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知道中国十大水乡是哪几个吗?

江苏同里同里隶属于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古运河以东,八湖(同里、九里、胡成、穆庄、白岩、冶泽、南星、庞山湖)环抱,东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南接365、438+08国道,西接苏嘉高速,北接苏州65438。2001,10同里镇与屯村镇合并后的同里镇行政区域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辖29个行政村,1水产养殖场,1居民。同里,原名“富土”,因名字过于奢靡,初唐时改为“同里”。到了宋代,旧名“富土”重叠,中间交叉,字隔为“同里”,沿用至今。同里古镇风景秀丽,四面环水,古镇镶嵌在同里、九里、冶泽、南星、庞山湖中。该乡被四川15条河流分割成七个小岛,49座古桥将小岛连成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有“小桥流水”之称。是江苏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也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太湖十三景之一。同里,一个美丽古朴的小镇,稻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同里的特点是明清建筑多,水乡桥梁多,仁人志士多。镇上有明清园林和民居38处,寺庙和神社47处,还有数百处士绅富家和名人故居。古镇有前八景、后八景、后四景等20多处自然景观。时至今日,仍有“东溪望月”、“南城烟”、“北山望春”、“水乡渔笛”、“长山蓝菜”等诸多景观。同里人世世代代刻苦读书,有知识,有教养,人文底蕴深厚。从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产生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进士93人。古代著名的黎族人物有叶隐、、莫丹、、、何园、、王充、朱、沈桂芬、卢连福、、、顾、黄增康、黄增禄、余人等。近代著名的黎族人士有、金松岑、严、、王绍松、兰、冯欣德、杨天济、费一浮、刘汝淼、范延桥、金、沈善炯、冯等。倪瓒、、韩毅、姚、董其昌、张丹生、等也曾在同里居住。就是这样的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目前,同里镇的静修园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镇同里也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古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熟悉。中国各大报纸以及美国、香港的报纸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同里,影视剧组也频繁拍摄同里。获得的自然工作室享誉海内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同里影视协会”。浙江乌镇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它是江南著名的古镇之一。历史上,这座小镇出过64位文人墨客,茅盾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几分显赫。乌镇在古代被称为吴敦。春秋时期,是吴江过境,吴增在此用兵阻止其过境,故又称吴圩。唐朝咸通年间叫乌镇。南宋嘉靖年间(1208-1224),车溪(今浉河)分为两镇,河西乌镇为湖州府,河东清镇为秀洲府。直到解放(1950)时,浉河以西的乌镇才由吴兴县划归桐乡县,直到现在才称之为乌镇。钟灵,乌镇,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自古人才辈出。历代名人有主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主编毛坤、哲学家张养元、文学家茅盾等。据《吴琴镇志》记载,宋代乌镇共有进士17人,举人21人。清代有37名进士,119举人在此。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气温16摄氏度,一月气温3摄氏度,七月气温30摄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200 mm,以春雨和梅雨为主,夏秋季台风来袭。今天,乌镇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河港、桥梁、河边建筑、街道、商店等等。如果你在早上或晚上沿着东西向的河走,你会不愿意回来。木雕——乌镇的民居相对集中在观音桥以东,多为清代。这些房屋保存完好,梁、柱、门窗上的木雕精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家亭堂和朱家亭堂。许家亭堂的木雕是乌镇一绝,楼堂的木结构几乎都是雕刻的,多以花鸟鱼虫为主。它的正殿是三开间,四根大柱子上的横梁都是镂空雕花筐,令人叹为观止。水格——和许多江南水乡古镇一样,乌镇的街道和房屋都是沿着小溪和河流建造的,但有一样东西是其他水乡古镇所没有的,那就是乌镇人的水格。所谓水格,就是居民楼的一部分延伸到河边,用木桩或柱子击打河床,架子上有横梁,架子上有木板。水格是真正的“枕河”,三面都有窗户,从这里可以看到城市河流的景色,午夜梦回,水在你的枕头下汩汩流淌,别有一番风味。茅盾曾在《大地山川》中这样描述他家乡的水格:“啊.....这条河在人们的后门外。站在后门(那是水格的门),可以用水桶打水,半夜醒来,可以听到游泳的声音,飘过去……”茶馆——水乡人依水而居,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水。在古镇里,茶馆是人们最常去的地方,乌镇的茶馆也很多,最多时多达60多家。每天早上,是茶馆最热闹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茶馆挤满了人,茶客如蚁。江南水乡的魅力在袅袅水烟中慢慢展开。乌镇最著名的茶馆是游览的卢阁,据说是以茶圣的陆羽拜访了茶馆老板陆通而命名的。游览Luge背靠车溪河,面向钟石街,俯瞰东石河,环境非常好。游客们厌倦了观光。当他们参观Luge时,他们想要一壶碧螺春。他们一边静静的品茶,一边欣赏车溪的风景,惬意而快乐。浙江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20' 14,30'-30' 53。现在小镇东西宽约1.2km,南北长2.2km。全镇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其中镇域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3.5米,东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30.3公里,距上海120公里,距嘉兴市96公里,距杭州市124公里,距苏州市97公里,距太湖9公里。南浔镇已有745年历史,经济繁荣在明万历年间至清中叶达到顶峰。南浔历史文化悠久,从宋代到清代共有465,438+0文人。南浔自古以来文化繁荣,人才辈出,书籍层出不穷。明代有“九里三亭旧,十里二臣”的谚语。仅宋明清,南浔就出了465,438+0个进士。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充满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富有江南水乡古镇的诗情画意。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叶嘉图书馆、孝廉庄、柳永庄园、张静江故居、张世明故居、白家楼和宋代古石桥。叶嘉图书馆是江南四大图书馆之一,由清代学者刘承干于1920至1924年修建。在巅峰时期,藏书达到60万册。现为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园中的荷塘、假山、凉亭,处处透露着江南园林的小巧别致。它的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的回廊式图书馆。内蒙古十委内蒙古十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主要由十圩蒙古族发祥地区和恩赫俄罗斯民族村区组成,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北的乡(镇)之一。石围俄罗斯族乡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这里诞生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162。现有大小城市遗址10余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蒙古族寻根、祭祀、观光、考察的底蕴。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俄罗斯人和中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大部分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异国风情。镇上的建筑大多是独立的“木刻”,庭院被白桦树环绕,前院和后院排列着整齐的桦木混搭。据说镇上住着1800多人,其中63%是中俄后裔。虽然这个城镇很小,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史维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以游牧渔猎为主。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石围设立吉拉林管理局,管理所辖行政事务。民国9年(1920年),在此设立石围县。19世纪末,俄罗斯贵族和资本家纷纷涌入中国开矿经商。俄罗斯农民也越过边境放牧割草,逐渐定居下来。山东、河南、河北的贫苦农民也来到这里采金、砍树、打猎。许多中俄青年男女结婚生子,逐渐形成“中俄后裔”。镇上的居民勤劳乐观。他们擅长种植小麦、放牧、打猎和捕鱼。这里有一个国营农场,大多数居民都成了农场工人。他们自发发展家庭经济,养牛种菜。乐吧、野果酱、酸黄瓜、思密丹都是他们自制的小吃。每次下班后,他们都喜欢聚在一起,手风琴和森林潮,男男女女跳着欢快的俄罗斯民间舞蹈。中俄后裔家庭有传统的清洁卫生习惯,庭院和卧室干净明亮,墙壁洁白光滑。他们喜欢洗蒸汽浴,在锅里放几块石头,燃烧后倒水产生蒸汽,然后用桦木棍抽打身体。这个城镇的风景独特而迷人。古老的驿道从远处延伸,埃尔贡河从城镇的边缘向北流淌。很多人在河边钓鱼,钓到一条蓝色的河。河对岸是俄罗斯小镇Alacs,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对岸的异域风光。小镇的郊区鲜花繁茂,凉风习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张壁城堡张壁城堡位于介休市东南方10公里的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朝绿野,海拔1040米,芸香属1300米,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整个城堡沿着高原而建,南高北低。从堡北往下看,左、中、右各有一条向下延伸的深沟。堡南有三条向外的通道,堡西是窑弯沟,峭壁陡峭,深达数十尺。堡东居高临下,沟渠阻隔,可谓“易守难攻,有退路。”堡壁用土夯筑,高度约10米。堡垒有南北大门,中间有一条300米长的街道。街东有3条小巷,街西有4条小巷,从街中间向上延伸。北堡门有骨灰盒,南堡门有石门,堡门有门楼。街道两旁有雅致的商店和古色古香的房子;几座庙宇覆盖着琉璃屋顶,金碧辉煌,点缀在城堡中;还有杨柳古塔和罕见的玻璃片。到处都是名胜古迹,古色古香。张壁城堡建于公元619年,是隋末刘武周为抗击李世民而建。并在城堡下修建了一条攻防兼备的隧道,可驻扎数千兵力,历史超过1380年。张壁古城堡呈长方形,东西长374米,南北长244米,周长1.1km。城堡城墙由板材砌成,并夯实,高度约5~7米。城堡墙的东北角是唐朝的遗迹。南堡门西侧的堡墙是明清时期的堡墙。门上有一根灯杆,是“点亮城墙,驻足见光”的信号灯,是古代军事烽火台的缩影。张壁城堡的南门是从空心出来的“龙头”,门口有一个龙头的石雕。大门下向南铺设九条垂直的红石板路象征龙须,向北的主路是“龙身”:为了使“龙”的造型更加逼真,清代特意将水平铺设的青石板抬出来,改成三条垂直的红石板路象征龙的脊背。主干道两侧的池塘(原文)和市中心北面的柳树共同象征着陈抟太极图中“龙”和阴阳鱼的两个肾。张壁有御敌的小“瓮城”,有一对小钟楼和鼓楼,有完整的城市形态。这是区别于山西省其他地区常见的保存完好的“村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庄城堡”,而是“城市”。在城市街巷组织上,张壁城堡主次分明,南北主干道、东三巷、西四巷形成“D”型结构。堡内七巷为西场巷、贾家巷、王稼祥巷、小东巷、西四巷,街巷格局有序。在民居形式上,张壁古堡至今还保留着隋唐时期留下的“李芳”,这里是中国大部分古城已经消失的地方。小巷的门和警卫室都有适当的装备。如果门是关着锁着的,可以说城堡里有城堡。堡内有30多个保存完好的院落。房屋彼此相邻,井然有序,房屋与堡墙保持一定距离。房子的门和巷子都是阶梯式的高度,宽敞,阳光充足。西四巷多为张、王、贾、金等民族的富家子弟,门楣、砖瓦、木雕、石雕精美,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民俗内容,如滚绣球、攀梅、回春鹤鹿等。宗教建筑方面,一个只有0.1平方公里的小镇,却有七座以上的寺庙,实属罕见:关帝庙、道教真武庙、二郎庙;有五个佛教宗教建筑,即空王佛殿和兴隆寺,以及地藏王菩萨殿和吕祖亭遗址。宗教建筑比较古老,大多是明朝以前的。更为难得的是,真武庙和孔王庙碑为国内所仅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古堡北堡门的空王殿,建于明朝。佛像是第三尊,也是明代塑的。壁画展示了佛陀(智超)成佛的故事。明万历年间这三个小厅屋顶上的三彩琉璃尾、亭台楼阁、狮瓶、仙人、动物,都是精美绝伦。尤为难得的是大殿和走廊两侧的两块釉面石碑(明万历四十一年烧制),极为罕见,在我国釉陶中占有重要地位。泰宁福建泰宁,有五千年历史,2000年开化。福建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闽越王,就葬在这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让泰宁千百年来远离了战争的喧嚣,山区丰富的物产,维持着自给自足、和平安宁的生活。泰宁素有“汉唐古镇,宋代名城”之称。理学大师朱、抗金宰相李纲、福建学创始人等都曾在此建帐收徒、著书立说,掀起一股学习之风。在中国历史上,500多名状元中有两位出自泰宁。“两状元过江,四状元一门,九人一巷”的科举盛况,字字珠玑,五彩缤纷。于是,宋哲宗把《孔子阙》中的府名“泰宁”给了这个山水小城,沿用了近千年。泰宁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建于宋代的甘露岩寺,是中国岩洞寺的标本建筑,是“一根插在地上的柱子,而不是瓦片”。林凡有40多座古庙,建在丫蛋的山洞里,有一种自然美,至今香火缭绕。目前仍有近千名尼安德特人过着“云在脚下流,人在山腰上走,伸手可及山泉,太阳满头顶”的生活;把棺材放在悬崖上的“岩冢”里,是诗意的归宿,安息的灵魂和美丽的山川永远在那里;泰宁目前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有12公顷,明代兵部尚书李的府邸和“尚书第”、“十德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有古井,后有泰宁。沿街的20多口古井,至今仍汩汩流淌着清泉,滋养了泰宁的儿女千百年。泰宁是中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这里曾是中国革命的军事指挥中心,65438+万红军工农饮马屯兵。当年的标语和告示都保存得很好。“十个徒弟九个胸,用莫朗方言唱到天上去”,1992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美誉,是一部独特而罕见的地方剧种梅林戏,是闽越艺术的标本和文化使者。傩舞起源于中原,兴盛于泰宁,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这种原始的祭祀舞蹈今天被搬上了舞台。让我们一起感受泰宁傩舞的古朴、神秘、豪放。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泰宁在福建省。科学上泰宁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北京的100倍。泰宁年平均气温17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域面积最大、类型最全、景观最丰富的丹霞地貌。碧水和丫蛋形成了独特的水上丹霞景观,并于今年年初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80多条线谷,150多条巷谷,240多条峡谷纵横交错,天崩地裂,形成“峡谷大观园”;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丹霞洞是一个“洞穴博物馆”,洞与洞嵌套、堆叠、连接、贯通。雄伟的景色一望无际,熊峰的巨石拔地而起,数以千计的石蛋散落在群山之间,龙泉瀑布在千尺高空飞舞。广西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纬25018 '至25055 '之间,东经11001 '至110056 '之间。地处“湘桂走廊”的十字路口,古为“粤楚咽喉”,是湘江、漓江的主要发源地。湘江北上,澧水南下,构成了兴安独特的地理环境。天下第一渠,由秦始皇下令开凿,县内素有“灵渠,呼应长城南北,为天下奇观”之称。自公元前21年,兴安发掘灵渠后,成为南北交通枢纽。秦人筑城保护运河,并派官员管理。是广西最早纳入中央统一建制的县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兴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美丽奇特的自然风光遍布城乡。19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安为旅游一类开放县。主要景点有:千古灵渠,也是世界奇观;有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一山四季,十里不同天。有“湘南第一洞,如东岩;远大桂林有一个集山、河、湖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世界,兴安旅游成为桂林旅游圈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灵渠长37公里,形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它由抹刀、大小天平、南槽、北槽、排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美。华嘴将湘江之水引向三七,其中三分向南流入漓江,七分向北流入湘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在秦以来中原和岭南的交通枢纽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石湾石湾素有“南方陶豆”之称,有“石湾瓦为天下第一国,接壤海外国”的美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陶瓷文化基础。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年多前,贝丘河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到了唐宋时期,非常发达,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方圆几公里外的一个镇上就有107个陶瓷,陶瓷行业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生产的陶瓷分为日用、艺术、园艺、工业、丧葬五大类。石湾娃娃以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手法享誉海内外,作品形神兼备。成为中国工艺的一朵奇葩,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欣赏,被众多国际知名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辖区内的艺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已成为工艺陶瓷领域的佼佼者,始终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平,并拜访过许多国家的元首,* * *和一大批国际友人。石湾举世闻名的琉璃人物瓦脊已成为许多古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在佛山祖庙、徐江祖庙、广州陈嘉庙、香港大屿山及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古建筑中均有使用。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石湾千年积淀的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如贝丘、南风古灶、石涛庙、丰宁寺、美术陶瓷厂等。“当代陶艺艺术家迈向新世纪千年烧造”、“国际燃木研讨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南丰古灶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不仅受到民族文化的特别保护,还作为具有陶瓷文化特色的景点进行开发利用,成为中国南方青少年学习陶瓷历史、了解陶瓷文化的教育基地。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培养了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中国陶瓷艺术家和一批陶艺家。悠久的制陶历史培养了大批陶瓷R&D、生产、销售人才,使得石湾建筑、卫浴、工艺陶瓷始终站在国内同行业的前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陶瓷已经成为石湾的代名词,成为佛山的知名品牌。利用好、发展好这个品牌,是石湾未来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落实省规划建立以佛山为中心的陶瓷产业经济圈的具体举措。为打造佛山陶瓷品牌,擦亮“华南陶都”招牌,在陶瓷发展方面,石湾将打造为建筑陶瓷、卫浴陶瓷研发、展示、信息、物流中心三大中心;石湾陶艺(石湾娃娃)生产、物流、技艺传承、展示中心;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具有陶瓷文化特色的旅游中心。以中国陶瓷城为中心,聚集了八大大型陶瓷专业市场,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提供了广阔的展示、销售、仓储和信息交流平台,使石湾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物流中心。随着中国陶瓷城的建成使用,每年都会举办春秋陶博会、进出口博览会等多项大型国际展览和论坛,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参展,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销商和游客,不仅向世界展示了石湾深厚的陶瓷文化和佛山陶瓷的崛起,也促进了石湾会展经济的发展,搭建了中国陶瓷出口世界的桥梁。石湾的陶文化特色旅游和陶瓷产业蓄势待发,毗邻发达城市,交通便利等诸多优势。石湾发展前景广阔,是投资和商务的最佳选择。中国十大魅力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