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外国教育史
1.感受历史的延续性。
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传承,但相对于中国教育史,我们对外国历史的了解更少。
而且国外教育的历史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更广阔,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都会觉得有些迷茫。所以,在第一轮基础学习中,我建议你按照章节顺序进行整理。章节学习是基础,最容易理解。在凯程的《应试收藏/解析》和课程中,外教历史的学科体系也进行了优化,方便大家更快的理解和吸收。
没有时代背景,我们很难学习到历史中蕴含的教育。通过增加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感受历史的新鲜感和价值,实现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效率更高。大家一定要注意。
所以我在讲教育史的时候,会尽量提高这门学科的趣味性,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价值,从而帮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最后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2.注重专题总结和结构化梳理。
我之前在《中国教育史》上讲过,我们会在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中学习布鲁纳和皮亚杰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点,告诉我们要注重主题式学习和结构化梳理,要用结构化、逻辑化的方法学习。到现在,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我们一直在引导大家这样学习,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凯程的“框架教学”这个概念。
基础阶段第一轮学习,大家要注意构建学科框架,从宏观角度梳理学科。在接下来的几轮学习中,我们会带你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专题讲解,让你觉得外教的历史是一桶水,学起来好像只有一半的分量,学得清清楚楚,背诵起来轻松高效。总之一定要特别注意题目总结和框架构建,从宏观到微观梳理清楚,否则学习和应用会比较困难。
3.注重评价和异同比较。
近年来,真题中的综合评价和揭示越来越多,大家要注意。我们对凯程的资料和课程做了一个总结。这些评价来自很多学者的论文。我们从论文中摘录了精彩的评价,为您整理出来。我们也会在课程中补充,告诉你如何更好的回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难的异同比较,考试中经常涉及到,不仅仅局限于外教的历史,还有跨专业的比较。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而不去思考知识点之间的练习,这样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无法和考试衔接的。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能把基础知识学好,再上升一个层次,这样即使在考场上遇到类似的题也能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