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步行街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越秀区政府基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鲜明的商业经济优势,决定将北京路及其相连的教育路和西湖路建设成为一个综合的“羊城商业旅游区”,结合周边的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和文物古迹。

这个繁华地区的形成是有历史渊源的。明清时期,中山路(旧称惠爱街)是广州老城区的东西干线,以南北衙门(东有官学,西有将军府,中有两广总督府)为政治中心。北京路(原名双门)是从城南到天子码头(官员进城登岸用)的主干道。所以现在连接北京路北段和中山四路的丁字段,就成了当时衙门部门官僚及其随从、家属居住的集中区域。为了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这里逐渐形成了城市繁荣的商业中心。

“双门”故事

北京路在清代的街名叫“双门”,现在很多老人还叫这个老字号。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北面是双门第街,南面是夏杰街。夏杰街延伸到今天永汉电影院所在地,有一座城门建筑,名为“南门”,是广州内城建筑之一。城墙是今天大南路和温明路之间的线。“双门”的由来,是在今天西湖路与北京路的交界处,有一座名为“拱北楼”的原始高楼,有双拱门,所以这条街就取名为“双门”。楼上有一个元代的铜漏壶,是广州的镇市之宝之一。按照清朝的笔记,是“百年不喜”,也就是百年不坏。拱北楼拆路后,铜锅被转移到广州市博物馆,后转移到中国历史博物馆。

双门是清代重要的商业场所,所以有“双门卖猫——装模作样”的歇后语。陈李济制药厂是一直在双门第经营至今的“活化石”。工厂的前身陈李济星河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铺面就在今天的“银座”一带,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可以算是北京路历史最古老的见证了。

“永汉路”典故

民国时期,为纪念民国开国元勋、番禺人胡,北京路被称为路。后来在1920年代改名为“永环路”。为什么叫“永环路”?知道的人不多。原来是当时主政广东的杨永泰。他很早就想在广州的路名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当时的规定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能享受这份荣誉。杨永泰绞尽脑汁,将“韩民路”改为“永汉路”,并将万福路附近的一段命名为“泰康路”,从而将“永泰”二字嵌入两条路的名称中,这也是北京路史上鲜为人知的奇闻。

高第街“许娣”

这几年北京路南段也繁华了不少,尤其是高迪街一带,更是粉刷一新,车水马龙。

高迪街最有名,首推许氏家族,连街名都叫“许娣”。这个从潮汕西迁的豪门家族,百余年来人才济济,甚至有小说家最近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千年梦》,讲述徐氏家族的崛起。徐家的后人曾带我在逛过几次,指着残存的建筑告诉我,这是当年某某人的住处。看着弯弯的月门,百年以上的蚝壳窗,墙上隐隐约约的灰龙,真的是想象出来的。最后,老人指着他家门口一个破罐子里种的一棵苏铁说,这棵树是他奶奶年轻时种的,种了几十年,现在都快一百岁了。看这细细的树头,似乎是应许之地旧事的典型。

在高迪街上的店铺里,广州人最熟悉的是绸缎店“九通掌”和家具店“三多轩”。三多轩已经搬到广州路,店主黄家的后代还住在老店里。摸着螺旋形的木梯扶手,可以看到从八角形天窗里筛出来的阳光淡淡地照在镀金的屋檐上,真的有一种繁华的回味!百岁画家金海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说不清楚话了,但是精神还是很健康的。今年年初去世,享年104。如果他能细说北京路的百年沧桑,那该多好啊!老人的女儿指着老店的外墙说,以前有个水泥字“三多轩庄”,是民国老兵谭写的。不幸的是,它在最近的外墙改造中被拆除了。我仔细找过,但和北京路上的很多往事一样,找不到任何痕迹。

大大小小的马站在过去和现在

北京路最繁华的路段(大南路以北)只有两栋历史建筑。一个是矗立在大南路拐角处的六层大楼(现为中国石化公司所用),一个是北京路尽头的广东财政厅大楼。罗马式的圆柱和新古典主义的外墙显示了早年人们的感受。

北京路两边的大街小巷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可惜这几年很多老东西都消失了。例如,惠福路附近的街曾是大诗人梁的故居。白沙居,相传明代大学者陈白沙曾在此居住。近年来,通过有心人的呼吁,终于保留了一部分古代书院群。古书院群位于北京路、马骁站、书院一带,清代各县学者聚会、暂住于此。记得往年在大小马站的大排档闲逛。每次抬头欣赏建筑群门口的石额,苍劲有力的字迹总让我想起这些书院的黄金时代。可惜今天72个租户大部分都住满了,开发利用起来相当头疼。摄影师曾画过书院的三层“魁星楼”(旧日供奉魁星楼的高楼亭),以一座新建的高楼为背景,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然而,今天要找到一座完整的魁星楼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