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港的历史沿革

梧州港有着悠久的水运历史。清代,梧州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内陆港口。光绪二十三年(1897),梧州开埠,外国船只开始进入。梧州成为广西内河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广西各地和云南、广西、四川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解放后,梧州港是广西的对外经贸口岸,是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货物集散地。从65438年到0984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44万吨,是中国内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创造了梧州航运的辉煌历史,对当时梧州、两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一大批高等级公路在广东、广西建成并投入使用。虽然梧州港口货物集散中心的功能受到冲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水路货运量略有下降,但梧州的经济发展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了相对充足的供给,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水路货运量分别保持在年均230万吨和3654.38+万吨的水平,2004年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为654300.000000000606。具备海关、商检、检疫、港监、中国银行、远洋运输等监管服务。最高年份的出口总额为21亿美元。每天有19条定期客轮航线,快速豪华客轮“丽江号”只需9小时就可到达香港。对外交通主要包括通往北海、柳州、桂林、南宁、广州的重要公路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