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了多少年?

中国汉字/紫荆花的发展与演变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和表达感情的工具。中国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有力地支持和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中国文字的产生至少有近五千年的历史。

在有文字之前,人类用来表达感情和帮助记忆的工具大致是表情、绳结和语言。而人类复杂精密的思想永远无法用表情和绳结完全表达出来,语言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就有了文字的产生。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长相很奇怪的老人。他的眉骨凸起,但下面有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都很明亮,眼睛直视前方。他能画许多图形符号,各种图形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他专心画画,努力工作到深夜,突然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大雨滂沱。

他就是仓颉,传说中的“文字之神”。《淮南子本景讯》记载:“昔日仓颉著书,日下粟,夜有鬼哭。它描述了文字的神奇力量,人类的智力会因为“文字”而突飞猛进,让一直掌控人类的鬼神们望而生畏,于是产生了这种奇观。

后来,中国的人们普遍尊崇文字,就连有字的纸张也不敢随意销毁或丢弃,有文化的士大夫也受到大众的尊重。在古代,许多在政府中管理文件的官员每年秋天都会集体祭祀仓颉,尊他为“书写之神”,其起源也是仓颉的传说,这也是为什么后人说是仓颉首先创造了文字的原因。

但是,文字系统庞大,绝不是一个人一次就能造出文字的。据史书记载,黄帝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而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历史学家。其实在仓颉之前,各个部落都有很多表意符号,只是不一致,仓颉统一整理了一下。所以,人们把最初写作的功劳都算在他头上。

虽然中国的书面语言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早期的书面语言已经看不到了。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大致是青铜器铭文、青铜器铭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青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在夏朝就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在出土的青铜器中,许多都刻有文字。因为青铜器在周朝以前也叫“金”,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它也被称为“钟鼎文”,因为钟鼎的字数最多。

《文淑》又名《大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是战国末期的秦文。对称的笔画和工整的字体也说明是官方的标准写法。

“篆”本来是大篆和小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称篆书为大篆,所以后人用“温柱安”来指代小篆。战国以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宰相李斯主持这项工作。他在六国废除了各种不同于秦国的字形,对秦国的文字进行了简化和修订,同时吸收民间字体加以规范,形成了新的官方字体“小篆”。

整齐的长方形篆书,由均匀圆润的线条组成,书写不方便。于是民间很快出现了一种潦草的新字体,破坏了小篆的尊严和工整,把圆润弯曲的线条变成了有方形褶皱的字形。据说这种新字体在下层胥吏、官(皂)奴中流行,故称“隶书”。

文字学中所指的“草书”是一种特定的字体,起源于民间的隶书。在西汉初年用隶书书写的帛书和简牍中,可以看到一些字已经是连笔书写的,到了西汉后期,出现了草书体的字体。进入东汉以后,这些在民间流行的草书,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制。草书不仅笔画和文字相连,而且形状高度简化。后来出现了一种草书的变体,叫做“狂草”。汉字的形状过于简化,也有随意性,一般人很难识别,所以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只能作为书法艺术供人欣赏。

楷书也是直接脱胎于隶书,把隶书的平面形状变成了方形。人们常说汉字是“方块字”,针对的是楷书。楷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多次变革,隋唐时期基本成熟。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以楷书作为印刷书籍的主要字体。在宋代刻书中,楷书经过提炼,书写更加规整美观,被称为“宋体字”。后来又有人模仿宋词,加以改动,称为“仿宋”。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楷书那样工整,也不像草书那样奔放。因为行书比楷书更随意,可以写得很快,又不像草书那样不易理解,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写对了,就叫“跑正楷”;如果你接近草书,写得有点放纵,那就叫“草书”。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素有“书圣”之称。他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被后人长期珍藏和珍视。

在众多书法风格中,行书变化最多,书写风格最不一致,但也最容易识别,方便活泼,不仅实用,也是艺术形式的多重展示。所以直到现在还是最受欢迎,使用最广泛的字体。

参考书:

中国汉字,国立开放大学用书,作者:鲁国平、黄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