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峰镇的组织演变

乔峰镇,因枫溪而得名,隋代始为乔峰驿站,此后一直是诸暨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诸暨县设8个区,大东乡为乔峰区,下辖9个乡(镇)。1950年,乔峰区9个乡(镇)划分为23个乡(镇),1956年调整乡镇划分,乔峰区辖9个乡(镇),6500。改为乔峰地区办事处,下辖12个公社管理委员会(乔峰、新丰、市北、市南、东三、启东、乐山、栎林、东河、五峰、潭溪、东溪等。).65,438+0969后更名为联络组,北、东三视为同一。从1970到1982,乔峰的公社分分合合,再分分合合。到1983,公社改为乡,从1987到12,乔峰区辖乔峰镇、新丰、市北、东一、东三。5月1992撤区并镇并乡,原新丰、栎林、永宁乡并入乔峰镇。20065438+165438年10月,泉塘镇、东仪乡、乔峰镇合并为新丰桥镇,现镇域为168。

乔峰历来是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名镇,人口大镇,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乔峰经验、乔峰衬衫、乔峰香榧享誉全国,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型的新镇村”。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27836万元,生产总值47338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0107万元,第二产业86635万元,第三产业317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8元。乔峰镇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绍兴市30强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明珠文化镇、浙江省生态建设示范镇、浙江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全镇工业企业9556家,其中市级规模企业4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32家,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针织、玩具、建材、机械六个行业。镇上有省级服装特色产业园和纺织创业社区两个产业园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全镇有水田39253亩,耕地1000亩。诸暨花果山村、百米湾万亩茶园、何姿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典范。形成了一批水果、茶叶、蔬菜、花卉、竹笋等优良农业基地。

全镇有各类学校17所,是一个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乡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来水饮用全面普及,村村通公路硬化,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文化队伍,活跃在全镇乃至全市的各类大型活动中,如铜管乐队、女子鼓乐队、枫溪唱村“唱队”等。初级卫生保健得到全面实施,医疗服务得到充分发展。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技人员65人。

乔峰镇有许多名胜古迹,包括列入《中国风景名胜词典》的朱孝天风景名胜区、建于宋代的东华城隍庙塔、最初建在枫溪河溪之间平地上的神奇建筑乔峰庙,以及中国的陈洪绶纪念馆(广誉堂)、王冕隐居处(九里山白元寺、梅花屋)、香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