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整理一下必修历史二的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ⅱ知识线索与要点的编写

专题-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1,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精耕细作)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2)石器时代:石锄耕作

(3)商周:出现青铜农具。

(4)春秋战国时期:牛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所有权的变更: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

(3)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①春秋时期有“私田”,承认土地私有制;(例如鲁的“初税亩”——按亩征税)

(2)战国时期: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废矿田,开楼房”)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3、生产工具的进步:

(1)铁器:西周——铁器;

春秋——铁制农具;

战国时代-铁制农具的推广

(2)牛耕: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汉代普及(西汉:两头牛扯皮;东汉:牛拉犁。)

意义:是中国农业力量的一次革命。

(3)耕田:唐代的屈原犁——耕田技术成熟的标志。(唐代的推车灌溉工具)

4.小农经济:(农业的经营形式)

(1)含义:是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建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建立。确立重农抑商的方针)

(3)原因(条件):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特点:①家庭经营农业,精耕细作;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朝贡;

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影响:①促进集约化养殖技术的发展;

②它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长期来看,中国社会发展缓慢,新的经济模式难以出现和发展。

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比较成熟的农耕水利技术和比较完备的农业管理;

(2)个体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式;

(3)农民承担着沉重的税收和劳动负担;

(4)土地私有制是古代土地的基本所有制;

(5)土地的高度集中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6、古代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位:古代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前提;主要文明出现的基础。)

趋势:(1)生产技术进步,集约化养殖不断发展;

(2)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世界领先的古代手工艺品: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管理形式:官营、民营、家族式。

1,官方手工业:

(1)含义:封建政府将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国有(如煮盐、冶铁、炼铜等。),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

(2)特点:①产品主要供官员和皇帝使用;

(2)生产技术水平高,规模大;

③政府招募各类工匠进行生产。

(3)官制:严格管理官办手工业(代表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2.纺织行业:

(1)新石器时代:丝织业萌芽——人工养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丝织的国家。)

(2)商周:专职掌管纺织业的官员,玉蚕。

(3)汉代:丝织业水平较高——马王堆汉墓——素纱弹力服;

“丝绸之路”出现,丝绸产品远销地中海——“丝绸之国”。

(4)唐朝:私人作坊兴起,政府大规模经营手工业。

(5)宋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福建和广东。

(6)明朝: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苏杭是丝绸工业的中心;

江南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的萌芽)

3.冶金工业:

(1)炼铜技术: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型青铜器;

(2)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期——商代司母戊鼎世所罕见;

(3)春秋时期有青铜工具;

秦汉时期出现了青铜剑和青铜箭头,发明了青铜防腐技术。

(2)冶铁技术: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器;

②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渐普及;

(3)汉代冶铁用煤作燃料,排水是东汉杜氏发明的。

(3)炼钢技术: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炼钢淬火技术。

4.陶瓷行业:

(1)原始时代:彩陶、黑陶等陶器已经烧制完成;

(2)商代中期至东汉末年,是陶器向瓷器的过渡阶段;

(3)东汉:制瓷技术成熟,烧制青瓷;

(4)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青瓷(南方)和白瓷(北方)两大制瓷体系;

而唐三彩出现了;绘画;

(5)宋代:多个名窑(五大瓷窑:河北丁瑶、河南均瑶、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的龙泉窑,陕西的耀州窑);

(6)元代: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中心,能够烧制出白底蓝花的青花瓷;

(6)粉彩瓷的烧制技术在清代(雍正年间)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明代中后期烧制五彩瓷器,清代发明珐琅。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

5.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官办、民营、山寨行业长期并存;

(3)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赞誉。

(4)家庭手工业和个体农业紧密结合,成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于手工业的某些行业。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西汉:管理严格(每个城市都有专门用于贸易的“市场”,与居民区严格分开,长安东西各有一城。官员的设立是为了管理和按时开放市场。)

(2)六朝时期,在一些远离城镇、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民间市场——草市。

(三)隋唐:

(1)方、市分开,时间限制;长安有城和广场,一墙之隔,白天定时开放。

②草市、夜市比较繁荣;

(4)宋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城市和广场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商店随处可设,早晚均可营业)

时间:夜市、小市、庙会

空间:市场(商业街——打破广场城市的边界);草市场的服务功能比较齐全。

(5)明清:商业区相对繁荣(如北京前门商业区)

2.主要商业城市:

(1)西汉:长安、洛阳等。

(2)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天下首富)、益州(杨一益二);

(3)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元:大都、杭州、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商圈繁荣;一个著名的城镇出现了;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区域商帮)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业务起源早,正在持续发展;

(2)市场交换比中世纪欧洲发达;

(3)中国古代发达的市场交换未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4)古代商业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只能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古代商业繁荣的表现:(1)城市和商业城市的发展,商帮的出现;

(2)水陆交通发达,贸易繁荣;(如元代的泉州;唐代俞大娘驾船)

(3)辅助营业场所发达;(如宾馆、大厦商店和车库)

(4)纸币出现了。(宋代益州出现“交子”)

四、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

(1)制定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所开创的;

相继的朝代接踵而至。

(2)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3)目的:维护自然经济,保证税收和地租的征收;保持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4)评价:积极作用: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封建社会初期,新兴的地主政权得到巩固。

负面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海禁”政策:明朝的“海禁”是为了防范倭寇,但并不禁止官方对外贸易;

清朝是因为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朝“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朝只开了一家外贸,地点在广州(外贸由第十三广州分局管理)。

动词 (verb的缩写)中国古代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1)出现在江南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稀拉拉,弱不禁风;

(2)受到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禁海”政策的严重阻碍;

(3)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议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解体时间:鸦片战争后。

(2)解体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解体的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

(4)解体的表现:山寨产业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5)解体的影响: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运动:(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建立及影响:)

1,时间:65438+1960 ~ 1990(指导思想:中西式)

2.原因: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3.横幅:早期——自我提升;晚期-寻求财富

4.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张之洞等。

5.内容:(1)建立现代军工;(2)建立现代民用工业;

(3)建立现代海军;(4)培养技术人才:派遣留学生,建立现代化学校。

6.结果:破产(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为标志)

7.影响:(1)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

(2)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3)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4)对抵御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1.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渐瓦解了自然经济;

(2)外国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因。

2.时间:六七十年代19C;主产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途径:①一些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投资现代工矿企业。

(2)一些手工业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变成了现代化的工矿企业。

4.主要企业及创始人:(1)常发机械厂-方巨赞、孙英德-上海;

(2)继长隆缫丝厂——陈启元——广东南海。

(三)伊莱谋机器制造厂——朱启昂——天津

5.19C70S之前的民族企业~ ~甲午战争: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弱。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的第一次高潮)

1,时间: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2.原因:(1)大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3)清政府放宽办厂限制。(直接,主要是)

(3)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进一步发展;《短春》;第二个高潮)

1,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

2.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促进了私人资本的发展;)

(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是)。

3.主要企业及创始人:(1)盛达纱厂-南通-张謇(工商巨人);

(2)宝兴面粉厂——无锡——荣景宗、荣德胜(面粉大王);

(3)新石灰公司——河北唐山——周;

(4)金宝矿业公司-陕西-刘茂尚、冯济川

4.主要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第一和第二大行业。

5.为什么是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发展不平衡:(1)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较少;

(2)轻工业,重工业少;(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自然经济、外资、民族资本)

2.发展困难:(1)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国内封建势力依赖性强;

(2)在外国资本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意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济上,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推动了维新和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在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闭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4)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抗战前夕;短期发展)

1,原因:(1)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出台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① 1935,“法定货币政策”;② 193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特点:曲折艰难(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制)

(5)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原因:占领区:部分厂矿要么被日军摧毁,要么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制度,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6)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战争时期;国家工业发展的困境)

原因:(1)美国入侵——美国货涌入中国市场;(1946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抑制官僚资本;

(3)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苛捐杂税。

▲你从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学到了什么?

(1)民族独立、社会民主、国家统一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中国的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受三重压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障碍:(1)先天不足: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

(2)后天畸形: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3)半殖民地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三座大山的压迫。

2.推动因素:(1)西方列强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条件)

(2)时代潮流的影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

(1)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438+00.1-1956结束):过渡时期。

1949 ——1952: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发展。

措施包括消灭土匪、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

1952——1956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 ——196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时期)。

(3)1966-1976:文革动乱的十年。

(4)1976-1978:两年徘徊期(“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大讨论”)

(5)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1992: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1992——至今:改革开放新阶段(开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

▲建国后各个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

(1)1949——1953:经济复苏,多种经济并存——有利于国家经济复苏和政治巩固;

(2)1953——1956: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

——有利于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

(3) 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速度和规模)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4)1966——1976:制度僵化,经济灾难;

(5)1978——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恢复国民经济:(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有经济)

(2)土改:1950-1952;新解放的地区

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三)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2.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时间:新中国成立——完成三大转变。

(2)内容:“一化三化”;

(3)特点:既施工又装修。

3.“一五计划”:(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3)成绩: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厂等等。

4.三大转变:

(1)内容:资本主义商业:形式: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政策(特色):和平救赎

意义:使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自愿互利原则;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集团→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结果: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1)本质:改造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

(2)积极意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负面影响:转型后期,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留下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