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告别》这首曲子选自约翰·庞德·奥特威创作的美国歌曲《梦见家乡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一首“艺术家之歌”,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它是由一个画了脸的白人演员领衔,扮演一个黑人,音乐以黑人歌曲的风格创作。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作词家犬童球溪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了一句歌词,叫《旅行的悲哀》。李叔同的《告别》是根据犬童球溪的《旅行的悲哀》改编的。

扩展数据:

《再会》不涉及启蒙,但意义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用长短句写成,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歌曲是三部曲结构,每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三段如出一辙,音乐轻柔起伏,描绘了亭子、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烘托出静谧清冷的气氛。

第二段,第一个乐句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得激动,似乎是深深的叹息。第二句稍加改动再现了第一段的第二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心情。

这些相似甚至重复的乐句并没有给人以歌曲中繁琐散漫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赋予了作品特殊的美感。

“亭外,古道边,草青。晚风吹柳笛,夕阳在山那边……”淡淡的笛声吹出忧伤,优美的歌词写下离别,让人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