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阿富汗爆发战争,为什么中国支持圣战者而不是苏联?

1.20世纪60年代后,中苏“蜜月期”结束。由于意识形态分歧,中苏关系一落千丈。在接受了苏联几年的援助后,中国想摆脱苏联的发展模式,争取独立。苏联还是希望中国按照“苏联的思维方式”发展——矛盾就产生了。1968年,同样与苏联存在意识形态分歧的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布拉格之春”事件。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捷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杜布切克和总理斯沃博达被捕并被押送到莫斯科。“布拉格事件”也提醒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已经发展到了不得不用武力解决的地步!!!

2.1969,中苏两国因黑龙江金银岛(现称“黑瞎子岛”)领土归属问题爆发武装冲突。苏联在远东有数百万士兵,甚至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东北是一片广阔的平原,武器装备落后。一旦爆发战争,就会非常被动。因此,这一时期东北许多军工企业被迫撤至“内三线地区”(四川、甘肃、青海、贵州)。

3.越战之后,越中之间的“南海之争”和“边界之争”被搬上了前台,曾经的“同志加兄弟的友谊”瞬间被“国家利益”冲走了。越南战争的胜利,加上苏联的暗中支持,使得越南在70年代末倚仗东南亚的小霸主,在任何问题上从不退让,甚至得寸进尺。终于在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大规模作战于同年3月16结束,但边境上的中小规模冲突(“大军区轮战”)一直持续到1989。中国支持阿富汗的游击抵抗运动,是因为他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劫,阿富汗从苏联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980年,中国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与美、英、法等国一起抵制。

4.1989年5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解冻,对华武器出口恢复,中国停止支持阿富汗游击队。1991年,苏联解体,新俄罗斯国力下降,经济陷入困境。此时,中国购买了大量俄罗斯高科技产品,进口了大量石油,使俄罗斯度过了这段时期,中俄关系重回“战略伙伴关系”。

强烈推荐:解放军国防大学少将严旭教授、博士生导师:《论中苏关系的变迁》;

凤凰卫视转载了。