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祈福文化是怎样的?
古往今来,关于“幸福”的内涵,众说纷纭。《礼记》记载,得福者,亦称顺。
换句话说,“幸福”有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意思。这是《赋》最早的记载。“福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星辰崇拜。祖先为了驱邪避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根据自己的意愿赋予其超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民间的"福"、"禄"、"寿"崇拜中,"福星"最集中地反映了人们祈求幸福、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行动范围从祭天延伸到现实世界。
其外在表现形式从部落图腾延伸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在的预测意义从直观美好祝愿的单纯诉求,延伸到预示吉祥、幸福、长寿、富贵、升官发财、儿孙满堂的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方阵中形成了独特的“福”文化。
傅文化的核心是“五福”概念。“五福”一词源于《诗经》和《洪范》。
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财”;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善德”;五福是“自然死亡”。长寿是指生命不早衰,寿命长久。财富就是财富和地位。康宁健康祥和。美德是善良、慷慨和宁静。好的死亡是提前知道自己的死亡。在生命的尽头,他没有遭遇意外,身体没有病痛,心也没有碍事,自由自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完美的。
在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和地位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农民来说,有自己的土地,春种秋收,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就是福气。老百姓常年饱受暴政、战乱或饥荒之苦,能安然无恙,活下来就是福气。
商人往往认为,拥有万两黄金、三江源,财力雄厚,是一件幸事。书生学士的福报不一样。十年寒窗苦。一个人一旦到了这里,成为第一就是他们最大的福气。老年人把健康长寿、儿孙满堂视为最大的福气。
古人对幸福的理解是既现实又辩证的。老子用辩证的思想阐述了福与祸。《老子》第五十八章,有“祸与福”;祝福和不幸的语言。也就是说,这个灾难是相对于祝福而言的。
失马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走失的马不好,但是走失的马回来了,带回了一些好马。这是每一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且相对于拾取器
丢了塞翁马的人突然丢了好几匹马,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幸福”的含义很广,包括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和目标。我们经常讲所谓的吉祥,我们经常指的是幸福。因此,吉祥可以解释为祝福。
古字书《子林》记载:“向真也有福。”古书《风角詹》也说:“福预见吉。”这样看来,幸福在我们的吉祥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祈福的观念融入到各种民俗活动中。
踏青五福是一项古老的祈福文化活动,自唐代开始在钟馗故里、财神之乡、刘海故里流传。钟馗的故乡Xi安的岩石上雕刻着五只蝙蝠,意为“五福”。相传人由大到小踩五只蝙蝠后会返老还童,五福如东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踩完五只蝙蝠,你就有福了,珍贵了。
傩舞“舞五福”是“舞钟馗”的一部分,也叫跳判。一般有六跳:跳五福、跳官、跳蟠桃、跳魁星、跳财神、跳龙凤,即表演福禄寿西才子傩戏。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希望人们生活幸福,快乐,拥有无尽的祝福。
每逢重要节日,这些地区都要“跳钟馗”,以保佑镇宅,夺得榜单第一;钟馗是个奇迹,给我们送来了幸福的生活!古代的“钟馗舞”是用木偶扛在肩上表演的,后来发展到由钟馗表演,在村里游行。
表演五福时,钟馗脸上涂满紫金,嘴上留着长胡子,头上戴着黑纱,脚踩皮靴,肚子上垫着金银,身上披着紫袍,左手拿着金蝙蝠,右手拿着七星剑,五只蝙蝠领路,身后跟着一个黄伞盖和一个书酒侍者,亦步亦趋。五福傩舞主要有钟馗降、钟馗游、钟馗福、钟馗胜等几个段落。
那么,如何实现“五福临门”?或者说,人生幸福的源泉在哪里?从一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把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与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不仅原始观念提出将“修德”列为五福之一,而且把追求幸福作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孔子在谈及“乐”的含义时说:“怒则忘食,乐则忘忧,不知旧日将至。”“一瓢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忍则忧,回去不改其乐。”追求的是内在美德的完善,而不考虑外在生活的丰富。
孟子发扬了他的老师“君子关心道而不关心贫”的幸福观,进一步提出了君子“三乐”的概念,把对个体幸福的追求扩大到“不耻天理,不关心人”的社会道德层面。
从此,中国传统的“以德为先”、“以德祈福”的人生价值观,注定形成了中国“福”文化的核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