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杂剧的传承意义
古代锣鼓戏中的演员是世袭的,大多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他们代代相传,一调一招一式。都是父母教的,孩子学的。它们只能仔细模仿,不能随意创造。这种传承方式把剧引入了死胡同。现在打锣鼓的老艺术家已经很少了。最具代表性的有运城市临猗县三官镇新庄村,人称张飞的高阳行,满堂红的姚宝奇,满堂红的张殿基。他们都已经80多岁了,为锣鼓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张曼殿基说,自从1994年上级部门来进行文化调研后,村里演过一次“铜雀台”的戏,就再也没演过了。还有张向堂老人,十几岁随父读书,现已80岁。他家至今还保存着《火公集》、《铜雀台》、《三车》、《下兖州》等手稿。老人说,在新庄村,他们三个老艺术家手下还有十几个徒弟,徒弟都40多岁了。其中有张飞、张国森,师从张殿基。像临沂的辛庄村,三个老艺术家和十几个徒弟搞锣鼓的村子,在运城其他县都消失了。此外,在多元化的娱乐形式下,由于原始自然的民间农民乐部,后继无人,新生代不爱听唱大戏等等。,锣鼓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正如很多文化界的有识之士所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及时保护,很有可能像退潮一样向四面八方消失。因此,收集、整理和保存濒危的民间文化艺术是我们今天的当务之急。
锣鼓杂戏是我国民族文化积淀和演变的结果,是表达民族感情的独特方式,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说唱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音乐唱腔还是乐器伴奏,都包含了金元杂剧的早期艺术形式。演员的唱、念、做、演,与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只有锣鼓伴奏,没有丝弦乐器,剧本主题以历史故事为主,人物都是男性,服装都是自制的,唱腔类似于诵经等。这些原创戏剧特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史料保护价值,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民间表演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不断走进社会、进入市场,而锣鼓、杂戏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着中国古老的文明史。1982期间,中国戏剧研究院和山西戏剧研究院两次录制视频。90年代,他们改编了《诸葛三邀》等剧目,2007年在北京成功演出,为他们的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原生态表演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创新,赋予她新的生命和内涵,让她放射出更加绚丽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