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道路上的历史回声

说起石窟,大概没有人能抵挡住敦煌莫高窟的诱惑。

莫高窟是一座沙漠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音乐和绘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画家。

也许你不知道,莫高窟只是甘肃洞穴群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哑铃形的省份,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遥遥相望,甘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二。

在它们之间,散布着190多个洞穴群,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文物13处,省级文物11处,串起一条闪亮的银河。

寂静的窑洞,看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收藏文化中国,千年历史。

01

四战之地的精神寄托

甘肃是中国的甘肃。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或许能看得更清楚。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都在甘肃交汇。就气候区划而言,中国覆盖面积最广的四个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甘肃都没有。

丰富的气候带来丰富的文化。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内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黄土高原的农耕文化,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绿洲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甘肃,这句话还得换个说法:四面水土养四面人。甘肃省西端的河西走廊不仅是一条丝绸之路,也是中国区域文化的十字路口。

这样的土地注定不得安宁。

当祁连山山上的融雪浇灌着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给沿途人民带来繁荣和财富的同时,也隐藏着危险和焦虑。欲望,征服,屠杀,复仇...两千多年来,各种势力相互角力,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蠢蠢欲动。

财富总是会引发战争,而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对于渴望和平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来保障和平,那么宗教信仰可能是最好的精神解药。佛教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时候,恰逢中原王朝一统天下的帝王时代结束。

如何抵抗战争的痛苦和命运的无常?甘肃给的药是石窟。

丝绸之路的商队中,出现了西域和天竺的僧人。他们谨慎无畏,就像释迦牟尼一样,把开悟的世界带给了更多的人。人们怀着敬畏和信仰,跟随僧侣的脚步,用锤子和镐在陡峭的祁连山壁上挖洞穴。

在北梁王昙无谶的支持下,昙曜和他的弟子们挖掘了天台山石窟。五梁时期,敦煌莫高窟、张掖曼觉山石窟、马蹄石窟、金塔石窟也相继发掘。这些河西早期石窟被苏白先生命名为“凉州模式”。

在混乱的北方,艺术的传播经常被权力挟持。

昙曜和他的工匠们,在天台山开创了凉州模式,然后向内迁移,留下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绕了半圈,凉州模式终于回到了甘肃,创造了佛教石窟的又一座高峰——麦积山石窟。

西晋末年时光荏苒,天下分崩离析,中原多有杀戮。晋朝冠南,文化偏江南。是河西,为中原保留了重要的儒家文化火种。

郭鹤、郭俊、刘芳三代师生,在张掖马蹄山脚下的宋林秋谷讲学,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

与河西其他士人共同组成“河西学派”,后反哺中原,奠定了北魏隋唐儒学的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伟大事业之一”(陈寅恪语)。

学习之后,郭俊和他的弟子们挖掘洞穴作为避难所和教学教室。甘肃石窟,在乱世里,呵护着脆弱的中原文化和学术,不断燃烧。

02

山河为障,人才多彩的石窟传说

如果仅从地质角度来看,被山河阻隔的甘肃,也注定成就了一个独特的石窟传奇。

甘肃是一个被地壳运动挤压出来的省份。

甘肃南部是龙崎怜山脉,地质时期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作用下不断隆起。高耸的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了甘肃北侧的沙漠和广阔的戈壁。

在崇山峻岭和大漠之间,挤出一条狭窄而独特的通道,这就是创造了丝绸之路传奇的河西走廊。

佛教向东传播的必经之路,山峦起伏,石窟的诞生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丹霞地貌。这是甘肃的一块金字招牌。

丹霞地貌作为甘肃的主要地貌之一,丰富了甘肃的大部分洞穴。

甘肃丹霞地貌由于流水的下切和侧向侵蚀,容易造成重力崩塌,形成陡峭的崖壁,成为开凿石窟的理想场所。丹霞岩表面易氧化,呈深紫色或肉红色调,为石窟佛像增添了神秘肃穆的色彩。

即使在甘肃,丹霞地貌也不一样。构成丹霞地貌的砂岩、砂砾岩和砾岩,其致密性和均匀性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大地和山脉配方。在这长长的走廊里,还有地质造山带来的不一样的礼物。

陡峭的悬崖、孤峰石壁、峡谷和洞穴等。,不仅赋予了这片西部边疆的土地各种各样的外观,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雕刻洞穴和雕像的天然场所。而来自南亚的佛教石窟雕塑艺术,也在这片神奇的自然之地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气质。

在郭俊和他的弟子们的锤打下,坚硬粗糙的砾岩被打碎了,这是张掖祁连山最常见的地质组成,一直延伸到陇南地区。

金塔寺石窟、距马蹄石窟不远的千佛寺石窟、陇南麦积山石窟也在砾岩中开凿。

巨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地面和山体裸露的岩石在反复不均匀的热胀冷缩中逐渐瓦解。当风来的时候,它很容易带走很多碎片。风吹不走,留下碎石。

砾岩坚硬粗糙,不适合精雕细刻。这类石窟多采用“石胎泥塑”的表现手法。

再往东,到甘肃陇东地区,许多山脉变得密集而紧凑。石窟遇到砂岩结构。砂岩结构比较致密均匀,适合精雕细刻,所以龙洞石窟和炳灵寺石窟采用石雕工艺。

敦煌不在丹霞地貌上,然而莫高窟选在接近丹霞地貌的侵蚀谷崖,成岩作用差的半胶结砾石层。

由于岩石看似坚硬却不坚硬,看似稀疏,既不适合精雕细刻,也不适合“石胎泥塑”等技法,聪明的僧人采用了壁画和彩塑的艺术形式,成就了另一种极致之美。

或黄沙之下,或山林深谷中,或平地拔起,或巨石成像。一代又一代的僧人和工匠,都是善男信女,因地制宜的雕刻山体,留下了供后人膜拜和仰望的神龛。

03

石窟的命运,大国的兴衰

今天,当我们参观莫高窟,经过王的道陵塔时,难免有所感触。在中国历史上,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尽全力保护文物,死后却被不明真相的文人曲解,甚至钉在耻辱柱上。

当然,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归咎于任何一个人,这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我们继续向历史深处搜索,石窟的命运其实与国运不谋而合。

张骞“掏空西域”后,宁静的土地随着商旅变得越来越热闹。

西晋谢幕了,你唱完我就出现。在中国北方,一场持续了300多年的史无前例的混乱开始了。北方宗族纷纷南迁、西迁,中原文化在河西走廊与佛教相遇,在乱世中相互汲取营养。这一时期,在荒山野岭中开凿的一个又一个小石窟,成了人们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在皇室的加持下,佛教在北魏初期再度兴盛。到隋朝统一南北,唐朝鼎盛时,丝绸之路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贸易路线,甘肃石窟也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石窟越来越宽,佛像越来越大。仅莫高窟一处,隋唐时期就开凿了300多个石窟。

安史之乱成为石窟兴衰的转折点,以中原文化为根基,强盛了几千年的中国骤然衰落。到了宋或明,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就被留了下来。

即使在元清时期,武装力量强大,也无法在经济上重振丝绸之路昔日的繁荣。大型石窟修建越来越少,到了明清时期,只有一些小规模的修缮。

当西方文物大盗蜂拥而至的时候,软弱的清末民国政府连保护几卷儒家经典的力量都组织不起来。

强大的国力导致丝绸之路的繁荣。

当我们把目光拉回这片土地时,甘肃石窟的创作,经历了晋代、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是一次跨越数千年的跋涉。

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来源于中原文明的辉煌,在这片土地上反复进退。但是,以千年为单位的石窟文化是不会轻易被打败的。

当今国力强盛,一带一路计划的发展给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位置的甘肃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西北这片土地,站在深深的洞穴前,阅读着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文明。

历史没有忘记这片土地。

我们再次踏上了这次石窟之旅,看到了这些洞穿石背的雕塑和绘画,读到了那些先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是我们对几千年前的文人画家,对大唐,对丝绸之路最强烈的回应。

-结束-

编辑整理文工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