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关于黄河的信息吗?
编辑
黄河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受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和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控制。
运动是外力,水文地质条件下自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是内力。在成为河流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前行,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与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
它是在史前地质时期进行的,历史以后越来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各种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是古黄河的孕育期。四元移位
新近纪(11.5万年前~ 1万年前)是古黄河的诞生和生长时期。更新世晚期(654.38+万年前~ 654.38+万年前),黄河形成海洋水系。[1]
在历史时期,黄河在平原上中游也发生了演变,有些变化很大。茹内
蒙古国河套河段,在1850之前的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阴山脚下叫吴佳河,南支就是现在的黄河。1850处,西山嘴以北吴佳下游约15处堵截。
Km,南支成为主流,北支成为后期灌区的回水渠。龙门至潼关的河道也起伏较大。但这些河段的演变对整个黄河的发展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
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流变迁的范围大致是从北部的海河到南部的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0多次。[2]
水系组成
编辑
水系统分布
黄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主流是弯曲的,被称为“九曲黄河”,和河流的实际流量。
黄河流域地图
是河源到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郭到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一条支流流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
文章,黄河水系的组成。面积大于65,438+0,000平方公里的支流76条,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河流汇水总面积的77%;有11条支流,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
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汇水面积的50%。较大的支流是黄河流域的主体。
黄河左右岸支流不对称分布,沿途支流密度不均,沿河流域面积长。
增长率差异很大。黄河左岸面积29.3万平方公里,右岸面积45.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流域面积的39%和61%。100多平方公里
左岸一级支流96条,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右岸有124,流域面积39.7万平方公里。从龙门到潼关,右岸的流域面积是左岸的三倍。整条河流的集水面积增加
平均增长率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上游河段长3472公里,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111平方公里;河流中游1206公里,支流众多,面积增长率为每公里。
285平方公里;下游河段长786公里,支流很少,面积增长率只有每公里29平方公里。
根据地貌特征,黄河水系可分为山地、山前和平原三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河流分布在流域的各个部分。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岩性质和地表形态的影响,水系平面结构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形态,各地河网密度不一。[4]
黄河源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2.28万平方公里。
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源区
作为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于湖盆宽谷地带,海拔4200多米。盆地周围山峦雄伟,西有亚拉达孜山,东有阿尼玛青山(又名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南有巴颜喀拉和长江流域。湖盆西端的约古宗烈是黄河的发源地。
关于黄河源头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期的《尚书·龚宇》,有“引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谓的“积石”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离河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李道宗奉命攻吐谷浑,兵到星宿川(即星宿海)、大白海(即扎陵湖)看积石山和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刘遣使进藏,途经河源地区,得知河源出梓山(今巴颜喀拉)。
是元十七年(1280)世祖命荣禄公都招使臣,企鹅胡夫寻江源。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找出了两个大湖(元代称“尔居泽”,合称“阿拉淖尔”)的位置,并追溯到繁星点点的大海,进而绘制出最早的黄河源区。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他命令拉西和舒兰勘探这条河的源头。在探索了源头之后,他们画了这颗星
苏《河源图》,并撰《河源记》,指出“三江源”向东流入扎陵湖,可视为黄河源头。康熙五十六年(1717),喇嘛楚尔钦藏布和拉姆占巴被派往河源勘测。
图。在乾隆年间齐所写的《水路大纲》中指出,黄河上游有三条河,中间的一条叫阿勒坦河(玛曲),是黄河的“源头”。
1952年,黄委会组织黄河源头勘测队,对黄河源头和通天河调水的可能性进行勘测,历时4个月,确认历史上的玛曲是
黄河是源头。1978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邀请相关单位组成调查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卡里曲为河源的建议。1985根据历史传统和各个家族,
确认了玛曲是黄河的真正源头,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角的玛曲果设立了黄河源头标志,位于东经95° 59′24″,北纬35° 01′18″。[6]
主流
根据流域形成和发展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条件,黄河干流上的河流可分为
黄河的源头
由上、中、下游及11河段组成。
向上游
上游为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源至河口镇,河长3471.6km,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3.8%。
黄河上游玛多县的岩峡叫河源区。河源当地叫玛曲。“马”意为,藏语意为孔雀,“曲”意为河,“玛曲”意为孔雀河。孔雀河起于约古宗列盆地(意为黄河源头)西南角卡里扎琼山的玛曲曲果日,山坡前的泉群汇聚成东、中、西三条溪流,其中最大的一条溪流位于东部。当地藏民称之为玛曲曲果(黄河源头)。
星苏海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5° 59 ' 24 ",北纬35° 01 ' 18 "。三条泉溪汇合后,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泊溪串联起来,逐渐形成一条宽6-9米的小河,流入东北的约古宗列。
穿越约古宗列盆地的河段,又称约古宗列曲,与水泊串联,向东北蜿蜒,经第一峡——芒嘎峡(长18km)进入麻涌。麻涌是黄河滩地,从莽卡峡出口到扎陵湖,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黄河滩的西部是著名的星海。
黄河流经星宿海,先后接收了西北的扎曲和西南的卡里曲。水量大大增加,继续向东20公里左右,进入扎陵湖和鄂陵湖。从额仁湖向东65公里,流经黄河上游第一县玛多县。
黄河以上流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年水量5亿立方米,平时江面宽30-40米。
玛多至下河沿河段:河长2211.4 km,水位落差2985米,为黄河富矿区。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
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龙羊峡以上,大多位于青藏“坏”构造体系的头部,而龙羊峡以下,受齐鲁河“山”构造体系控制,地壳扭曲,褶皱发育,形成“一”
该系列前往西北或近东西向的山区。黄河流经这些河谷或沿大断裂发育,水流方向多与山势正交或斜交,河谷宽窄,呈川峡交替的河谷形态。有嘴
最长的峡谷张方圆峡,最窄的野狐峡和坡度最大的龙羊峡。
下河岩至河口镇河段:河道长990公里,区间流域面积654.38+0.74万平方公里(含内流面积),水面落差246米,河道比降2.5?这是一条又宽又浅的平原冲积河流。这个范围
黄河在内蒙古河套平原。
从南到北,逐渐向东转向三龚升,再向南转向河口镇,形成著名的“黄河河套”。黄河从下河岩到石嘴山,流经肥沃的宁夏平原,长317km,宽400-3000m,比达4.5?河床由沙子和鹅卵石构成。从石嘴山到磴口,黄河在乌兰布和沙漠与鄂尔多斯地台之间奔流,全长88公里,比降2.9?河床变窄,部分地区露出砾石基岩,水面宽300 ~ 700米,两岸沙丘起伏,一望无际。从磴口到河口镇,黄河蜿蜒在内蒙古河套平原上,长585公里,宽500-2500米,比降1.3?水流缓慢,是弯曲的平原河道。
中游
黄河从河口镇到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中游长1206.4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43.3%,落差890米,平均比降7.4?。
黄河从河口镇急转南至禹门口,飞流直下725公里,水面落差607。
黄河在晋陕峡谷。
大米,比例降到8.4?。它在刘皇翻滚,将黄土高原一分为二,形成峡谷型河流。以河为界,山西省在左岸,陕西省在右岸,故称晋陕峡谷。
晋陕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和山西地台背斜的交界处,构造简单。赫本河
路比较直,谷底比较宽,大部分是400 ~ 600米。峡谷两侧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水系特别发达,支流大于100平方公里。
有56个流。该峡谷段流域面积为110000平方公里,占河流总汇水面积的15%。区域性支流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的泥沙。
来源最多的地区。
晋陕峡谷河段多冰碛,下段壶口瀑布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
晋陕峡谷的尽头是龙门。这里的情况很危险,两岸断脊陡崖,犹如用刀劈斧。左岸的龙门山与右岸的梁山隔河相望,河道宽度缩小到约100米。龙门是连接晋陕交通的古道渡口。历史上是用木船摆渡。解放后,从Xi安到侯马的铁路和公路都经过这里,并修建了现代化的桥梁。
黄河流出晋陕峡谷时,江面豁然开朗,水流平缓。从禹门口到潼关,
河流长125公里,落差52米,比降4?。河谷宽3~15km,平均宽8.5km..河道河道明显,滩面宽阔,滩面面积达600平方公里。海滩在水面上。
0.5 ~ 2.0米。该段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据说是“三十年东河,三十年西河”的游荡性河道。禹门口至潼关流域面积654.38+0.85万平方公里。
在河流中,流入其中的大支流是渭河和汾河。
黄河穿越潼关,向东流356公里至河南省郑州市桃花峪,落差231米,平均比
降6?。其中,三门峡以上113 km的黄土峡谷较为开阔。三门峡至金梦151 km,河流在中条山和小山之间,是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段,以河流为界。
在南方和山西之间,叫做晋豫峡谷。三门峡至桃花峪之间的主要支流为洛河和沁河,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常见的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大,汇流迅速集中,洪水凶猛,洪峰高,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金梦以下,是黄河从山区到平原的过渡段。南部邙山,北部青峰岭,部分地区有堤防。
下游
桃花峪到黄河入海口是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仅占全流域面积。
3%,河长785.6公里,落差94米。坡度上陡下缓,平均值为1.11?。河流下游横穿华北平原,大部分河流受堤防约束。河流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
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3 ~ 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刚高出10米,是世界著名的“悬河”,成为淮河、海河水系。
分水岭。
受历史条件限制,目前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兰考桃花峪至东坝头河段长136公里,属明清时期,两岸堤防已有300 ~ 500年历史。东坝头至桃城铺河段全长236公里。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经过20多年的洪水,堤防逐渐建成。桃城铺是大清河的老路。
桃花峪-高村河段长206.5km,岸距5-14km,河段最宽。
20公里,河面宽而浅,中间多沙洲,水流分散,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游荡,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流。由于水流受到水泥喷嘴、危险的工人和高高的海滩悬崖的限制,河流形成了几段。
点,对河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过去由于主槽摆动,发生过严重的滩崩。据调查,从1949到1958,郑州-孙口河段年均流失滩地53平方公里,其中绝大多数
有的在高村以上。
高村至桃城铺河段长165km。堤间距离1.5 ~ 8.5km,主航道振幅和速度相同。
率,比游荡型河流小,一般在3 ~ 4公里,属于游荡型河流和弯曲型河流之间的过渡型河流。经过整治,河道逐渐稳定。桃城铺至利津河段,长310公里,堤防
距离0.4 ~ 5km,河道两岸有许多险工和控制引导工程,保护断面占河道长度的70%。河势已基本控制,平面变化不大,属于弯曲河流。
利津以下是黄河入海口。黄河口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沿岸海洋动力较弱,潮差一般在1米左右,属于弱潮、多沙、振荡频繁的大陆性河口。
因为黄河向河口地区输送了大量泥沙,大部分沉积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围海造地、定型的。
黄河三角洲。随着黄河口的淤积-扩张-摆动,入海流路发生变化。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自1949以来有三次计划人工改道,河口
该河段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90年代,黄河口入海流路是经过1976清水沟人工改道后逐渐淤积成型的新河道。[11]
枝
白河和黑河是黄河上游四川境内的两条主要支流。它们位于黄河流域的最南端,流经四川北部的若尔盖高原。两河分水岭较低,没有明显的分水岭界限。此外,各流域特征基本相同,可称为“姐妹河”。
黑河(又名莫曲)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为灰色河流而得名。白河(又名嘎曲)地势较高,泥炭不明显,河水清澈。
洮河,
它是黄河上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倚山脚下,流入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刘家峡库区,全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
据沟门村水文站统计,年平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900万吨,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仅5.5公斤,水多沙少。黄河支流中,洮河年水量
它的排名仅次于渭河。径流模数20.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仅次于白河和黑河,是黄河上游入库流量最大的支流。
湟水是黄河上游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大坂山南麓的青海省海盐县,流经西宁市,在甘肃省永靖县福子村汇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863平方公里,其中约88%属于青海省,12%属于甘肃省。
大河,
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角,是黄河上游末端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八丁村,流经呼和浩特市郊,在托克托县附近汇入黄河,干流较长。
236公里,流域面积17673平方公里。流域内流域面积5154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9%。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纵横。是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
一个。北部为山地,约占流域面积的54%,其余为黄土丘陵区。在内蒙古,黄河自西向东流,大黑河干流自北向东流,形成对流格局,故称反向支流。
黄河中游右岸支流窟野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巴丁沟,流向东南,在陕西省神木县纱帽头村汇入黄河,全长242公里,流域面积8706平方公里。窟野河流域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对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产生严重影响。
无定河,
它是黄河中游右岸的一条沙质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北部白玉山北麓的定边县,流经内蒙古乌审旗,流向东北,然后向东转向玉河堡,再向东南转向陕西。
清涧县河口村汇入黄河,全长491km,流域面积30261km。根据川口水文站1957 ~ 1967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35亿立方米。
水稻,年输沙量为217万吨,平均含沙量为1,41kg每立方米。输沙总量仅次于渭河,在所有支流中排名第二。
汾河,
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贯穿山西省中部,流经太原、临汾大盆地,在万荣县汇入黄河。干流长710公里,流域面积39471平方公里,为黄河第二大河。
支流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河流域面积占山西省的25%,覆盖47个县市,人口91.7万人,耕地1.7万亩,分别占全省人口的37%和耕地的30%。
其中,水浇地71.9万亩,占全省的44%。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如太原、榆次、临汾、侯马等。,都集中在汾河这两大流域,而且它们的位置非常重要。
渭河,
位于黄河腹地的大“冀”字形基底上,西起五棵树山,东至潼关,北起山,南至秦岭,流域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据华县和头水。
据温站测验资料,渭河年径流量654.38+00.0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5.34亿吨,分别占黄河年输水量和输沙量的65.438+09.7%和33.4%,是向黄河输沙量最大的一年。
的支流。
漯河,
发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的蓝田县,在河南省珙县汇入黄河。河道长447公里,流域面积18881平方公里,平均宽42公里,呈狭长形。据黑石说,水已经关闭了。
据温州站统计,年平均径流量34.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1.8亿吨,平均含沙量仅5.3公斤每立方米,径流模数654.38+0.82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沙充足。
少,它是黄河的水支流之一。
沁河发源于山西平遥县黑城村,自北向南,穿越陆琴高原和太行山,从济源五龙口进入冲积平原,在河南武陟县南部汇入黄河。河流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金地河,
发源于河南省新乡县,向东北流动,经河南、山东两省,在台前县张庄附近跨黄河。华县以下干流长158.6公里,为平原倾斜河流。主要支流是黄庄河。
(包括刘庆和)、灰木沟和孟楼河。盆地狭长,面积4869平方公里,总人口288万,耕地530万亩。
大汶河,发源于山东顾璇北麓的沂源县,由东向西流入东平湖,流出陈山口注入黄河。主要河流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传统上,东平县的徐帮虎被称为大汶河,干流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633平方公里。以下简称东平湖区,流域面积(不含新湖区)465平方公里。[12]
主要湖泊
黄河是由许多湖泊流域水系演变而来的。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三个湖泊,即扎陵湖、源区的鄂陵湖和下游的东平湖。
一、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构造湖泊,由古代大湖盆地演化而来。扎陵湖和鄂陵湖是我国海拔较高的淡水湖。
二、东平湖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唯一的天然湖泊。位于山东省凉山、东平、平阴三县交界处。北依黄河,东依群山,东临大汶河,西临京杭运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