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的历史

让我们回到5000年到8000年前。此时,四大文明古国早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原型国家的出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刺激了人们对大量的需求。比如一个原始国家组织军队,国王陛下总不能说“我无敌的军队有九个兵吧!”于是,慢慢出现了“十”、“百”、“千”、“万”的符号。在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上,有“辛亥八日准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出征”的铭文,即辛亥八日灭二千六百五十六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也刻有一些大数字。后来“一亿”出现了。

在古罗马,最大的计数单位只有“千”。他们用m代表一千。“三千”写成了“嗯”。“一万”只好写成“mmmmmmmm”。我无法想象如果需要记住一千万他们会怎么做。为什么不写一万个m呢?

总之,人们花了很大的脑筋才找到一个记忆大数的单位。旧社会,在农村私塾读书时,有私塾老师告诉他们,“数量最多的叫猴子翻筋斗。”这个私塾老师可能认为孙悟空一个筋斗的距离是最远的,不能再远了,所以可以用“猴子筋斗”来代表最大数。在古印度,在使用了一系列的大数单位后,

然而,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学者,却数出了“充满宇宙的沙子的数目”,那就是阿基米德。他写了一篇论文叫《数沙法》。在这篇文章中,他的计数方法与现代数学中表示大数的方法非常相似。他从古希腊最大的数字单位开始,引入了新的数字“一亿”作为秒。

阿基米德同时代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曾经计算出地球到天球的距离是100000000 Stadim(1 Stadim = 188米),当然比我们现在知道的宇宙要小很多。这只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阿基米德假设这个“宇宙”充满了沙子。然后他开始计算这些沙子的数量。最后,他写道:“很明显,阿里斯塔克斯计算的天球中可以装载的沙粒数量不会超过1000万个八阶单位。”如果要写出沙子的个数,那就是65,438+00,000,000× (65,000 × 000)7或者你要在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这种方法来记忆任意数字,比如32,000,000可以记为3.2×107,0.0000032可以记为3.2× 10-6。此方法在1和10之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