中空式,如杨村的伊彦圆形住宅,占地2500平方米。围场没有主体建筑,只在围场周围建有房屋,中间除了水井还有一个大和平。如今,赣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居住着700多万客家人。当遥远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而这座浸透了客家人血泪的围屋,也成为世人眼中客家人典型的家园结构,成为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它凝聚了客家人的整个精神感受,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住了人心,构成了客家人漂泊他乡的呼唤。

编辑这个客家节日

农历新年季节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起源于古代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古代。除了中国的春节假期,还有四季和其他流行的信件来纪念。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善良的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继承旧俗的过程中不断摒弃陋习,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民俗活动更加美好,展现了中国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貌。

编辑这个客家祭祀

客家人对丧葬的习俗很有想法,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有很强的祖先崇拜意识,非常重视对未来的追求。“一般的丧葬礼仪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葬前、葬中、葬后,或者说三个阶段。

编辑这一段客家婚姻

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俗深受古代习俗的影响。客家人刻板印象,男女必须“合法”结婚,才不会被村里人笑话。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是按照古代的“六礼”来的。所谓六礼,就是“献婚、定日子、宣布日期并给彩礼、定嫁妆、接送新娘、拜堂、吃面条碗鸡”。

编辑这一段客家养殖

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大米。客家地区的水田,用的是近山的溪流,近河的河流。水车被用来灌溉田地。农家肥,用“沤粪”或“沤炉灰”作粪种,加石灰肥田。稻子熟了,收割时不雇佣员工;关于附近的妇女,她们会带着自己的镰刀去田里帮忙割稻子。这叫“帮手”。当他们家收割水稻时,得到过别人“帮助”的妇女会“帮助”别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优良传统。

编辑这一段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简单实用,宽敞朴素。一般喜欢穿素色,尤其是蓝色、黑色和白色。农村妇女普遍穿的一种围裙“遮腹”,其实可以遮胸,下摆向两边宽,上端绣有花朵,加上“颈链”、“腰链”、“牙牌”、“手镯”。女孩扎辫子,年轻女人扎发髻。劳动者为了补救,常常穿短衬衫,俗称夹克衫。大部分看书的男人都换了西装裤。鞋袜方面,更多的布鞋是家庭主妇做的。

在本段中编辑客家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

所谓客家人,就是在外地做客的人。专家学者对此曾有过“主客说”、“赐客说”、“时间划分说”、“自称说”等多种解读。但无论哪种解读,真正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客家人不是原住民,而是从其他地方迁入的。迄今为止,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说经历了四个发展变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源阶段。

岭南地区是客家人起源和形成的地方。目前国内外客家人的祖先都与岭南地区有关。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因此对客家文化和宗族起源的研究应与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流联系起来。在古代,岭南地区就有人居住,但在秦朝以前,岭南地区的文明水平相对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来说,是相当落后的。秦始皇出兵平定岭南后,中原文化进入岭南地区,岭南地区文明得到发展。可见,在秦朝之前,并不存在中原人迁居岭南的问题。只有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岭南与中原合并,南北沟通的大门正式打开之后,北方人才有条件迁往岭南。“赵佗是第一批南下的干部”,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牺牲的士兵、官员及其家属,是北方第一批移民到岭南的人。这批人来到岭南后不久,中原的光武发生了起义。当时龙川郡命赵佗抗击岭南动乱,关闭南北通道,建立南越国,称帝为南越王。南越已经存在了近百年,来自中原的秦军将士和家眷只能留在岭南一带安居乐业。到汉武帝时,南越并入汉室,这些人留下的后代也不可能再回到北方,真正成为外地的客人。因此,秦朝是客家文化和客家人的起源时期,当时留下来的士兵、官员及其家属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人。

第二阶段是变异阶段

秦朝的士兵和官员以及他们的家人留在了岭南。虽然当时生活在其他地方,但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客家人。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独特文化特征的独立族群的产生和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异化和演变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个没有移民所有特征的地区同化土著人。秦汉唐时期是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北方人向客家人异化的重要阶段。这种演变主要是基于秦朝时期留在岭南的士兵及其家属。他们以军营为生活圈,具备了继续保持北方人声音和生活习俗的群体条件。但由于长期居住在岭南,他们不可能不受当地土著人的声音和生活习俗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一些土著人被充实到军队中,军队不再由纯粹的北方人组成。当地原住民的语音和生活习惯已经更多地渗透到军营中。久而久之,这个以北方人为主的营地生活群体的语音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个既有北方人语音和生活特点,又有退化和变化的独特群体,与北方人的语音和生活习惯并不完全相同。这个群体的形成为日后客家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是形成阶段。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南迁。据史料记载,其一是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北朝“五朵野花”的时候,很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另一次是隋唐时期,由于北方的匈奴等外来入侵,加上唐末的黄巢起义,大批北方人为躲避南方的混乱而背井离乡;再次,宋朝时期,宋朝南迁,从北宋到南宋。后来忽必烈派兵南驱,南宋朝廷从长江退守广东。许多中原人和大批皇室官员以及商人和学者随朝廷来到南方。还有一次是元末明初。由于政权更迭,中原地区很多人再次南迁,以躲避战乱。这些大规模的北方人南迁,可以说在隋唐以前,北方人多为平民,但缺乏文化底蕴。宋元以后,北方人南迁方式不同。除了普通平民,还有很多官僚、文人、仁人志士,尤其是在中原文化非常繁荣的宋朝,北方人随着政府南迁而南迁,他们不仅来到了南方。所以隋唐以前的中原人南下,对客家人数量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文化因素的缺失,很难形成自己鲜明的民俗文化。宋元以后,随着南方一些贵族和文人的到来,客家人不仅规模扩大,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也有所提高,促进了客家人和文化的最终形成。据史料考证,客家话正式命名是在宋代。在宋代的户籍中,广府语族和潮州话族的人都列在主册上,北方来的列为“客家人”。这说明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最终形成于宋代。

第四个阶段是向外迁移阶段。

现在,客家人遍布全国,遍布世界。追根溯源,这些客家人都是从岭南地区迁徙过来的。其中,明清时期是客家人外迁的重要时期。客家人外迁的原因有五:一是生活所迫,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宋元以后,岭南客家人爆满,却无法在潮州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扩张,只好迁往外省或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二是搬出去避难。这方面的因素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的时期尤为严重。太平天国起义队伍里有很多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逃离故土避难,到外省一些偏远地区避难。三是参军从政,异地生活。比如台湾省的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有的是在郑成功光复台湾省的时候去的台湾省,有的是在乾隆年间武术状元李炜光镇压海贼的时候留在台湾省的。第四,政府组织移民。比如四川的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清朝的时候迁到四川的。第五,他们离开了商业。明清时期,一些客家人到一些地方经商,在一些地方形成商帮。客家包容体系

客家话包括东江客家话和韩江客家话两个系统。在广东,客家地区东起韩江(潮州平原除外),西至北江,包括粤东、粤北、粤中的大部分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中,客家分为两个相同但不完全相同的系统,即以龙川为代表的东江流域客家系统和以梅州为代表的韩江流域客家系统。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客家人和文化的整体。东江流域是客家地区的中轴线,上溯江西南部,下至珠三角的东莞、增城,以龙川为轴上下延伸数百公里,形成了近千公里的客家带。这一带的客家人和文化源远流长,从秦汉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是客家人和文化的根基。韩江流域是客家的腹地,以梅州为核心,东接福建,北接江西,西接东江,距离方圆数百公里。这一地区是客家人和文化的次级和象征性场所,它继承和优化了东江流域的客家文化,促进了独特的客家人和文化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