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问题:简述十月革命前国际工人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史实。
工场手工业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形成。
工业革命造就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应运而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的工人运动,这标志着欧洲工人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
(2)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开始了以科学为基础的国际* * *运动。1848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积极参加斗争。斗争失败后,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低潮,20世纪60年代再次兴起,开始从分散斗争走向国际联合和统一,并建立了第一个国际。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于1871。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英国和法国相继成为运动的中心。
③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体现为自发性。大多数工人运动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具有暴力和政治斗争的特点。工人阶级主要以资产阶级联盟的身份参加反封建斗争,这与资本主义历史主流的斗争目的基本一致。除了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斗争以外,工人阶级的政治要求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中心逐渐从英国转移到法国。
2.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的时期(19年70年代至20世纪初)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第二国际成立,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
②其特点:一是工人阶级政党广泛建立,有组织的斗争增多。第二,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暴力武装起义减少,第二国际舞台上机会主义泛滥。第三,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罢工多围绕经济要求。第四,在封建专制影响很大的俄国,工人运动兴起,列宁主义诞生。这一时期,随着法、德、俄三国政局的变化,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再逐渐转移到俄罗斯。
3.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时期(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领导了三次革命运动。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随后无产阶级政权得到巩固,经济政策得到调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但也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2)这一时期,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德国、匈牙利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各国生产党广泛建立,第三国际成立,在组织革命政党和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到实践的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新时期。苏联已经成为国际运动的中心。
4.社会主义大发展大分化时期(二战至20世纪70年代)
(1)二战后,欧亚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状态。个人崇拜盛行于苏联,对政治经济体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20世纪6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日益加强,东方集团分裂。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收效甚微。
5.社会主义制度遭遇挫折,中国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80年代至今)。
①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当代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
(2)中国摆脱了文革的影响,突破了苏联集权模式的束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模式,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第二,民族解放运动
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年底和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二战后初期的亚非民族独立运动和20世纪60、90年代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贯穿整个世界近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民族解放运动经历了斗争、失败、再斗争和最后胜利的曲折过程。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独立运动,然后是亚非拉的独立浪潮。直到上世纪90年代,殖民主义才被彻底埋葬,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1.以拉丁美洲为中心的时期(17世纪-19世纪早期)
(1)18世纪中叶以前,民族解放运动是分散的、单一的,主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反侵略、反殖民斗争,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殖民掠夺的加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运动开始出现,运动的中心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革命。这些革命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互作用,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基本实现了独立。
2.亚洲革命风暴代表的阶段(19世纪中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侵略主要是当地封建主义者打着汉兹的幌子进行的。
(2)此时,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还是老派的民族抵抗运动,宗教色彩浓厚,缺乏新的目标和纲领。大多数领导人是农民领袖或封建王公。
(3)与此同时,东南欧爆发了一系列民族运动,德意统一也包含了民族团结的成分。这一系列运动成为当时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大进步思潮之一。
3.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运动的兴起(65438+从0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帝国主义完成了世界的划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的形式主要是资本输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亚非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②其运动性质由旧式民族运动演变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贵族掌握领导权。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因素是新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成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非洲主要是反帝民族战争。
4.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20年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亚洲和非洲爆发了一系列解放运动。这时许多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这里,最大的成就是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在性质上,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以反法西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
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西斯侵略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问题,民族解放运动以反法西斯侵略的形式出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列强的孤立政策,反法西斯势力处于孤立地位,暂时受挫。
6.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胜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1)民族解放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兴起,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至50年代初),亚洲、北非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并取得胜利,一系列国家独立。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美广泛传播,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阶段(70年代初至今),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出现了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局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开始。
②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以下特点:A、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持续深入发展。b .巨大的成果。亚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有效冲击了两极格局。c .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趋同。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和平手段取得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