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世界教育改革的风起云涌,也激起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风起云涌。新的教育观、价值观、人才观和世界观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提高了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合作意识、生命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为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知识和能力”是基础,“过程和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归宿。这是一种人文意识的回归,三者缺一不可。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无疑是决定性的。它的完成与否,关系到历史课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也是历史学科发挥人文教育功能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兴趣、感受等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是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更是指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是指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总的看法。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一个人目前所面对的,往往与自己形成的意识形态有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个人体验或反映,就是情绪”;态度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态度是指在理论体系指导下,具有高度自觉的生活态度;狭义的态度是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态度,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较为一致和稳定的综合心理反映倾向。价值观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观的看法、信念、信仰和理想组成的,是人们精神追求的目标体系。广义的价值观接近于思想或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它们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就历史而言,情感不仅仅指学习历史的热情兴趣,还包括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爱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关心生命存在、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历史学习的态度,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乐观、宽容、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宽泛而抽象的概念,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具体如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建立有助于祖国现代化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人生理想。横向上,这三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它们描述了一幅完整的人的情感场图景;从纵向来看,这三个要素是递进的,它们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情感发展连续体。
2.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特点。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心和求职经验构成了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但现实是,考试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动力越来越小,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明显缺乏。迫切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注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是地位的唯一性。历史新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高度,除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还体现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所必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成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附属但具有独立的地位,也应该作为最重要的课程目标来实现。二是内容的丰富性。过去,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态度体验扩展到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态度体验,个体对自身认识的态度体验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第三,它具有方向的明确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指向:爱国情感;人类文明史中的健全人格与审美趣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具有对未来竞争世界的参与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物质优势,贯通古今,横跨中西。一堂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关键看教师如何把握教材,操作、挖掘、选择;如何诱导学生打开新的思路,拓展新的思路?
1,选对切入点。教师试图通过建立适当的情感纽带和创造情感氛围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比如在研究思想文化史的时候,以“对话”为情感纽带的时候,可以是与孔子等古代思想家的对话,也可以是与马克思等近代思想家的对话。这样,在历史中对话,在对话中学习历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宝贵的思想成果。以情感为纽带,确定实施目标的立足点,有利于学生“近距离”感知历史,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在研究分析教材时,要从知识点中挖掘出情感教育的切入点。比如在讲授法国大革命时,要从课文中挖掘出三个教育点——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他们要以这三点为灵魂,组织知识点的教学,安排整个课程教学活动。找到切入点也要避免只是说教和贴标签,这样学生就不会经历这种身心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动”的,沉浸在游戏和欢笑中,但表面活泼,“活动多于思考”,看不到头脑的快速运转和内心的深刻感受;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隐性思维和情感层面上丰富深刻的体验和发展。教师首先要在意识和观念上更加重视这个目标;其次,要在理性层面研究这个目标与其他目标的逻辑关系,梳理这个目标本身的发展线索;在技术层面上,要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灵活巧妙的运用相应的起点,铺好相应的“垫脚石”和“脚手架”。
2.善于运用典型案例。历史上的一些典型正面人物,如戚继光、林则徐等,通过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教育,熟悉他们的事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老生常谈,以免学生失去兴趣,甚至过多的灌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典型案例教学法就是改变传统视角,从侧面衬托典型教学法,往往会事半功倍。
3.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启迪学生心灵。从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人才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历史教师要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提倡和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手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对话”,获得情感体验;通过发挥历史作用,开展辩论,明辨真相,树立正确的历史是非观;通过丰满历史人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用真挚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通过感同身受,烘托强烈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历史,与历史人物一起呼吸,彼此心灵碰撞,情感交流;也要站在更高的理性层面,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树立鲜明的情感态度。设计研讨、辩论等互动活动,学生在其中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掌握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观点。现代教学手段,如看电影、多媒体电脑等,可以创造一个有声、有像、有图、有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形成他们的价值观。
4.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在“学习历史”中实现价值观和思维理念,这是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要理解这门学科,就必须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演化为“提高认知思维”的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许多教学新思维的火花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展示和发展能力的机会。开发学科就是探索适合学生学科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它受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讲座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历史教学的传承习惯。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探索和尝试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原则是* * *。
第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些思考
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把握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点。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整体目标的完整体系中,即“渗透式”培养,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从一个主题出发,让学生既获得科学知识,又提高能力,体验情感。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避免将“历史情感教育”等同于“爱国主义教育”。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将传统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拓宽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的教育。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是培养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尊重和关爱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是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由上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的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的历史教学目标观中,强调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比如说,在谈到“林则徐虎门烟”这一历史事件时,我很自然地用林则徐的座右铭“国若生死,因祸得福,何不避之?”我们今天只想学习林则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可以反映出历史情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有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结论的思想感情都属于历史情感的范畴。除了爱国(“实德”)之外,对史料的认同(“历史知识”、“历史观”、“立场”)、兴趣、喜好、同理心、忘我(“态度”倾向)、人格知觉(“思想改造”)也是历史情感的重要内容。把“历史情感”简单等同于“爱国主义”,是我们的历史教育长期受政治教育影响的结果。在这种影响下,我们的传统教科书处处显示“政治观点”,历史教育的情感教育被削弱和缩小,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被淡化。以爱国主义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至少是主要依据)是不可取的,违背了历史教育的本义。历史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的思想感情也应该是真实多样的。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倡导由传统的“认知教育”向“情感教育”转变,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形成的独特感受和价值体验(包括积极或消极倾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培养出来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知情的、互动的。历史教学既是引导学生寻找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探索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社会活动。在历史的学习中,不仅有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追求,还有丰富而热烈的情感交流。不难看出,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和情感密切互动的学习和体验过程。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体验和理解历史的独特魅力,培养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智慧,使历史学习成为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学科。喜、怒、悲、崇敬、感动、震惊、包容、仇恨等等应该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有的感受。通过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可以建立崇高的思想境界,还可以拥有平常心和平常心。所以,历史教育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的人:有宽容、博爱之心的人,有拯救世界、拯救人民的情怀的人,有冷静的习惯的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认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就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是极其错误的。通过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态度和价值观被“教授”给学生。比如我们在学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会形成一种模式:对于正面人物,我们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简单到当我们谈到这样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时候,会要求学生联系到他们的学习,爱国,勤奋,敬业。课堂场景往往是学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为国争光等等。,这成了课堂上的“新八股”。这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就像背历史知识点一样,流于形式。学生处于无休止的“态度”中,向榜样人物学习只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更大的反感。
3,不要以为什么都是情感教育的素材,有情无情。我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掌握这些历史知识或者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非要介入情感教育,结果会适得其反,容易使学生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混淆历史事实与情感的本义区别,降低情感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地位,严重违背历史情感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地位及其初衷。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有“历史情感目标”,也不是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具有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思想感情的现有实际水平和教学知识的特点,选择有利于学生情感变化和提升的材料,进行恰当有效的教育。只有这样,情感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
4.正确定位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是师生心灵交流和情感歌唱的过程。如果老师们自己在学习和教授历史的时候都不兴奋,怎么能让学生兴奋呢?如果你不聪明,不睿智,你怎么去开导你的学生?如果你不觉得生气,怎么让学生觉得生气?如果没有爱国意识和责任感,怎么能让学生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呢?“如果老师的讲课中没有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情感,...然后学生的心对知识的感觉很慢,心不参与精神生活就没有信仰。“就高中教育而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阵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很多学生、家长、老师都期待理想的师生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和期望中的师生和谐、民主、平等。”在课堂上,不管老师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不管考试成绩是否理想,不管有没有过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自尊,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追求,都必须得到理解、爱护和尊重。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人们会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低劣,也会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师道应该是“关爱为本,友谊为先,* * *共同发展”。这种认识和理念必将成为我们构建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
5.建立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人文学科的发展。多年来,无论是教育评价还是课程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评价形式过多,缺乏整体设计,评价体系单一,无法拉开差距,评价虚假,敷衍了事,重理轻文,等等。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规范、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坚决克服评价成分过多危及教育教学公平正义的信念。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广大教师集思广益,探索解决教与学矛盾的有效方法和解决难题的科学对策。小到“奥数是升降机”,大到“追冠军”。把小学生的思维关进“奥数”的笼子里,让他们失去孩子的快乐;中学生的生活被束缚在“状元”的梦想中,懵懂而痛苦。虽然高考的指挥棒不能丢,但绝不能为了高考而教育。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培养一双坚强的翅膀,长大后为祖国的强大而飞翔。
第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义。按理说这段话是多余的,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的内容和目的都是关于意义的。但目前学校教育所涵盖的内容确实存在偏差。在教孩子如何做题的同时,却忽略了要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以后立足社会的基本功,甚至忘记了教他们如何正确地欣赏美,体验快乐。历史的脚步总是超越昨天,越过今天,走向明天。升学原则控制家长,家长影响地方行政权力。当地行政部门把升学作为当地最大的教育成就。这是一个不断重演的历史怪圈,挥之不去,一下子就来了。正是由于“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才导致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缺乏“中国的历史知识和对整个中国的了解”。刘希平说:“最终,整个教育中80%的孩子都在和那20%的好学生一起奔跑。这80%的孩子在人生之初就注定要经历失败。这种结构非常糟糕。”叶翠微还表示,孩子除了超强的应试能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责任心、创造力都令人担忧。相关数据显示,他们的肺活量还不到日韩孩子的三分之二。也就是送他们去大学,大部分只能做论文,技术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特别是高中文理分科,大学专业细化,导致学科之间的脱节,导致对知识的无知,缺乏对知识和文学的研究。现代科学前沿领域面临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是有限的。小学教育要充满乐趣——既要全面灌输,又要快乐成长;中学教育要精,要灵——不仅要教授各科的精华,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精神;大学教育应该是有效的——它不仅应该鼓励研究和创新,还应该激发爱国热情、创新驱动和科学教育。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是通过设定一个情感目标就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地、短时间内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价值观不断内化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任务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大胆创新,真正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作为历史教育核心价值功能的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务实、自控、思维活跃、集体意识、相互沟通、包容等综合能力。试想,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认同感的人,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有“涉险滩”“啃硬骨头”精神的人,一定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命运,站在科技发展和祖国繁荣昌盛的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