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建基还活着,朱祁镇发动政变的概率有多大?为什么?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概括起来就是:土木堡战败后被俘的朱祁镇,被瓦拉释放,乘景泰帝朱祁钰重病之机,重登皇位。所以为了理解“如果朱建基还活着,朱祁镇发动突变的概率有多大?”,必须破解两点。

第一,朱建基是谁,扮演什么角色?朱建基是景泰帝朱祁钰的独子。在朱祁镇的土木堡被瓦拉打败并占领之前,朱祁钰被推上了王位。的生母孙皇后与有过一次交换:她同意继位,但太子的位置不变,是的儿子(明宪宗)。

当时,朱祁钰同意了。然而,在成功击退瓦拉并赢得北京保卫战后,朱祁钰实际上获得了王位。毕竟这是重塑大明的一大功劳——虽然于谦是顶梁柱,但朱祁钰是皇帝,坚持支持于谦。

这实际上相当于让有实力、有资格的朱祁钰推翻之前的“协议”。于是朱祁钰拒绝让朱祁镇回到大明,同时想办法让他的儿子朱建基做太子,让皇帝贿赂大臣。最后,条件改变了:朱祁镇可以回到大明,但王子也将从朱见深转移到朱建基。

这就是朱见机的作用,他承担着“确认”景泰帝的职能。毕竟,朱祁钰的登基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待遇。如果他的儿子成为王子,并最终成为皇帝,朱祁钰的历史地位不仅会得到确认,而且会更高。

不幸的是,朱建基死了,这使得朱祁钰所有的挣扎和努力都失去了意义。于是,朱祁钰越来越不合拍,以至于为了再生儿子,把名妓李羲儿召入宫中,最终导致疾病。

第二:抢门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夺门之变虽然是朱祁镇重登皇位,但实质上是石亨、徐宥箴和曹吉祥的一次“投机行为”。

原因很简单。朱建基死后,朱祁钰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他病得无法控制国家大事。所以皇位的位置,不管怎么算,只能转给两个人,一个是让朱祁镇回来,一个是转给废太子,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很多大臣看得很清楚,纷纷在酝酿这件事。他们共同撰写了奏章,并准备第二天提交给朱祁钰,让他在去世前决定。结果那天晚上就发生了抢门的变化。

因此,夺门之变与其说是朱祁镇夺取了弟弟朱祁钰的王位,不如说是儿子朱见深的王位。后来,朱祁镇明白了。他不仅除掉了,而且一大批靠夺门提拔起来的大臣都下了一道政令:谁再敢用夺门二字,就杀了谁。

大致分析:现在明白了朱建基的作用和门的变化性质,其实这个问题也就基本明白了。

如果朱建基没有死,门的变化概率几乎为零。因为夺门之变是石亨、徐宥箴等人的投机行为。如果朱建基没有死,朱祁钰就不会绝望,不会身患重病,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国家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给石亨、徐宥箴等人八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