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宪政历程及其失败原因
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随后中日签订了1840年以来最不平等、赔偿金额最大的《马关条约》,连满清贵族的故乡东北都差点丢了。这立刻成为改革派要求制度变革的最新论据。长期主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诱导人们相信,日本这个小国之所以能打败中国这样的大国,根本原因是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实行了宪政;中国要想走出危机,只能快速改革。维新变法迅速成为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救国方案中最受欢迎的。
同时,宫廷政治斗争也在暗中影响着政治改革。改革派毫无保留地站在皇帝一边。他们一致认为,慈禧太后的“约束”是改革的最大障碍。只有排除她的政治存在,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
戊戌变法后,保守派官僚徐彤等人成为新的政治主流,除了京师大学堂之外,其他改革措施均被废除。西方列强对戊戌变法模棱两可的支持态度,让慈禧太后非常愤怒,逐渐敌视西方。在国内出现改革呼声的同时,日俄战争的结果再次坚定了人们对“宪政救国”的信心。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就像当年中国战败一样,小日本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俄国,是因为日本实行的宪政。
二,武装反清: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上书两广总督李鸿章,要求变法,李未复。孙很沮丧,决定去欧洲旅行。回国后,他和爱国资本家何宽在檀香山成立了钟惺协会,并开始为革命做准备。
第三,抵抗行动:宪政改革的过程
早在1901,梁启超就提出了“派三大臣赴欧、美、日,考其宪法异同”的建议...还有一年回国”[16],但并没有被重视。1905年,载泽等5位大臣海外考察归来后,朝廷对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随即派大寿等人赴日本进行专项考察。调查的结果是,1906,1年9月,清廷发布了“准备立宪”的圣旨,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宪决心。1908之后,国内立宪派加紧活动,意图尽快成立国民议会,这给政治增加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国外的革命者一直在准备起义,政局危急,但国家的政权却落到了更多“平庸无能”的人手里,自然对改革非常不利。载沣的无能和短视,真的导致了“皇室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是铁路保护运动的导火索,是武昌革命的前哨战。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他们多多少少都要承担一点历史责任。毕竟一个曾经繁荣庞大的帝国,终结在他们手里。作为“政治现代化的努力”[19],清廷遭遇的政治环境也是异常艰难,立宪主义的命运多少有些不幸。
从这些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改革不仅没有缓解清廷岌岌可危的政局,反而诱发了许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再加上清廷在其他方面的错误举措所造成的恶劣后果,进一步加深了危机。上面提到的预备立宪方案所造成的舆论焦虑,往往让人冲动,任何小事件都有可能在失控时演变成大规模的反对政府的抗议活动,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协商会议的设立,使得社会精英很容易形成一个相当稳定的政治沙龙。定期讨论使他们能够就政治问题达成一致,并对政府形成压力。
四、清廷的枷锁:宪政面临的现实环境
政治手段不当,易主,都是技术原因。一个庞大帝国的崩溃,不仅仅是这些造成的,还有内在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原因。
五、尾巴理论
“救亡压倒启蒙”[31]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任何社会运动都必须为“救亡”服务。宪政也是如此。人们可以短期支持宪政,因为他们认为宪政可以救国。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可以发现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已经难以为继,社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与之相匹配的政治革命必然到来。唯一的问题是,它将通过激烈的社会动荡和暴力来实现,还是通过温和和逐步的改善来实现。如果清政府的宪政改革真的要成功,实际上是一场政治革命,那么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政治结构,实现从传统政治制度向现代政治制度的转变。这种转变之后,皇帝保留与否只是一种象征,一场实质性的政治革命在历史上是不可避免的。
考察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宪政国家的历史经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这些国家经历了广泛的社会革命和思想启蒙,社会分层已经趋于完成。人们相信民主和自由的现代价值观,公众对政府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基层官僚体制在革命中得到了整顿,与中央政府有了明确的权力划分。社会基本进入稳定期,中央有能力也有决心领导这样的政治局面。然而,晚清中国的现实恰恰相反:社会危机无处不在,中央政府权威崩溃,地方基层官僚体系腐败猖獗,效率低下,民众对政府普遍持有不信任,革命正在酝酿和发生,改革进程随时可能中断。宪政不是化解现有政治和社会风险的手段,而是在进入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后,为了谋求长治久安而进行的制度上的政治变革。还要注意到,此时的宪政一般被视为救国手段,这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有时是人们为寻求认同而采取的话语策略。他们是否了解宪政,能否为宪政做出建设性的努力,令人怀疑。
“是非成败皆虚,波澜皆英雄。”历史是无情的,不会原谅任何人的政治错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清廷有幸用改革延缓了革命的爆发,延长了王朝的寿命。但“青山遮不住,毕竟向东流”,清廷已是山穷水尽,无人可救。宪政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救国”的手段,并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这是一种幸运吗?不幸?回答这样的问题可能没有意义,也可能是见仁见智,但我们只希望对历史的误解永远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