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是什么及其关系?
两个答案请参考: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第一个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这一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也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为了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剥削的状况,我们必须首先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和基础,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项任务为后一项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项任务是前一项任务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完成了前一项任务,在近代主要完成了后一项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即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任务既不同又密切相关。因为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我们是在没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情况下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利用他们的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不可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不可能改善农民生活,不可能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不可能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从而集中精力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始于十月革命之后。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用大炮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当时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通过不断探索和鉴别,逐渐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 * *资本主义的先驱。李大钊热情赞扬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俄革命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时代》四篇光辉文献,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宣传在中国的第一页。他在文章中指出,十月革命是“基于社会主义的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社会主义是革命社会主义。关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指出:“俄国革命不仅是俄国人民心灵变化的标志,也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化的标志。”这一胜利是“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人类觉醒的新时代”,是“二十世纪革命的先行者”。他满怀信心地说:“从现在起,你看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旗帜,你听到的任何地方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试着看看未来的世界,那一定是一个红旗不倒的世界!”1918年2月,李大钊先后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大学讲授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讲坛,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欢迎。他还参与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主编《每周评论》,成为五四前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在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五期发表了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出这三大组成部分“密不可分,阶级竞争理论就像一根金线,从根本上把这三个原则联系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系统的传播阶段。在此期间,李大钊还在《新潮》、《中国青年》、《民族月刊》、《新生活》、《早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一文,鼓吹实用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8月,李大钊发表了《问题与主义再讨论》,系统地驳斥了胡适的观点。首先,他公开表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对社会的忏悔”,并公开宣称:“我喜欢谈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流行确实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化。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在人类社会传播他的现实。”他不仅呼吁宣传,而且呼吁在此基础上采取实际行动。他猛烈抨击改良主义的社会改造计划,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命题。他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毫无生气的社会,“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才能有希望逐一解决所有的具体问题”。他强调,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问题”与“主义”之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对人们进一步探索和改造中国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了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组织经过五四运动培养出来的优秀青年,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许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更广泛传播。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像偷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率先在一片荒原上开辟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 * *生产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沉闷气氛,让思想冲破牢笼,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李大钊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的遗产将永存,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是革命史上的丰碑。”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中国* * *生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巨大力量,到劳动群众中去组织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我们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为中国* * *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条件。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列主义。仅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里,就出现了400多种出版物。在各种学说争鸣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在1919年5月到719210年7月期间,中国* * *产党成立,写了很多有战斗性的文章,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文。他还通过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和学术讲座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此期间,《新青年》等许多进步刊物发表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许多先进的年轻人相继组织了进步社团。李大钊同志、邓中夏同志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邓、等同志在天津创办了“启蒙社”,惠在湖北创办了“利群书屋”,都在推广新思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时,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他主持的《湘江评论》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最有见地的刊物之一。由于其鲜明的革命色彩,只出版了五期。但对湖南革命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产生了影响。在社会主义思潮中,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书籍,也出版了《生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中文版。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了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投身于工人运动。通过引进先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00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中国第一次* * *资本家组织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群众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特刊》,北京也出现了放土地,工厂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2008+0920年5月,在* * *制作国际的帮助下,上海首先成立了* * *制作组,同年10月,上海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9月,毛泽东等同志也在湖南成立了* * *局。随后,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与此同时,李大钊同志在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 * *生产小组,董、陈潭秋同志在湖北成立了* * *生产小组,中国的广州、天津、杭州、济南的留学生以及在莫斯科、日本留学的学生也相继成立了* * *生产小组,留日学生、李富春等同志也于二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 * *生产团体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同铁路、印刷、纺织、木材、搬运等各种工业和工厂的工人有广泛的联系。在长沙,给工人打工,办学校,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上海* * *派性集团成员刘少奇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并组织了机械工人联合会和印刷工人联合会。北京* * *派性集团成员邓中夏在长辛店举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铁路工人开展了大量工作。当时还出版了各种针对工人的刊物,如上海的《劳动圈》、北京的《劳动之声》、广州的《劳动者》等等。向工人普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的革命斗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有五六万工人参加罢工,1921年达到13万多人。中国* * *生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国的工业中心上海召开,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伟大的中国* * *生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冲破各种障碍,由胜利转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