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概况

云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山川奇特,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是植物、动物、有色金属和花卉的王国。有很多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之冠”。

地理、行政区划、资源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部,简称“云南”。位于北纬21.8' 32”和东经29.15' 8”之间,北回归线贯穿南部。全省处于北纬300°以南的低纬度带。云南是一个内陆省份,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64.9公里,南北长990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1%,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黑龙江、甘肃、内蒙古七省区,居全国第八位。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中国进入东南亚、南亚以及这一地区国家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云南东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与四川省相邻,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与缅甸相邻,南与老挝和越南相邻。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边境线长4060公里,占全国内陆边境线总长的1/5;该省有8个都道府县、25个县(市)分别与上述3个邻国接壤。

云南是中国从陆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中华民族与上述地区人民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的主要渠道。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地位极其重要。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山水相连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巨大的地缘优势。这种优势为云南与东南亚人民发展经贸、文化交流和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云南已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桥梁和纽带。

截至1999,云南省共有16个区域单元。三个地级市:昆明、曲靖、玉溪;8个民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魏初、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昭通、思茅、保山、丽江、临沧。

云南位于中国三级阶地地形的第一级至第二级。地势西南低东低,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峡谷、河流、湖泊。高原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云南的地形起伏很大。最高点是卡格波峰,是滇西北德钦县梅里雪山的主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滇南入海口楠溪江和元江的交汇处,海拔只有76.4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最短距离约900公里,高差6000多米。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部有起伏的低山和圆形丘陵,发育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比如:石林、彝良、九乡洞、丘北普者黑、鲁西阿鲁古洞、建水燕子洞等。西部是横断山脉的纵谷区,山峦峡谷相间,地形雄伟陡峭,其中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全省高原山地起伏之中,断陷盆地较多。全省面积大于L平方公里的大坝1442座,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大坝49座。最大的坝是吕梁坝,面积771.99公里。云南是一个“山的王国”,有众多的山脉。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30座,其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白芒雪山、太子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罗比雪山。

由于云南的地形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纵向河谷为基础,西部以山高谷深为特征,东部以高原湖泊、山地和喀斯特景观的广泛分布为特征,构成了鲜明、独特、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势。

大大小小的河流有600多条,分布在云南的土地上。江河众多,水系十分复杂。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南盘江。云南还有许多高原淡水湖,是中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有大小湖泊40多个。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37个,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汇水面积9000平方公里,总库容约300亿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洱海、泸沽湖、纳帕海、碧塔海、程海、异龙湖。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低纬高海拔、青藏高原东南侧的地理条件和复杂地貌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云南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部分地区冬长无夏,春秋短;有的地区一年四季如夏,下雨入秋;很多地区四季如春,下雨入冬;省会昆明被誉为“春城”,是因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总在春”,享誉海内外。

云南低纬度、季风、高原形成的气候有四个特点: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湿交替,分布不均;第三,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第四,无霜期长。

总的来说,云南丰富、复杂、多样的气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影响。第一,云南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可以冬夏避寒。二是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使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自然风光;第三,特殊的气候条件使云南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云南旅游提供了气候资源优势,使云南成为一个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云南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在我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1.8万种,占60%以上,居全国首位。

全省森林面积654.38+0.43亿亩,覆盖率24.2%,比全国覆盖率高出约654.38+0倍。总现存量654.38+0.37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国家保护树种59种。此外,云南省的竹类资源也非常丰富,面积超过65438+万公顷,竹类200多个品种。经济林木、林副产品、山货资源也十分丰富。

云南又被称为“医药宝库”、“香料之乡”。该省大约有2000种中草药。三七、天麻、木香、黄连、茯苓、冬虫夏草等。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云南有1250多种民族药,居全国首位。云南的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有69科约400种,在全国名列前茅。云南也享有“天然花园”的美誉。全省有观赏植物2100多种。其中花卉1500余种,堪称“花卉王国”。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百合、玉兰、兰花、龙胆草和鹿茸是云南的八大名花。其中山茶100多个品种,杜鹃花300多个品种。云南盛产花木,举世瞩目。现在云南的花卉生产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花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1994.云南鲜切花产量居全国第一。

云南还盛产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金鸡纳、樟属植物、紫胶树、黑种草等。其中橡胶园654.38多+0.2万亩,是全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樟脑年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芦苇、香果和洋甘菊外,云南还有87种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我国香水植物有500多种,云南有365种,占73%,主要有桂花、玫瑰、茉莉、赖利、冰片、香草等。调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以及依兰依兰、枝油、天竺葵油、松节油、树苔、橡树苔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香料。

此外,云南还盛产食用菌植物,如竹子、鸡肉、木耳、松茸、干木耳、蘑菇、牛肝菌等。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寒、温、热区动物分布在一个区域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动物王国”。仅云南就有脊椎动物1737种,占全国种类的58%。9%。中国列册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有1.3万种。许多动物是云南特有的,如5科40属249种鱼类,以及许多古老的遗迹,如小熊猫和羚羊。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野牛、孟加拉虎、长臂猿、白尾雉等46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狮子猴、小熊猫、林麝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33种省级保护动物,如大斑灵猫和眼镜蛇。

云南是中国矿产资源的宝库。截止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云南已发现142种,其中92种已探明储量。云南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伴生矿产多,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泛。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种,铅、锌、锡居全国第一,铜、镍居第三,因此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中国首位。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一,银、锗、铂居全国第二。非金属矿产中,磷矿居全国首位。盐的潜在储量也相当可观。

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云南还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地热资源、煤炭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云南河流众多,雨量充沛,正常年份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水电资源理论储量10364万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65.438+05.3%,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装机容量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3944.5亿千瓦时,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二。云南几乎县县都有温泉,各种类型的温泉有700多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流量很大。热水年流出量约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有著名的“热水城”——洱源,“温泉城”——昆明,“地热之乡”——腾冲。云南煤炭资源也很丰富,品种齐全,居全国第九位,其中褐煤居全国第一位。

独特的自然资源使云南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省份。截止1999年底,云南省共有l1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居全国首位。其中西双版纳、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1个,地(市)县55个。此外,云南还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金典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万鼎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象鼻温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南安省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省级森林公园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5个省级森林公园。

云南历史悠久,是人类重要的发样之一。1965年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1.7万年前),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就在这里翻开。到了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经可以用石斧等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建造了简单的木屋,并逐渐形成了更大的村庄。

公元前三世纪,庄建立了滇国。庄郊等人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发展,标志着云南与内地政治接触的开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县,修建了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昭通的“武赤路”。

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大将郭昶率巴蜀军队入滇,设益州郡。宜州郡辖24郡,其中云南郡(位于今天的祥云)是最早出现“云南”二字的地方。关于“云南”的由来,有一段历史记载。当时有“彩云在南”的报道,汉武帝于是派出使节寻找,“云南之名始于此”。所以云南是“彩云之乡”。同时汉武帝还册封滇王,赐滇王银。

三国时期,蜀汉宰相诸葛亮平定了南中,使云南成为蜀汉的大后方。

东晋初年,从内地迁到云南的唐家势力日益壮大,成为云南的主人。唐家统治云南约500年。当时滇池地区叫昆川。

唐初,洱海周边兴起六诏,其中南诏继续发展,逐渐统一了其他五诏。唐玄宗封毗卢阁为云南王,标志着南诏的建立。南诏传给国王13,统治了200多年。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22世纪传承了300多年。南诏和大理是云南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理是云南的政治中心。大理国统治时期,鄯善城(今昆明)逐渐成为滇中最繁华的理想城市。

1253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灭大理。然后元朝把云南确立为中国11省之一。自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所在地由大理移至昆明。元朝在赛滇池等人的治理下,云南在经济等方面发展迅速。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转战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王曦梁,在云南建立明政权,统治278年。明朝在云南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垦荒,大量汉人进入云南。此后,云南汉族人口占多数,非汉族成为少数民族。明代云南采矿、冶金、铸造业发展迅速,银、铜产量居全国之首。

1644年期间,明朝灭亡,一些反清势力和明朝遗毒在南方做了明朝宗室皇帝的太子,史称“南明”。在后期,李咏进入云南,与驻扎在昆明的清军作战。清平西王吴三桂勒死李咏,统治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清廷平定了吴三桂等诸侯国的叛乱,结束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清末云南锡产量跃居全国第一。

鸦片战争后,云南被英法帝国主义划入其势力范围。云南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英勇的反帝斗争。在1911的辛亥革命中,腾越起义、昆明“重阳节”起义、临安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长达25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云南军都督公署。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第一次举起大义大旗,为袁发动武装保家卫国。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成为大后方,大批内陆沿海工厂迁入,形成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大工业区,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望远镜和第一根导线,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第一”。昆明也成为战时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和文化教育中心。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有“内学之规模,外民主之堡垒”之称,享誉世界。云南人民积极配合和支持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数十万云南军队健儿出征抗日,在台儿庄和中条山两次著名战役中扬名立万。1942年5月,侵华日军入侵滇西,云南再次成为前线。经过两年的滇西保卫战,收复了失地,云南成为中国第一个将侵华日军驱逐出境的省份。

抗战胜利后,昆明学生在全国率先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树立了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1949 65438+2月9日,鹿晗举行起义,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云南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云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全省各级政府批准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1344处,其中国家级24处,省级233处。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威信、腾冲、会泽、保山、石屏、广南),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会泽县那古镇、大姚县石羊镇、禄丰县黑井镇、石屏县宝秀镇)。

在众多民族中,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1990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有52个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以外的民族有25个。

全省总人口约4235.9万人(2000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最多,有400多万。独龙族人口最少,只有5500多人。云南少数民族中,15民族是云南特有的;跨境生活的民族有16个,是中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也是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全国有30个民族自治州,云南8个,云南122,云南29个,居全国之首。

云南民族众多,形成原因很多,主要是:云南地处高原,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不同的族群;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元明清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因避难或其他原因从内地迁到云南。由于上述主要原因,云南成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复杂,但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交错分布,杂居多,聚居少。全省没有单一民族县(市),没有一个民族只居住在一个县(市)。一般来说,边境地区分布居多;第二,立体分布与云南的立体地形和气候有关。一般来说,傣族、壮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布依族、水族主要居住在坝区,哈尼族、拉祜族、白族、景颇族、基诺族主要居住在半山区,苗族、苗族、怒族。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种类繁多。一般来说,有傣族、壮族、景颇族、德昂族、拉祜族、哈尼族的干栏建筑。彝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土账房;白与纳西族的“三坊一墙”;普米族和摩梭人的井干建筑等。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总的来说,各民族的服饰与其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热区轻短,主要是生活在滇西南、滇东南湿热地区的傣族、壮族、哈尼族、佤族、布朗族、阿昌族等民族,上衣和裙装较短,质地较轻。二是轻便,主要指居住在滇中坝区的少数民族,衣着一般以轻便实用为主,如回族、白族等民族。第三,滇西北藏族、纳西族、普米族、佤族等民族的服饰都属于这一类。此外,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充满了宗教和文化色彩。比如彝族人崇拜老虎,服饰上有各种各样的老虎图案,还有老虎帽和老虎鞋。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只使用自己的语言,如傣语、景颇语、佤族语、佤族语、拉祜语等。二是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汉语,如白族、壮族、纳西族和部分彝族、哈尼族。三是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使用本地区的另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如德宏州的阿昌、德昂族、布朗族,西双版纳州、临沧州的布朗、佤族等部分民族也讲傣语。第四,改用汉语或其他邻近的少数民族语言,如回语、满语,而通海的蒙古族使用彝语或汉语。此外,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中也有不同的方言。比如彝族有六种方言,景颇族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即景颇语和在瓦语,傣语也有傣伪、戴娜、傣湛等方言。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有22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彝、哈尼、傣、壮、苗、苗、拉祜、佤、纳西、景颇等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改进,创造了14种民族语言文字。加上藏语,云南省现有15种少数民族语言。

云南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很多节日,有的民族有很多节日。大致可以分为宗教节日、生产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和社会娱乐性节日。比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火把节、白族三月街、傣族泼水节、纳西族三花节、景颇族眼脑纵歌、彝族刀杆节。

云南是中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都存在于云南,被称为中国的“宗教王国”。

宗教多样云南宗教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宗教种类齐全;二是宗教与民族特色的结合;第三,各种宗教相互渗透融合。

佛教:佛教在云南传播,包括上北部、汉川、西藏三大流派。其中,佛教南传是中国云南独有的。佛教南传,俗称小乘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都有信仰。

汉传佛教于唐代传入云南,现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红河、楚雄、曲靖、临沧、昭通等地,部分汉族、白族、纳西族、彝族、拉祜族群众信仰。

藏传佛教在大理中期(11世纪末)传播到云南德钦、中甸、纳西族、丽江、永宁、宁蒗等地,现在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宁蒗等县,有藏族和部分纳西族、普米族信仰。

道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创建时传入云南。现在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昭通等城市,部分汉族群众信仰。

伊斯兰教:元代的云南。现分布于全省,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思茅。回族人民所信仰的。

基督教:云南基督教主要有两大教派,新教和天主教。新教于清光绪三年(1877)传入云南,现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汉族、苗族、苗族、景颇族、彝族、佤族、怒族、独龙族、拉祜族和傣族的一些人都相信它。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云南。现主要分布在昆明、昭通、红河、文山、大理、丽江、曲靖、迪庆、德宏等市,汉族、彝族、苗族、彝族、景颇族部分群众信仰。

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特点是各种邪教和巫术控制。云南少数民族普遍崇拜原始宗教。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基本囊括了原始宗教的所有内容和形式,包括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原始宗教在云南民族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外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云南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特别是近年来,云南在经贸、旅游、科教文卫等领域大力加强与国内外其他省份的交流。重新连接和打开;港口批准;一些边境城市和县市已经开放;建立了一些开发区和旅游胜地;举办了一系列大规模、高品位的对外开放活动。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以州府所在市为依托,沿江(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干线和边境)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目前,云南省有全国口岸10个,省级口岸10个,边境口岸或边贸点86个。这些国家级和省级口岸已经成为国家的窗口,成为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桥梁和纽带。到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最后18个县向外国人开放。到目前为止,云南省的所有县市都对外国人开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和昆明市与一些外国地区或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例如,云南省与马里的锡卡索地区和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结为姐妹省;昆明与瑞士藤泽、苏黎世、澳大利亚瓦格哈等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1992以来,为适应云南对外开放和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云南省逐步建立了25个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总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其中,经济开发合作区15个,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1个,省级9个)。

这10个旅游度假区分别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观光旅游度假区、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度假区、大理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抚仙湖旅游度假区、腾冲旅游度假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省级旅游度假区、泸沽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丘北普者黑旅游度假区。

为了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包括第八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首届云南民族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首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首届中国民族服装博览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云南对外开放的步伐。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云南旅游业经历了1978。经过1988的起步阶段,省委省政府在90年代初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旅游大省。1995,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云南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指导下,云南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逐年增加。1999年,云南接待境外游客104万人次,国内游客3637万人次,旅游收入3.33亿美元,旅游总收入204亿元,产业发展综合指标居全国第七位。与此同时,云南省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1993,云南出境旅游人数全国第八,而从1994,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

云南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首先,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旅游资源遍布全省,拥有10个国家级景区(石林景区、大理景区、西双版纳景区、昆明滇池景区、丽江玉龙雪山景区、三江并流景区、腾冲火山地热景区、瑞丽江大盈江景区、建水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48处(如轿子山风景名胜区、黄莲河风景名胜区、珠江源头风景名胜区、狮子山风景名胜区、抚仙湖宜兴胡云风景名胜区、河口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丘北普者黑风景名胜区、兰坪锣鼓关风景名胜区等)。).景点数量占全国上榜景点总数的12%,居全国首位。此外,云南悠久的历史产生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再加上云南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云南已经成为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兼备的旅游胜地。

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为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交通: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为云南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截止1999年底,云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24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居全国第十位。

云南是中国唯一一个标准轨、米轨、寸轨三种铁路并存的省份。目前有贵昆、成昆、南昆、何坤四条铁路干线,可从昆明直达贵阳、成都、南宁、河口、北京、上海、Xi、重庆、广州、北海、河内。此外,昆明至玉溪、广通、大理等线路已通车;内(江)-昆(明)线正在建设中,近几年还开通了昆明至石林的高级豪华列车。

目前,云南内河通航里程为1324公里。重点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航运。主要港口有水富港、思茅港、景洪港。从水富港出发,可以到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云南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商品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主要旅游产品有:大理石制品、云籽、建水紫陶、杂色铜、扎染、云烟、普洱茶、宣威火腿。主要风味小吃有:过桥米线、清蒸鸡、宜良烤鸭、松茸、鸡纵、呈贡朱宝梨等。主要药材有:三七、冬虫夏草、天麻、当归、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