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疾病简史

1938律界英豪意识到,胎儿血液是一种致命的抗原,它使母亲具有同样的免疫力,然后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使胎儿生病。在1940中,兰斯泰讷和维纳用猕猴红细胞免疫豚鼠和家兔得到的免疫血清能凝集85%的白红细胞,其余15%为阴性。1940发现Rh溶血,死亡率高达50%。1945期间,在新生儿溶血病中尝试了换血疗法。1956年,Dobbs和Cremer认为阳光可以减轻黄疸。很快发现,黄疸病人的血清经过阳光照射后,总胆红素也有所下降,进一步说明了阳光的作用。它对游离胆红素的作用比结合胆红素高2-3倍。这种光的波长约为420μm,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合适的人工光源。1952-1956采取了提前分娩的方法,预防了胎儿水肿和新生儿严重溶血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了1956-1961年新生儿溶血病的死亡率。

1963为了防止胎儿水肿,对部分胎儿进行了宫内输血。从1965到1975,应用抗D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病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到2%。从1960开始,我国制备了抗D血清,调查了9717正常人的Rh血型。发现Rh阴性只占人口的0.24%,远低于白种人。1959-1977期间,上海市共发生新生儿溶血病835例,其中Rh血型不合122例(D64例,E25例,cE17例,其他16例)。ABO血型不合712例,占85.3%,MN血型不合1例。1962年程潇等对1例RhHDN进行换血治疗,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1963期,为国内首例换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