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餐中最热门的食材,火锅是如何出现的?
在唐代,火锅是用陶瓷制成的,也叫“暖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老瓶里有一线绿,红土火锅。外面黄昏有雪的感觉,里面来杯酒怎么样?? "诗中的“红泥”指的是陶瓷。也有简单的火锅。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微服访问吉林,有个农民请他吃饭。他只放了一个炭盆和一个勺子在上面,里面有肉,蘑菇和卷心菜。康熙吃的很好,问菜名。主持人随口回答,“炭火锅”。
涮肉、鸡、鸭、鱼等食物需要火锅。在中国,最早吃涮肉的文字记载是林鸿的《山甲清宫》。林鸿曾在福建武夷山和临安吃过兔肉,他把它命名为“破虾功”。据Kao Chi介绍,火锅有两种:生火锅和野火锅。《清稗笔记》:“京城冬天,馆子卖酒,案中有小水壶。在里面,炉火熊熊,鸡、鱼、羊的肉块摆在盘子里。让客人自己投入,熟了就吃,所以生来就有火锅。”
今天北方的涮羊肉,原名“野意火锅”,是随着清兵的进入而传入中原的。据《奉天同治》旧录记载,“野意火锅”的吃法是:火锅“以锡为器,分上下两层,高不及尺,中间用铜为炭。汤水沸腾时,腌制的肉、鸡、鱼全部煮熟,其味鲜美”。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最喜欢吃“野生火锅”。乾隆六下江南,所到之处,人们都为他准备了火锅。乾隆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宁寿宫举行千人宴,* * *设八百桌,五千人入座。每桌配了两个火锅,* * *用了1600个火锅。
-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吃法,源于民间,历史悠久。虽然今天火锅的容器、制作方法、调料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但不变的是,锅是用水(汤)烧的,是为了导热,是为了煮(涮)食物。这种烹饪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韩诗传》中记载,古代人们吃饭要“敲钟立鼎”,即人们围坐在鼎前,将牛羊肉放入鼎中烹煮,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据考古发掘,有一个圆鼎,三条腿,两只耳朵,在它的三条腿上煮肉。为了保持人气,在点燃木炭的鼎下加了一个圆盘,可能是火锅的雏形。根据陕西省宝鸡市郊区一座周墓的发掘,出土的单柱盘鼎为一次性铸造。这个怪异的连体鼎上铸有七个字,这意味着鱼人为他害怕吃冷食的妻子吉星制作了一个带火的鼎。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火锅”。《中国陶瓷史》中介绍的“柴桶”是放在火盆中用炭火加热食物,可能是暖锅的雏形,在东汉墓葬中已有出土。据北齐舒威记载,汉高祖曹丕年间,有一种铜火锅,当时是炊具的一种,但当时并不流行。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火锅的“五煮釜”。锅被分成五个隔间,可以调节五种口味,类似于现在的“多味火锅”。198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一座墓葬壁画。画中三个契丹人席地而坐,四周是一口火锅,一人在煮羊肉。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两个盘子、酒杯、酒瓶和羊肉片,描绘了中国辽人煮羊肉的火锅场景。
到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火锅已经在中国北方流行起来,主要用来涮猪肉、牛羊等肉类。唐宋时期,火锅开始流行,官员、名流设宴,多备火锅。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给我的朋友刘的一个建议》中说:“旧瓶中有一线绿,静炉中有一点红,外面黄昏有一种雪的感觉,里面一杯酒怎么样??"描述了用火锅做饭的场景。那时候火锅也叫暖锅。一个是铜制的,另一个是陶瓷制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烹饪肉类。真正记录下来的是宋代的火锅。宋人在他的《山家清祭》中提到吃火锅,即称之为“拨夏祭”,说他游武夷山,访师道,得了一只雪中兔,无大厨烹之。“石云:山中只用稀批,酒酱椒料活(油浸)。把炉子放在桌子上,用火煨个半煨(半烤),汤响一杯后(汤烧开后),分筷子,这样就可以放在汤里(涮)煮(吃),但可以随意提供汁液(大家都可以随意吃)。”从吃法上看,类似于现在的“涮羊肉”。
直到明清时期,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这是清代的烹饪理论家袁枚在《随园菜单》中记载的。当时,除了民间吃火锅,各种热腾腾的肉火锅也成了宫廷冬季的美味佳肴。从规模、设备、场景来看,清朝皇室的宫廷火锅最为宏伟。清朝皇帝的冬季食物清单上写着: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都是故宫档案里皇后常见的火锅美食。锅具形式有双环方火锅、蛋球鱼圆火锅、分体圆火锅等。清代有四次“千宴”,其中康熙年间有两次,人数超过千人,后两次是乾隆年间。乾隆很佩服乃祖康熙的文武,尤其是在《千家宴》中。第一次人数超过3000人,第二次未入座人数达到5000人。特别用了1650个火锅招待客人,成为史上最大的火锅宴,规模惊人!其盛况可谓中国最好吃的火锅,如此大规模的宴席可谓康熙乾隆祖孙三代前所未有的创举。详情载于《清代历史档案集》。清朝末年,慈禧把吃火锅作为爱好,一年四季火锅不断上桌,尤其是秋天吃的菊花火锅,更是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