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天,急。

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顺应人民需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奉献了一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1.发起并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作为现代国家的附庸地位。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接连以武力战胜中国,迫使中国政府缔结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不仅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腐朽昏庸,死抱残守缺,不求进步;对外卑躬屈膝,受尽屈辱,出卖大量国家主权换取侵略者维护自己的地位。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产,但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与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显著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官僚买办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即当国家的命运不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当反动统治势力排斥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摆脱中华民族面临的深层危机,为未来的经济腾飞和民族复兴扫除障碍、创造前提条件,首先要加强国家内部的社会政治整合,建立独立统一的现代化国家,建立一个能够真正成为民族复兴领导中心的强大中央政府。也就是说,只有进行革命,彻底改变封建社会制度,才是中国走出政治社会危机,走向复兴的唯一选择。

孙中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在下定决心参加实际革命行动的前夕,他专程到天津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试图推动清朝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自强”。结果李鸿章弃之不理,改良的希望破灭了。无奈,孙中山毅然放弃改良之路,走上革命之路。为了实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孙中山于19110年发动并领导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赶走了封建皇帝,推翻了满清王朝,宣告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专制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长河中,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开拓性和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也是最彻底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大社会变革。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进步阶级接续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革命改变命运的里程碑。它超越了近代以来中国为救亡图存所做的一切努力,达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进中国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第一个制高点,为中华民族的后继者继续投身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是具有开拓意义的伟大历史进步。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打开了新视野。政治上,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必要的前提,迈出了中国从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的重要一步,开启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新阶段。经济上,共和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法规和政策,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思想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启蒙思想促进了人们观念的现代化,民主、民权、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此外,新文化运动后来把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固,激励着中国人民更加勇敢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从而将中国推离了世界近代国家之外,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由被动应付转为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大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人民在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和“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所以孙中山成为20世纪第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也成为完全意义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端。

第二,提出并倡导“三民主义”思想,关注民族、民权和民生问题,开创了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早在1894,11,孙中山就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他提出了“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革命纲领,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在此基础上,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建立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接着他又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形成了其完整的民主思想体系。

民族主义以“反满”为基本内容和中心口号,力求以革命手段推翻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政府,避免帝国主义“共管”或“瓜分”的厄运,争取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以“五族共和”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反对清政府对中国各民族的统治和压迫,维护祖国和各民族的团结,创造各民族的平等合作。

民主就是通过“国民革命”的方式,创造一个平等、民治、民族的共和国,在“民主宪政”的原则下,就相应的政权问题设计“革命程序论”、“政党政治论”、“分权论”、“地方自治论”、“国家政治论”、“五权论”。作为一个以共和制度为要求的民主革命平台,它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无疑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潮的高峰。

民生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地权平等和资本控制。孙中山将其解释为“人民生活,社会生存,国家民生,人民生活”,“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1](P329)民生“是指平均社会上的财力”,“是指使全国人民过上舒适的生活,不受财产分配不均之苦”[2](p798804)。显然,他的民生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振兴工业,广泛发展资本主义;也要防患于未然,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民主革命在“五四”以后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跨越。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晚年革命实践的磨砺,孙中山也深刻批判了西方政治思想的虚伪性,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三民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实现。孙中山在中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将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助农工三大政策相结合,用革命精神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反映历史特点,获得新的生命力。

重新解释的民族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我解放”和“免受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帝国主义被规定为首要任务;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3](P591),承认中国内部各民族的自决[4](P592)。“民族自决”原则取代了以前的“融合”和“分享官职”思想,三大政策被视为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权主张直接的、普通的、革命的民权,“为普通人所共有,而非少数人所私得”,[5] (P592)人民享有民主权利,“背叛国家,忽视人民,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者”[6] (P592)不得享有,并制定计划“政治上济贫”,“修正选举制度”。民生主义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是土地纲领的中心口号,“控制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构成工业化的基本核心。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与* *制定的民主革命政纲基本一致,从而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合作的政治基础,对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植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土壤,作为时代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毫无疑问,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是近代中国思想宝库中留下的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第三,坚持工业救国,致力于把一个封建农业国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

民国初年,孙中山明确提出了革命成功后必须致力于经济建设的思想。他认为“现在满清政府已去,共和国已成,民族民权第二大纲已达目的,今后当务之急是民生。”决心专心经营实业,他指出“兴实业,真是济贫之药,今日难得之策。”[8] (P338,341)认为革命成功后,只有经济上发展工业,中国才能富强。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当天,在同盟会成员的告别会上说:“罢免不是董事的缺席。免职之后,还有比政治更重要的事情要做。”[9] (P319)即以落实民生、倡导实业为己任,从事经济建设活动。

孙中山在多年酝酿、积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绘制了一幅全面发展中国国民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理想蓝图——实业计划。其主要内容,从大兴铁路建立五大铁路系统,到建设遍布全国的路网,将中国沿海、内陆、边疆融为一体;从建设三个国际港口和许多中小型商埠、渔港到疏浚挖掘运河,治理了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扩建和新增了一大批沿海商场和沿江商埠;从煤、铁、石油等矿产的全面开发,到钢铁、水泥、造船、机车等大型工厂的建设,再到食品、纺织、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从改良农业、普及农业科技,到鼓励移民开垦土地、开发广大边疆,其内容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所有领域。同时,孙中山在实业计划的最后一个“结论”中强调:“中国实业的发展无论如何必须进行。”但是,我们不能走西方文明的老路,必须另辟蹊径。我们必须“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通向社会主义,调和人类进化的两种经济能力,使它们共同促进未来的世界文明。”

毋庸讳言,孙中山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存在诸多失误,如对民主共和的盲目乐观,对复杂的政治演变缺乏了解,对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内部矛盾及其对华态度也缺乏本质的把握。因此,希望大规模引进外资以振兴中国工业的建设计划只能失败。此外,计划本身过于庞大,缺乏现实的估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总体安排。此外,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背景,宏伟的“实业计划”在孙中山生前根本缺乏付诸实施的可能性。

但“实业计划”毕竟是孙中山制定的“国民经济大政方针”,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项目之全面、措施之细致,可谓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理念。它无疑是孙中山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思想飞跃,是站在时代前沿探索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一次勇敢尝试,代表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对中国未来总体设想的最高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振兴中华的思想宝库,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后工业思潮的发展,对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具有极大的启发和鼓舞作用。

先行者未能达成的宏伟蓝图,无疑为后来者开启了继续前行的道路。尤为可贵的是,工业计划中许多精妙的思想,如全面地、有重点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思想,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近20年的伟大实践表明,只有中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经济建设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才能真正把曾经“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孙中山当年的计划,有的实现了,有的在努力,有的赋予了时代新的内容。毫无疑问,“工业计划”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作为丰富的思想遗产,它将继续造福后人,启迪后来者。

第四,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现代文明荡涤封建思想的污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孙中山不仅形成了丰富的民主政治经济思想,而且形成了广泛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以破除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前提,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民主政治为杠杆,以科学、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必要条件,以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根本目标。其范围相当广泛,内涵非常丰富,从政治哲学到经济建设,从内政外交到文化教育,从伦理道德到救世救人。包括以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坚持普遍的进化发展观,以“生而知之论”和“知难而易之论”为基本内容;包括“追随”中国传统文化,“规范”西方先进文化,勇于“自主创新”,融合中外文化精华,等等。他的思想不仅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而且有力地宣传了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乃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孙中山为建立真正民主的共和制而奋斗的一生,以及他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伟大革命实践,体现了他救国救民的宏大政治抱负和民主战斗精神。他的现代化思想和实践超越了同时代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孙中山特别强调“知难而进”。在他看来,中国人所谓的“知不难”,所学的大多是天是圆的,地是动的,地是静的,蛾是子。“任何知道真相的人都会来自科学。”所谓超越科学的知识,大多是不真实的知识。”[10] (P104)因此,“世间之事,只因不能知耳。如果你能通过科学推理得到你的真知,那就不难做到。”[11] (P107)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衰弱、衰落,是因为受“知其不易,行其难”的传统观念毒害太深,造成了人们“知其易而难”、“不怕其难而不怕其难”。他甚至认为“如果中国的后来者能够坚决破除‘知不难,行才难’的迷信,奋起效仿,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建立一个世界上最文明进步的中华民国,那就易如反掌了”。[12] (P105)

孙中山还创立了“行易之南”理论,认为“知必行”,高度重视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极力强调知行的指导作用,并将其视为救国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在科学繁荣的时代,“任何制造东西的人都必须先求知,然后才敢从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失误,防止耗时的事故,从而事半功倍”。并进一步表示:“凡是能够从知识中形成形象,从形象中产生秩序,按照秩序准备计划,按照计划努力工作的人,无论事物多么精致,工程多么浩大,将来都是成功的。”[13] (P110)孙中山结合自己在实际革命斗争中的革命策略,指出这种有计划、有步骤的革命策略对推动革命进程是极其必要的。“我当时对不起革命党,却不知道这是必须的事情,所以放弃了责任,失去了天职,导致革命事业只能被摧毁,而[14] (P117)这也是民国建设计划的失败。孙中山把“行而不知”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认为“行而先知”、“行而求知”是人类认知的普遍原则,不会随着科学繁荣时代的到来而改变。他指出“虽然科学是清楚的,人类的事情仍然不能从先知那里学到然后行动,仍然有比那些知道然后行动的人更多的事情他不知道和行动。“比如《学生的实践》《科学家的实验》《探险者的探索》《伟人的冒险》,都是“做他们不知道的事,以便他们知道”,[15] (P130)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使国家富强。因此,他强调“行而不知”是人类进化的“门户”,有志于国家富强的人要“行之努力”[16] (P130)。基于这种认识,他以美国工业发达为例,鼓励国人抓住机遇,大力实业救国。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优秀成分,吸收了西方近代理论的进步,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反映和总结了当时整个时代和历史潮流的要求,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他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而且一生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他主张“顺应世界潮流,满足人民需要”,敢于向几千年来阻碍社会进步的皇权制度和反动势力宣战。他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期望中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努力推动这一美好理想的实现。他历经艰难险阻,却始终不屈不挠,忠实地践行着自己“我要勇往直前,越挫越勇”的誓言。他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通过“唤起民众”和“团结世界上平等对待我的国家”,将自己40年革命生涯的经验留给了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