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起源和英文名称

年糕:农历新年年糕

春联:春联,新年卷轴

团子:你说的是饺子还是什么?在我看来南方人是这么说的。汤圆,汤圆

年糕的起源

年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东南亚、欧美都很有名。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令伍子胥修建“阖闾城”。完工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来庆祝。只有伍子胥不高兴。他预料吴王自大,对越王勾践和范蠡不加防范,国家迟早会灭亡。回到营地后,他偷偷告诉随行人员:“我死后,如果国家有难,人民饥寒交迫,可以在香门(苏州六大正门之一)下挖地三尺取粮。”不出所料,伍子胥后来被诬陷杀害,吴被越军消灭。这个时候,京城缺粮,到处都在挨饿。追随者带领百姓到香门拆城挖地,才发现原来香门的砖不是用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的。从那以后,为了纪念和记住伍子胥的功绩和忠诚,人们在春节吃年糕。

慈城年糕

关于东埠头年糕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末期,吴国名将伍子胥镇守苏州。临死前,他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难,人民缺粮,可以在城墙下挖地三尺,取粮。”伍子胥死后,苏州城被越国的军队包围,许多人饿死。这时有士兵想起伍子胥的话,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果然,他们找到了可食用的“城市砖”来避免饥饿。苏州饥饿的人们也挖开了城墙,大家挖出了可食用的“城砖”。饥民中有个叫年的商人,慈溪东埠头人,也挖出了两块城砖。他吃了一个,把另一个当宝贝藏起来,晚上当枕头用。不久苏州被越军攻陷,商人带着城墙回到东埠头。原来,当年伍子胥看到吴王夫差荒淫腐败,预料到自己注定亡国,就在修筑城墙的时候做好了饥荒的准备。他存放在城墙下的城砖都是用蒸熟的糯米粉压制而成,非常坚硬,多年不变质。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救命之恩,颜某还学会了用磨和蒸的方法制作年糕。因为糯米不多,他就换成了晚稻。没想到用晚稻做的年糕质量比糯米粉好,于是他就在市面上做了年糕,颇受当地人欢迎。年有三个儿子。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很快与慈城分离,鸣鹤而去,只留下小儿子在身边,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祖先的教诲。每年年底,他们都会碾磨和蒸年糕。这样慢慢流传开来,何明的东埠头、慈城都会出产年糕。后来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制作年糕的晚稻先泡几天,干磨改为水磨,人工改为机械,年糕的质量越来越好,速度也越来越快。

年糕的意思是“年年高”,所以人们不得不在年底或年初用它来吃或祭祀,以便在今年的基础上赢得明年的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