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医学的历史是怎样的?
西夏建国后,羌人有了很大的进步。西夏人注重吸收宋金时期的医学知识,发展自己的医学。国家设立了“医务人员医院”。根据12世纪中叶《西夏字典》和《后汉书新安易传》的相关资料,西夏羌人在医学理论、病理、药理、常见病、治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体系和知识。西夏医学已经相当专一了。
比如西夏医学认为人是由土、水、火、风组成的。没有这四个和谐,所谓的“四不和谐”就会导致疾病。病理知识侧重于血管,认为健康和疾病都是由血管的通畅引起的。它的药方也很有特色。如文海解释“疮痂药”:“松、柏、草、粪、粪之糊,同为疮痂药”。用粪便入药最初是阿强的医学传统,上面已经提到过。可以推断,西夏医学应该是在羌族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西夏医学还知道一些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它在《文海杂类》中说:“瞬目症”是指人转移到其他房间,意思是隔离治疗传染病。
这种传统疗法在羌族地区一直延续到现代。在中国建立之前,羌人对麻风病等传染病的治疗是这样的:一是将其转移到村外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隔离治疗。如果他们死了,他们将被火化,以消除他们的病毒感染源。这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
随着西夏医学的发展,药材的采集、生产和交流日益活跃。麝香、羚羊角、柴胡、肉苁蓉、红花、大黄、枸杞等药材在夏宋时期都是商品。尤其是大黄和枸杞,久负盛名,至今仍是名品。
近代以来,羌医、中医、西医在羌族地区并存。羌族医生在农村和山村最活跃。根据相关调查资料,羌族医生与中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羌医在采集、加工方法、用药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羌族医生非常重视药物收获的季节性。如果在夏天挖冬虫夏草,相信冬虫夏草的初级疗效是最好的。端午节挖贝母,初秋挖羌活、大黄、狗脊、黄芪、秦艽。医学上可外用、内服、水煎或酒泡。单药使用频率更高。经常使用的药物超过100种。附羌族医学专家陈宝生整理的羌族医案及药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