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板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术语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探究一些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该资源库提供的网络课件开展网络教学。

黑板设计:

中英鸦片战争

首先,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1.英国发动了战争(1840.6)

2.英军入侵香港岛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3.义山广州投降敌人(1841.5)

第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英国。

1.三元里牛栏岗胜利

2.定海之战(葛、王希鹏、郑)黑水党

3.吴淞之战(陈化成)

4.镇江(海陵)战役

第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王霞条约(1844)。

第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入新的课程:

首先,老师可以回顾提问: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没落的时候,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打开中国市场,推销英国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工业原料。老师提醒学生,这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措施掠夺中国?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步骤:

商品→特殊商品(鸦片)→炮舰。

1839年8月,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了伦敦的英国外交部。10 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决定“向中国海派遣舰队”。第二年,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发生了——中英鸦片战争。

首先,英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最后指出,如果林则徐当时不禁烟,英国侵略者就会找到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1.英国发动了战争(1840.6)

提醒学生注意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以侵略军封锁珠江口的侵略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英军入侵香港岛虎门之战(1841.1关天培)

老师要强调当时道光帝的恐慌和动摇;在谈判桌上屈服的齐山,与敌人浴血奋战死于虎门的关天培,都是显赫的人物,给学生以强烈的反差和冲击。

3.义山广州投降敌人(1841.5)

“清将军”义山,继承了道光帝“镇压”以示“国威”的使命,却是污蔑“所有广东人都是汉奸”;提出广东“患外患”“保民甚于匪”反动命题的蠢官。这样的恶果,摧毁了抗英势力,有利于英国侵略。一战蒙混过关未果后,义山终于“蜷缩一角,半举不展”,只好竖起白旗,命广州知府出城求和。

第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英国。

1.三元里人民战胜英牛郎岗

你可以让一个阅读水平高的学生读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小字,然后让学生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旗帜武器”的图片。自从虎门入侵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受害者。另外指出,义山是帮助英军走出包围圈的人。义山此时的行为,可以引用当时爱国思想家魏源的诗句来评价。“过去说百姓熟识土匪,今日看官民洋人”——魏源《海图册》。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个三角关系的怪圈,即“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虽然有些官员并没有失去与洋人斗争的野心。

2.厦门和定海之战(葛、王希鹏、郑)和宁波黑水党。

这是鸦片战争中英军第二次进攻定海。教师要突出三位指挥员在定海的英雄事迹和宁波农民组织的黑水党的抗敌斗争。

3.吴淞之战(陈化成)

年近七旬的吴淞司令陈化成为国捐躯,与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牛建形成鲜明对比。老师通过对比给学生冲突。

4.镇江(海陵)战役

首先,要赞美镇江守军的英勇抵抗,可以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如果这些侵略者在各处都遇到同样的抵抗,他们就永远到不了南京。”此外,我们必须谴责英国殖民主义者犯下的战争罪行:在占领镇江后,他们大肆烧杀抢掠。镇江有“无城空无家破”“女尸满路”的悲壮景象。

恩格斯指出:“英军自始至终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这与引起这场战争的走私贪欲是完全一致的。”

1842年8月,英国炮舰终于逼近南京,停泊在南京下关河。清朝最高决策者道光帝派遣钦差前往南京与英军媾和。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以失败告终。

这时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爱国军民浴血奋战,中国最后还是战败了?请谈谈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很难。在组织讨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历史事实中总结结论。第二,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上课时间来引导讨论深度。第一节从岐山、义山、牛建、道光帝的昏庸、妥协、投降行为,深刻揭示了清朝封建统治的腐败,得出这是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结论。第二次讨论可以从祁山等人的行为,清军的装备和作战情况,以及清军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战斗力薄弱等方面进行总结。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鸦片战争中的偶然现象吗?结合第五课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得出中国封建统治已经衰落的结论。虽然一些地区的爱国军民奋起抵抗,但清政府不可能在战争中组织有效和一致的抵抗。第三个讨论,如果同学们在分析中谈到了英国先进的军事装备;这也是一种有预谋的侵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败,所以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较量中无法取胜。

第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1842)及其附件(1843)

8月29日,1842是中国“第一个国耻日”。老师们可以问:英国侵略者通过条约获得了哪些侵略性的权益?清政府是如何丧权辱国的?指导学生阅读《南京条约》和《南京条约》附件的主要内容,并逐一分析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注意结合外交知识分析损害中国主权的类型。

2.中法黄埔条约(1844)和中美王霞条约(1844)。

本文讨论了为什么美国政府特使卡莱布·库欣自豪地说:“美国和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缔结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把这扇门开得更大了。”?

第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的大门是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敞开的。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其转折点是鸦片战争。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和自己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建议老师用图表来解释。引导学生推导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变化的逻辑关系,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