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内化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本文将着重分析贫困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融合产生不良影响。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儿童的社会化;社会融合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与现实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历经四次修订,从“依法教书,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尊师重教,为人师表”的1997,到2008年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修订后的《守则》虽然条目较少,但内容有所丰富,新增了抵制有偿家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终身学习等内容。但无论哪一次修订,“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这两项规范都没有太大变化。因为责任是遵守道德规范的根本,教师特殊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真正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楷模。
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有偿家教学生、教师评职称、调工资不注重育人、学校忽视师德建设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所描述的贫困小学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和上述现象既* * *又特殊。
一些山区的中小学教师在爱岗敬业和gfd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调查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躺在讲台上,无精打采地讲课;有的老师上课一直照本宣科,不和学生互动,不管课堂纪律。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不仅能感染自己,也能感染学生。学生也是心不在焉,趴在课桌上,懒洋洋地坐着,注意力不集中,聊天或者睡觉。这样达不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甚至,有的老师上课拖着鞋坐凳子。这给学生带来了很不好的示范。很多学生还光着脚上课,把鞋子扔来扔去。
2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低对小学生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系和发展,人的人格得以提高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一生的长期过程。
小学生的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发生在生命的早期。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学习内化的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对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最初的社交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社交的基础。对个人未来的整个社会化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化必然会涉及到若干个人、群体和机构。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机构称为社会化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儿童学习后,教师是主要的社会主体,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小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2.1从文化角度看
实际上,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抛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是一个自我维持的文化系统。穷人因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比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怀疑权威等等。贫困小学的老师因为贫困而对人生理想漠不关心,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种消极的“贫困文化”,必然会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尤其是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尤其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代代相传。长此以往,这对这些贫困小学的脱贫会更加不利,而经济发展水平低又会使这些地区的学生难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2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
孩子入学后,学校是最重要的社会场所,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家庭和家长。学校和老师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和权威。孩子们可能不服从父母的意见,但害怕违反老师的要求。因此,教师的形象和态度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敷衍塞责,着装不当,行为不文明,都会给学生带来非常不好的示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志于教学的学生,也可能缺乏职业责任感,工作马虎,不注重个人gfd。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学生从小接受的敷衍态度和不良的精神气质,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比如不注重细节,缺乏竞争力,会降低他们成功的几率。
2.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和塑造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和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从长远来看,在越来越重视人才竞争的国际社会,它将阻碍中国的社会进步,危及社会运行。
3.贫困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团结和社会融合。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公共道德对社会整合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行业内的整合是整个社会整合的关键。职业的融入是以遵守职业的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教师职业作为影响人一生的特殊职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针对本文分析的贫困小学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3.1教师强化责任意识
小学老师被誉为“社会园丁”,儿童启蒙老师。小学教师要意识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意识到这一职业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身教重于言传。只有率先垂范,学生才能更加配合自己的工作。孔子曾说“正人先正己”,“身正而行无令;其身不直,则不从”和“不能直,何为正人?”
3.2学校应当重视师德建设,加强对师德建设的监督管理。
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学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不断发展。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大力开展“教学竞赛”、“教学观摩”、师德标兵评选等师德实践活动;强化考核制度,不定期检查,对不合格教师进行教育和处罚,严重的取消教师资格。同时,要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标准,很多贫困小学的教师文化水平需要大大提高,很多教师甚至初中毕业,只会用方言授课。
3.3国家加大对贫困小学的资助。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差距会冲淡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完善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政策,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减少教师身兼数职,维持计划生育现状,使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国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本的培养。人才素质提高,国家才能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